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光
及其应用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折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率跟折射角的正弦值成反比
C.折射角增大为原来的2倍,入射角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小
2.如图所示,双缝干涉实验中利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得到了甲、乙两种色光的干涉图样下列关于甲、乙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光的波长小于乙光的波长
B.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C.同种介质对甲光的折射率大于对乙光的折射率
D.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3.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泊松亮斑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乙图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引起的
C.丙图是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中,将膜竖直放置后,观察到的干涉图样
D.丁图中用相机拍摄玻璃橱窗内的景物时,可通过镜头表面的增透膜减弱玻璃橱窗表面的反射光影响
4.一束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37°,则该束光在介质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之比是( )
A.3:4
B.4:3
C.5:3
D.3:5
5.某同学在测玻璃折射率时,把玻璃砖一边与aa′对齐,但另一条边bb′画得明显过宽,其它操作符合要求,由此引起的误差及测量结果正确表述是( )
A.折射角偏大,折射率比真实值小
B.折射角偏小,折射率比真实值大
C.折射角偏大,折射率比真实值大
D.折射角偏小,折射率比真实值小
6.如图所示为半圆柱体玻璃砖的横截面,ED为直径,一束由b光和c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由真空从ED面射入玻璃,之后分成两束分别从B、C两点射出,其中b光从B点射出,c光从C点射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光频率小于c光频率
B.将b光和c光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c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C.若将b光和c光分别放在水面足够大的池塘底部同一位置,则b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大
D.若将入射点移至ED中点处,入射角不变,则两种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相等
7.如图所示,ΔABC为一直角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30°,一束红光垂真AB边射入,从AC边上的D点射出,其折射角为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B.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3×108m/s
C.若使该束红光绕O点顺时针转过60°角,则光不会从AC面射出来
D.若将这束红光向左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从AC面上出来的折射角小于60°
8.一束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折射角,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介质折射率为
B.此介质折射率为
C.光在介质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D.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率不变
9.如图所示,一截面半径为的
透明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束位于截面内的光发,平行于桌面射到圆柱体表面上,折射进入后得从右侧竖直表面射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且图中。则( )
A.这种材料的折射率为
B.光线从点射入圆柱体表面的折射角为30°
C.两点的距离为
D.光线从右侧竖直表面射出时的出射角
10.如图所示,是一个全反射棱镜的横截面,它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面上,在面上发生全反射。若保持光的入射点不变,改变光线入射方向(不考虑自面反射的光线)( )
A.使入射光线从图中所示位置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时,可能有光射出面
B.使入射光线从图中所示位置按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时,可能有光射出面
C.使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逐渐偏转时,如有光射出面,则红光先射出
D.使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逐渐偏转时,如有光射出面,则紫光先射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15分)
11.如图1是“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以白炽灯泡(,)作为光源,利用学生电源“直流”挡为白炽灯泡供电。
(1)实验过程中,小夏同学先将学生电源的挡位旋钮打到,然后闭合开关,电源显示过载自动断电,再次闭合开关均显示过载。为了检测过载的原因,进行如下操作:
①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白炽灯泡电阻,正确操作后表盘指针如图2所示,则灯泡应该是_______(选择“短路”、“断路”或“正常”)。
②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拨至直流电压“”挡,直接测量学生电源两极电压,正确操作后表盘指针如图3所示,则电源电动势约为_______V。
③为进一步分析灯泡与电源情况,利用该电源与其他必须的实验器材,通过实验测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则电源过载的可能原因及解决的办法,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________。
A.连接电源时误接了交流电压挡,可以通过更换为直流电压挡来解决
B.电源内阻过小,导致电流过大,可以通过串联一个保护电阻来解决
C.刚通电时灯丝温度低电阻小,电流过大,可以通过将电压由小逐渐增大到来解决
(2)解决问题后,小夏同学利用红色滤光片做双缝干涉实验,发现获得的干涉图样条纹间距过密,测量误差较大,下列选项中能够进行有效调整的是_______。
A.改用绿色滤光片
B.适当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
C.换用间距较小的双缝
12.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1)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量头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量头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2)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其示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5分)
13.已知天然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近年来,人们针对电磁波某些频段设计的人工材料,可以使折射率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介质电磁波从正折射率介质入射到负折射介质时,符合折射定律,但折射角为负,即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界面法线同侧,如图(a)所示。点波源S发出的电磁波的入射角i=60°,经折射率n=平板介质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图中未画出),如图(b)所示。已知平板介质的厚度d=2.0mm,不考虑电磁波在介面处的反射。
(1)在图(b)中画出电磁波的波路图;
(2)出射电磁波与入射电磁波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多少?
14.有一折射率为n的长方体玻璃砖ABCD,其周围是空气,如图所示,当入射光线从它的AB面以入射角α射入时。
(1)要使光线在BC面发生全反射,证明入射角α应满足的条件是sinα≤
(BC面足够长);
(2)如果对于任意入射角的光线都能产生全反射,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应取何值?
15.如图所示,有一长方形容器,高h=30cm,宽l=40cm,在容器底部放一把长40cm的刻度尺。眼睛在OA延长线上的E点观察,视线沿着EA斜向下看恰能看到尺的左端零刻度。现保持眼睛的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将容器装满,这时眼睛仍沿EA方向观察,恰能看到17.5cm的刻度,求:
(1)该液体的折射率;
(2)当倒入该液体的深度h1=12cm时,眼睛仍沿EA方向观察,恰能看到的刻度?
