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31 20: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与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目录
Contents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各州县连连下令催交捐税,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
1
外部原因:烟片战争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
统治危机
2
根本原因:随着剥削的加重,阶级矛盾激化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大同社会
对百姓有极大的吸引力
结果:在贫苦山区发展会众2000多人
3、主观原因:准备充分——创立拜上帝会
材料三:洪秀全,广东花县人。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启示下,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洪秀全创
立“拜上帝会”,
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
材料四: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材料五: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4、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外部原因: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根本原因:
随着剥削的加重,阶级矛盾激化
3、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准备充分
4、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二)金田起义
1.兴起:
2.初建政权:
3.正式建立政权:
金田
永安
天京
长沙
武昌
南昌
九江
天津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1853年)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一)金田起义爆发原因
(二)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一)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二、定都天京
(一)《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耕。……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材料二:……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1)内容:
你觉得这一方案为什么没有实施?
活动:历史小剧场
将由六位同学扮演四种不同身份的人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所面临的情况
身份:
1、清政府
2、地主阶级
3、农民阶级
4、太平天国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二)北伐、西征
目的:
结果:
意义: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实际控制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共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二、定都天京
天王府模型
天王制造24只金碗,
金筷子,“筋长近尺浴盆
亦以金。”连净桶、夜壶
都以金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定都天京
三、天京陷落
(一)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1)逼


(4)疑


(2)杀
杀(3)
(5)走

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影响
(一)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1856年
(一)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影响
结果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定都天京
三、天京陷落
(一)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二)挽救措施:颁布《资政新篇》
提拔新的将领
《资政新篇》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实施
未实施
洪仁玕
2、挽救措施:
a.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b.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中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陈玉成
李秀成
抗击太平军的湘军首领——曾国藩
抗击太平军的淮军首领——李鸿章
湘军
淮军
4、失败
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湘军
淮军
清军
英法联军支援
天京陷落
慈溪
上海
安庆
汉口
武昌
三河镇
天京
天京陷落: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天京陷落影响
1864年6月1日,天王府中愁去惨淡,洪秀全病重死去。
(一)、金田起义爆发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
二、定都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三、天京陷落
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2、挽救措施:提拔新的将领
颁布《资政新篇》
3、结
果:失败
4、原
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张德坚《贼情汇纂》
1、战略上的失误;
失败原因: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材料研读
材料一:“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材料二:“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一)、金田起义爆发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
二、定都天京
(一)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三、天京陷落
(一)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二)挽救措施:提拔新的将领,颁布《资政新篇》
(三)结
果:失败
(四)原
因:
四、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二)西征、北伐
材料二、历史学家胡绳: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材料一、东王府所藏的珍宝,确是洋洋大观,因为据我们采集到的报告,足以证明其中不仅堆积着中国有价值的珍奇装饰和艺术精品,而且还有许多外洋的财宝。
──英·呤俐《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殖民者的入侵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3、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受农民阶级阶级的局限性,结果失败
(一)、金田起义爆发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
二、定都天京
(一)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三、天京陷落
(一)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二)挽救措施:提拔新的将领,颁布《资政新篇》
(三)结
果:失败
(四)原
因:
四、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二)西征、北伐
太平天国运动三字诀:
拜上帝,金田起。
克永安,封六王。
都南京,颁田亩。
西扩张,北伐清。
内分化,外攻伐。
用新人,行新政。
湘淮军,天京陷。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变乱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活动:你说我画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三字诀:
拜上帝,金田起。
克永安,封六王。
都南京,颁田亩。
西扩张,北伐清。
内分化,外攻伐。
用新人,行新政。
湘淮军,天京陷。
封建压迫西方侵略自然灾害激化阶级矛盾
太平天国(1851—1864)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建号建军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英忠与玕、力挽败局
联合绞杀、天京陷落
原因
经过
意义
准备
兴起
发展
高潮
转折
防御
失败
颁布纲领,北伐西征
反封反侵,沉重打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定都天京后
B.太平军北伐后
C.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后
D.陈玉成、李秀成取得浦口、三河大捷后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之后和他一起前往广西传教的是(

A.冯云山
B.曾国藩
C.陈玉成
D.李秀成
3、按照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②金田起义爆发③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④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C
A
B
课后练习
4、据《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件造成了(

A.太平天国走向衰落
B.洪秀全不理政事
C.北伐、西征失败
D.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2、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