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单元测试1(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单元测试1(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31 11: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单元测试1(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1.如图所示,已知用光子能量为2.82eV的紫光照射光电管中K极板的金属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则K极板的金属涂层的逸出功约为(  )
A.
B.
C.
D.
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出的光波频率为,则氢原子(  )
A.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4能级时需要吸收光波的频率大于
B.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4能级时需要吸收光波的频率小于
C.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时发出的光波频率为2
D.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时发出的光波频率为4
3.影响显微镜分辨本领的一个因素是波的衍射,衍射现象越明显,分辨本领越低。利用电子束工作的电子显微镜有较高的分辨本领,它是用高压对电子束加速,最后打在感光胶片上来观察显微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长,分辨本领越高
B.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
C.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束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束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高
D.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束工作的显微镜和用电子束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相同
4.已知某种光的频率为γ,水对这种光的折射率为n,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光子进入水中后的波长为
B.这种光子进入水中后的能量为
C.这种光经过同样的小孔发生衍射现象,在水中衍射现象比在空气中明显
D.用该光和频率为2γ的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均有电子逸出,两遏止电压之比小于1:2
5.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就可以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只要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就可以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当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照射时间越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D.当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成正比
6.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装置,第1次和第2次分别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阴极(锌板制成),从阴极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之比,电流计的示数均不为零。已知单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普朗克常量为。则(  )
A.第1次与第2次的遏止电压之比为
B.第1次电流计的示数一定比第2次小
C.锌板的极限频率为
D.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时,能从阴极表面逸出光电子
7.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金属逸出功将减小
B.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C.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只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总大初动能将增大
8.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保持光照条件不变,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一直增大
B.只调换电源的极性,移动滑片P,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遏止电压Uc的数值
C.阴极K需要预热,光束照射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有光电流
D.不改变光束颜色和电路,增大入射光束强度,电流表示数会增大
9.如图所示,左图为光电效应实验的电路图,用一定强度的单色光a、b分别照射阴极K,用电流表A测量流过光电管的电流I,用电压表测量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U,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图所示的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b两种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水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
B.a、b两种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是a光更小
C.用a光照射时光电管的极限频率高于用b光照射时光电管的极限频率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光电流I为零
10.2020年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构建了76个光子、100个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B.彩虹是由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后发生衍射形成的
C.构建“九章”原型机必须能同时准确地知道光子的位置和动量
D.光子的能量越高,则光子的频率越高,动量也越大
11.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已知玻璃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为1.5。现有均匀分布的单色光a、b分别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只考虑首次射向球面的光,忽略玻璃对光能的吸收),发现射向球面的单色光b被全反射的能量百分比较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玻璃半球中a光速度小于b光速度
B.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
C.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光条纹间距大于b光条纹间距
D.射向球面的单色光a有的能量被全反射
12.如图所示,a、b间接输出电压恒为2V的电源,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金属板K,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3.5eV,普朗克常量用h表示,下列情形中能使电流表G指针偏转的是(  )
A.照射光子的能量=3eV,a接电源正极
B.照射光子的能量=4eV,a接电源正极
C.照射光子的能量=5eV,a接电源负极
D.照射光子的能量=6eV,a接电源负极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52分)
13.电子的静能为0.511MeV,质子的静能为938MeV,被1kV电压加速的电子和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结果涉及电子和质子质量的使用字母表示,电子质量,质子质量)。
14.一个质子的动能是,如果有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这个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这个电子的动能是多少?
15.下图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光电管,此时电流表中有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微安表示数恰好变为0,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2)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光电管,重复(1)中的步骤,记下电压表的示数;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请根据以上实验,推导普朗克常量实验测定值的计算式。
16.波长λ=0.71A的伦琴射线使金箔发射光电子,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内做最大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rB=1.88×10﹣4m?T.试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金属的逸出功;
(3)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由题述“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1.00V”可知遏止电压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K极板的金属涂层的逸出功为
C正确。
故选C。
2.D
【详解】
AB.氢原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4能级时需要吸收光波的频率与发出的频率相同,故A、B错误;
CD.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时释放的能量为10.2eV,是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释放能量2.55eV的四倍,由E=h可得发出的光波频率为4,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B.
设加速电压为U,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
又,故
可得
对电子来说,加速电压越高,λ越小,衍射现象越不明显,分辨本领越高,故AB错误;
CD.