16.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研究棱镜的光学性质时发现,对于其中一块长方体棱镜,如图所示,无论光线以多大入射角从棱镜左侧界面射入棱镜,都不会有光线从上、下两个界面射出。试求这个棱镜的最小折射率。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与介质的疏密有关系,故A错误;
BC.根据折射定律,有
故B错误;C错误;
D.根据关系式,有
可知,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小。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B.由
可知,甲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故波长较大,频率较低,AB错误;
C.甲光频率较低,折射率较小,C错误;
D.由
可知,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A错误;
B.海市蜃楼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引起的,选项B正确;
C.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中,将膜竖直放置,观察到的干涉图样应该是水平的,选项C错误;
D.用相机拍摄玻璃橱窗内的景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使照片清晰,选项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37°,有
解得折射率为
由波速与折射率的关系,可得
即该束光在介质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之比是3:5,故选D。
5.A
【详解】
如图所示
实线是真实的光路图,虚线是玻璃砖宽度画大后的光路图,由图看出,在这种情况测得的入射角不受影响,但测得的折射角比真实的折射角偏大,根据
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故选A。
6.B
【详解】
A.由光路可知,b光的偏折程度大于c光,则b光的折射率大于c光,则b光频率大于c光频率,选项A错误;
B.因b光的波长小于c光的波长,则根据
则将b光和c光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c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选项B正确;
C.若将b光和c光分别放在水面足够大的池塘底部同一位置,根据
可知,
则b光的临界角比c光小,则b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小,选项C错误;
D.若将入射点移至ED中点处,入射角不变,则两种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距离都等于玻璃的截面半径,根据
可知b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较小,则传播时间较长,选项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红光到达AC面的入射角为
i=30°,折射角为r=60°,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故A错误;
B.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故B错误;
C.设临界角为C,则
,
若使该束红光绕O点顺时针转过60°角,入射角为
i=60°,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折射角为r=30°,光线射到AC面上的入射角等于60°,大于临界角C,所以光线在AC面发生全反射,不会从AC面射出来,故C正确;
D.若将这束红光向左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光线射到AC面上的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不变,仍为60°,故D错误;
故选C。
8.BCD
【详解】
AB.由折射定律可知
解得
A错误,B正确;
C.由
知光在介质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C正确;
D.根据折射率的物理意义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率不变,D正确。
故选BCD。
9.ABD
【详解】
AB.设入射光线与球体的交点为A,连接OA,OA即为入射点的法线.因此图中的角α为入射角.过A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如图所示.
依题意∠AOB=α,又由△OAB知
则
α=60°
由折射定律得
选项AB正确;
C.由图可知γ=30°,则
解得
选项C错误;
D.光线从右侧竖直表面射出时,由折射定律得
解得
θ=60°
选项D正确。
故选ABD。
10.AC
【详解】
使入射光线从题图所示位置顺时针转动时,射到AB面上的光线的入射角逐渐减小,可见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所以红光最先达到临界角,红光先射出;根据题意可知,当入射角等于时会发生全反射,若入射光逆时针旋转,射到AB面上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所以肯定会发生全反射,不会有光从AB边射出。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1.正常
C
C
【详解】
(1)[1]
欧姆表的读数为表盘示数与倍率的乘积,所以冷态灯丝的电阻为
灯丝正常工作的电阻
由于金属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所以灯泡应当是正常的。
(2)[2]
最大程为50V的电压挡的最小分度为1V,则电动势的值为12.2V。
(3)[3]
A.交流电源使直流电压左右偏转,则连入后立即损坏,A错误;
B.若是电源内阻过小,则每次闭合电路都将自动断电,B错误;
C.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冷态灯丝电阻很小,电路中的电流很大,所以导致闭合时立即断电,C正确。
故选C。
(4)[4]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A.绿光的波长比黄光短,由公式可以知道则间距条纹的间距更小,A错误;
B.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同样条纹的间距变小,B错误;
C.换用间距较小的双缝,则条纹的间距变大,C正确。
故选C。
12.A
1.970
【详解】
(1)[1]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需放单缝和双缝,故A错误;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故B正确;
C.n条亮纹之间有n-1个间距,相邻条纹的间距
故C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2)[2]由图可知,手轮示数为。
13.(1)
;(2)
【详解】
(1)波路图如图所示
(2)由折射定律有
得折射
r=30°
同理得第二次的折射角
i′=60°
由几何关系有出射电磁波与入射电磁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14.(1)见解析;(2)大于或等于
【详解】
(1)要使光线在BC面发生全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首先应满足
式中β为光线射到BC面的入射角;由折射定律得
两式联立得
(2)如果对于任意入射角的光线都能产生全反射,即都能产生全反射,则只有当
时才能满足上述条件,故
15.(1)
;(2)9cm
【详解】
(1)
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该液体的折射率
(2)
当倒入该液体的深度h1=12cm时,眼睛仍沿EA方向观察,如图所示
则
则
则
则
得
所以眼睛恰能看到的刻度
16.
【详解】
光线垂直法线入射(入射角)时,折射角等于临界角C,光路如图
光线在BC界面的入射角
由题意,光线在BC界面发生全反射,有
又,又,即
解得
又
得
所以棱镜的最小折射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