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五)(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五)(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6 19:24:09

文档简介

初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答案(五)
(命题: 宋少华)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填在答题框中相应的位置,1×20=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B )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2、右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D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3、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B )
A.制酸奶——发酵技术 B.培养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技术
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培养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4、生物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D )
A.生物技术应用于战争,会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B.转基因食品可能影响人体自身的健康
C.克隆人可能威胁到人类社会现有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
D.以上都是
5、分类单位的等级与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及种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是( C )
A.等级高,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 B.等级低,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
C.等级低,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 D.等级高,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
6、小明家中了一盆肾蕨,你认为正确的管理方法是( D )
A.放在阳台上,保持干燥 B.放在阳台上,经常浇水
C.放在背阴的场所,保持干燥 D.放在背阴的场所中,经常浇水
7、“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 A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8、从下列动物的行为中找出对农作物有害的是( D )
 A.瓢虫捕食蚜虫 B.蜜蜂给植物传播花粉
 C.蚯蚓在土壤里活动 D.菜青虫啃食青菜
9、鸭嘴兽全身披毛,用乳汁哺育幼仔,但生殖方式为卵生,只有共同的泄殖孔。鸭嘴兽的以上特征可以说明( A )
A.哺乳动物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B.鸟类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C.爬行动物由鸟类进化而来 D.爬行动物由哺乳动物进化而来
10、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是( A )
A.腐生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寄生细菌
11、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改善气候,这是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 C )
A.直接价值 B.潜在价值 C.间接价值 D.经济价值
12、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B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3、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陈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C )
A.天文学家在星际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B.1953年,米勒通过模拟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C.科学家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D.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1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惟一证据
B.“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C.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15、恩施州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D )
16、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C.人是自然产生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17、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18、右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D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C.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
19、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来表示的是( C )
20、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C )
A.在荒山秃岭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水 ,并且释放较多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并且释放较少能量。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制作过程必须在 无氧 条件下进行。
2、外源基因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 受精卵 内,并有在细胞中发挥作用。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
3、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物种 多样性, 遗传 多样性, 生态系统 多样性。
4、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 蛋白质 、 核酸 等有机大分子。
5、植物进化的历程是:藻类 植物→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 裸子 植物→ 被子 植物。
6、无脊椎动物共同特征是它们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主要包括 环节动物 门, 节肢动物 门, 软体动物 门等主要类群
7、细菌的细胞一般由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 核物质 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菌还有 荚膜 和 鞭毛 等结构
8、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 物种 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基因 多样性
三、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3分)下图为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鳃 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 蚯蚓 。
2、(8分)分析如右图所示的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
(1)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哺乳类、 被子植物 、 两栖类 。
分析此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 复杂 ,由低等到 高等 ,由 水生 到陆生。
(2)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 保护色 ,这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3、(6分)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A属于___生产者 _(成分)。
(2)图中共有___2 _______条食物链。请补充完整任意一条食物链:A→__ BCE或BDE 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F。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A通过____光合 ______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A,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 F _________。
(4)由于长时间干旱,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都枯死,则_ B _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4、(3分)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太阳能、水、二氧化碳。氮气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非生物成分
(2)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物质 。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6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油井发生重犬原油泄漏事件,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了海洋生物的生存。浮游植物被原油污染后,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小鱼、小虾等动物体内,并最终影响到大型鱼类及抹香鲸等海洋哺乳动物。浮在海面觅食的棕颈鹭等鸟类因羽毛被油污覆盖,造成无法起飞而死亡。目前,有关国家正在采取堵漏、清洗动物身体等措施来应对这一生态灾难。
(1)资料中提到的下列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 )
A.抹香鲸 B.小鱼 C.小虾 D.浮游植物
(2)抹香鲸和棕颈鹭的体内都有脊柱,因此同属于 脊椎 动物。
(3)当抹香鲸浮出海面呼吸时,还可能因吸人原油而导致呼吸系统受损。其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肺 。
(4)鸟类的主要飞行器官是__ 翼 __,所以其上的羽毛被油污覆盖后,就无法飞行。
(5)墨西哥湾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将危及数百个物种的生存。由此可见,保护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6)如果没有迅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消除污染物,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 自我调节能力___是有限的。