电子与质子比较,质子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可知质子加速后的波长要小得多,衍射不明显,分辨本领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A.该光进入水中后的速度
根据
可知这种光子在水中的波长为
故A错误;
B.该光子进入水中后的能量不变,仍然为:E=hγ,故B错误;
C.结合A的分析可知,光进入水中后的波长减小,结合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这种光经过同样的小孔发生衍射现象,在水中衍射现象比在空气中更不明显,故C错误;
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用该光和频率为2γ的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均有电子逸出,则该光和频率为2γ的光分别照
射同种金属逸出的电子的动能之比小于1:2;又根据动能定理
可知两遏止电压之比小于1:2,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A.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及时间长短也无关,故A错误;
B.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即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就可以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B正确;
C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v-W0,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不是成正比,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照射的时间无关,故C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
A.由公式可得
解得
Uc1:Uc2=1:9
二者的遏止电压之比为1:9,A正确;
B.电流计的示数与光电流的大小有关,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的数目越多,光电流越大,而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数目与光的强度有关,由于光的强度关系未知,B错误;
C.波长为、的单色光的能量分别为
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知
又由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之比
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9,由以上各式解得
所以
C错误;
D.波长为的单色光的频率
因此该光不能使锌板产生光电效应,即该光照射阴极时,不能从阴极表面逸出光电子,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A.金属逸出功是由金属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B正确;
C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和材料的逸出功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以及照射时间无关,CD错误。
故选B。
8.BD
【详解】
A.当其他条件不变,P向右滑动,加在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增加,光电子运动更快,由得,电流表读数变大,若电流达到饱和电流,则电流表示数不会增大,故A错误;
B.只调换电源的极性,移动滑片P,电场力对电子做负功,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则有
那么电压表示数为遏止电压Uc的数值,故B正确;
C.因为光电效应的发生是瞬间的,阴极K不需要预热,故C错误;
D.只增大入射光束强度时,单位时间内光电子数变多,电流表示数变大,故D正确。
故选BD。
9.AB
【详解】
A.由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可知,a光的遏止电压大于b光的遏止电压,结合
可知a光光子的频率大于b光光子的频率,故水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A正确:
B.根据
可知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小,故B正确;
C.光电管的极限频率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C错误:
D.由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压U为零,但光电流I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B。
10.AD
【详解】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激光的相干性,通过干涉成像,A正确;
B.彩虹是由白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珠上,小水珠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形成的,B错误;
C.由不确定性关系知,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光子的位置和动量,C错误;
D.光子能量越高,由可知,对应的频率越高,由知,对应的波长越短,由得,对应的动量越大,D正确。
故选AD。
11.BC
【详解】
A.射向球面的单色光b被全反射的能量百分比较高,说明b光的临界角较小,根据可知,b光的折射率大,根据得
可知,b的速度较慢,即在玻璃半球中a光速度大于b光速度,故A错误;
B.b光的折射率大,说明b光的光子能量高,频率大,根据
可知,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故B正确;
C.a光的折射率小,说明a光的光子能量低,频率小,波长大,根据可知,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光条纹间距大于b光条纹间距,故C正确;
D.画出刚好反生全反射的一条光线的光路图如下
可知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根据光路图可知,以球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区域内的光可以通过球面,而外部圆环部分的光发生全反射,射向球面的单色光a被全反射的比例等于以半径为r的区域外面积占总面积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C。
12.BD
【详解】
A.照射光子的能量=3eV,小于金属的逸出功,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电流表G指针不会偏转,选项A错误;
B.a接电源正极,所加电压为正向电压;照射光子的能量=4eV,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则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电流表G指针会偏转,选项B正确;
C.照射光子的能量=5eV,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则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5-3.5)eV=1.5eV;而a接电源负极,为反向电压UC=2V,则因为,则光电子不能到达A板,则电流表G指针不会偏转,选项C错误;
D.照射光子的能量=6eV,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则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6-3.5)eV=2.5eV;而a接电源负极,为反向电压UC=2V,则因为,则光电子能到达A板,则电流表G指针会偏转,选项D正确。
故选BD。
13.
【详解】
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解得
则电子和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
14.
【详解】
由题意和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可知动量关系
根据
可解得该电子的动能
15.
【详解】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解得
16.(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1×103eV;
(2)金属的逸出功1.44×104eV;
(3)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是2.2×10﹣11m
【分析】
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洛伦兹力,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金属的逸出功,根据德布罗意物质波长公式求波长.
【详解】
(1)
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洛伦兹力
可得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为
其最大初动能为
(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联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3)由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得
p=mv=erB.
解得
λ′=2.2×10-11
m.
【点睛】
本题考查了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物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