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1 15:3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8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蹰(chí)
牛山(zhuó)纵横阖(bǎi)
退避三(shě)
B.偻(gōu)
洗尽尘(zǐ)
杀一百(jǐng)
人所难(qiǎng)
C.寂(cén)
犊情深(shì)
掌而谈(dǐ)
返归真(pú)
D.(ǎo)开
浑身数(xiè)
赫一时(xuǎn)
金蝉脱(ké)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涉及“三鹿”等多家知名品牌的毒奶粉事件,其后果和影响。
B.新疆清河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草原文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夏天,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及考古探秘的学者。
C.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D.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年来的所作所为

结果落选了。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如果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我校九十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也有,但数量不多.
C.中宣部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扰乱正常的社会,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
4.
将下列句子填入文段横线处,使语句通顺,句意连贯。(只填序号)
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
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________,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
②走近岸边
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
④湖水是绿色的
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
⑥卵石历历可数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1分)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B.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C.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D.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B.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C.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我想对你哭
北国骑士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英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婕花费时间、金钱换采一种o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迭“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
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让人心痛。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闭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迭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自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嚣的小学生么?
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
(1)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学子们为什么先是“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
(2)文章为什么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请根据文意,简要作答。
(3)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煕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B.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D.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B.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C.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D.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②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六、语言表达(共1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七、话题作文(共1题;共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嫩芽破土是一种力量,孤松挂壁也是一种力量;百米冲刺是一种力量,泥泞举步也是一种力量。生命的力量的获取可能源于遗传的奥秘,也可能源于一次顿悟或回味。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阙乐曲,一段历史……我们时时窥见生命力量的强大与深邃。
请以“力量”为话题,写下你的经历、感受或思考。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8分)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识射字面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成体的硫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病句正率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句子正且与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1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信息正知与概括
分析水因结构
分析评水正者态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赏析射初表达
散文
鉴水表层由巧(文学类)
体会语句验置(小说)
分析射构,把握象路与色树意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宗较虑俗
古验热职
姓因湾谓
内容较括与害析
文验极译
文水因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古诗于比较氨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情景默写(共1题;共3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名篇较句默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六、语言表达(共1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语于虫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七、话题作文(共1题;共5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材正知文
话正共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3页
共16页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第2页
共1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