五、实验探究题(共8分)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5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做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小鱼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水草 ,池水、沙子中的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比较长 。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植物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小于 (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比较单一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自动调节 能力比较差。初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五)
(命题: 宋少华)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填在答题框中相应的位置,1×20=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2、右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3、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制酸奶——发酵技术 B.培养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技术
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培养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4、生物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
A.生物技术应用于战争,会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B.转基因食品可能影响人体自身的健康
C.克隆人可能威胁到人类社会现有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
D.以上都是
5、分类单位的等级与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及种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是( )
A.等级高,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 B.等级低,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
C.等级低,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 D.等级高,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
6、小明家中了一盆肾蕨,你认为正确的管理方法是( )
A.放在阳台上,保持干燥 B.放在阳台上,经常浇水
C.放在背阴的场所,保持干燥 D.放在背阴的场所中,经常浇水
7、“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8、从下列动物的行为中找出对农作物有害的是( )
 A.瓢虫捕食蚜虫 B.蜜蜂给植物传播花粉
 C.蚯蚓在土壤里活动 D.菜青虫啃食青菜
9、鸭嘴兽全身披毛,用乳汁哺育幼仔,但生殖方式为卵生,只有共同的泄殖孔。鸭嘴兽的以上特征可以说明( )
A.哺乳动物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B.鸟类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C.爬行动物由鸟类进化而来 D.爬行动物由哺乳动物进化而来
10、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是( )
A.腐生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寄生细菌
11、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改善气候,这是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 )
A.直接价值 B.潜在价值 C.间接价值 D.经济价值
12、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3、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陈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天文学家在星际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B.1953年,米勒通过模拟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C.科学家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D.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1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惟一证据
B.“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C.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15、恩施州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
16、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C.人是自然产生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17、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18、右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C.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
19、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来表示的是( )
20、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
A.在荒山秃岭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并且释放较多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并且释放较少能量。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制作过程必须在 条件下进行。
2、外源基因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     内,并有在细胞中发挥作用。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       。
3、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
4、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     、      等有机大分子。
5、植物进化的历程是: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6、无脊椎动物共同特征是它们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主要包括      门,
      门,     门等主要类群
7、细菌的细胞一般由     、     、    和    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菌还有    和    等结构
8、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    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三、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3分)下图为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   。
2、(8分)分析如右图所示的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
(1)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
     、     。
分析此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     ,由低等到     ,
由     到陆生。
(2)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      ,这是     的结果
3、(6分)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A属于___    _(成分)。
(2)图中共有___ ___  ____条食物链。请补充完整任意一条食物链:A→__ __    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F。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A通过____ ______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A,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 _________。
(4)由于长时间干旱,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都枯死,则_    _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4、(3分)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太阳能、水、二氧化碳。氮气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2)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6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油井发生重犬原油泄漏事件,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了海洋生物的生存。浮游植物被原油污染后,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小鱼、小虾等动物体内,并最终影响到大型鱼类及抹香鲸等海洋哺乳动物。浮在海面觅食的棕颈鹭等鸟类因羽毛被油污覆盖,造成无法起飞而死亡。目前,有关国家正在采取堵漏、清洗动物身体等措施来应对这一生态灾难。
(1)资料中提到的下列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抹香鲸 B.小鱼 C.小虾 D.浮游植物
(2)抹香鲸和棕颈鹭的体内都有脊柱,因此同属于 动物。
(3)当抹香鲸浮出海面呼吸时,还可能因吸人原油而导致呼吸系统受损。其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4)鸟类的主要飞行器官是__ __,所以其上的羽毛被油污覆盖后,就无法飞行。
(5)墨西哥湾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将危及数百个物种的生存。由此可见,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6)如果没有迅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消除污染物,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 ___是有限的。
五、实验探究题(共8分)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5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做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能力比较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