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四学习主题 测试题(含答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2、小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历史知识卡片:
该卡片中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B )
A.经济特区的建设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祖国统一大业的成就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3、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B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5、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B
A B C D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B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7、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创造”是指D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构想
8、“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D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国两制”提出 D.香港、澳门回归
9、“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A )
A.深圳 B.香港 C.台湾` D.澳门
10、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哪一基本方针的体现C
A.和平方式解放 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
11、以下这组图片中,体现我党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又具有创新精神的是D
A.开国大典 B.一汽投产 C.“863”成就展 D.香港回归
12、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A
①综合国力的体现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③既尊重了历史,又尊重了现实 ④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B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14.“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这种分离的状况,海峡两岸达成的共识是 A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右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B
A.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一国两制”的实施是成功的
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
16、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今年5月,大陆将画的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巨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A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7、20世纪80年代后,台商在福建的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双方贸易额超过3400亿美元,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哪项国家方针?D
A.“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B.“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C.“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综合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手伸过最近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 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
(2)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证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1)“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2)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反华势力
(3)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决同—切分裂势力作斗争。(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材料二
胡锦涛会见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 台湾旅客乘坐深航班机开心回家 台湾歌手范晓萱成都演唱会
材料三 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2)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1)“一国两制”。
(2)信息:两岸交流的加强。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民族区域自治;(1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4)认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得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任重道远。(采意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