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少年中国说 课件 (2课时 共 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少年中国说 课件 (2课时 共 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1 19:1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RJ
五年级上
——梁启超
1.
认识“泻、鳞”等生字,会写“泻、潜”等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4.
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学习目标
第1课时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
梁启超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在文、史、哲、经、法、宗教、伦理等领域都有建树。
著有《饮冰室合集》。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
1900
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当时列强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
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梁启超先生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背景资料
字词学习
倾泻
鳞片
惶恐
轮胎
履行
美哉
xiè
tāi

lín
huáng
zāi








爪牙
爪子

奇怪
zhǎo
zhuǎ

那只鹅张牙舞爪(zhǎo)的,爪(zhuǎ)子不停地挠着地面,像要扑上来似的。
弟弟奇(qí)怪地问我奇(jī)数是什么。

奇数
胎(胎儿)
抬(抬走)
潜(潜伏)
替(代替)
试(试验)
诚(真诚)
品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
组讨论解决。
◎仔细读读这篇课文,试着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指导朗读
第1自然段: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2自然段:读出韵律美
第3自然段:读出赞美之情
少年与中国相辅相成
◎自由读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第1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与国家怎样的联系?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总起句,总领全段
总----分
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层层递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从第1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去感受少年中国蓬勃的生命力。
课堂小结
第2课时
◎读读第2自然段,圈出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根据注释理解第2自然段的意思。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作者选用了红日、伏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等事物来赞美
中国少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译文:
火红的太阳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潜藏的水流爆发出来,势不可当,浩浩荡荡。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译文:
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
小老虎在山谷中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
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译文:
奇花刚开始孕育蓓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
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译文:
具有悠久的历史,占据广阔的疆域。前途像大海一样广阔,未来的日子正长。
◎再次朗读,从第2自然段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说说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押韵。
◎课文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象征
“红日”
“河出伏流”
“潜龙”“乳虎”
“奇花”
“干将”
灿烂前景
象征着壮阔的发展
巨大声威
壮丽前景
锐利的锋芒
象征手法
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象征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请你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
品读课文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
给加彩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一泻汪洋(xiè
xiě)
鳞爪飞扬(lín
líng)
百兽震惶(huáng
huāng)
潜龙腾渊(qián
tì)
地履其黄(fù
lǚ)
美哉(zāi
zài)






2.
解释下列句中加彩的字词。
(1)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3)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一合一张
踩、踏
极限,止境
(1)少年胜于欧洲则(
),少年雄于地球则(
)。
(2)美哉,我少年中国,(
)!
壮哉,我中国少年,(
)!
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国胜于欧洲
国雄于地球
与天不老
与国无疆
教材习题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课文多处运用了四言韵语以及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在整齐中饱含气势,富于节奏感和旋律感,朗读时要注意读得连贯而有气势。

1
自然段,可以借助“少年……则国……”这个句式读好句子的停顿和节奏,在读好短句的基础上读好长句子“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关键字词和短语要读得重一些,如“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整段朗读时语调可逐渐拔高,读出气势。

2
自然段四字为一句,逢双句押韵,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少年中国的朝气蓬勃。第
3
自然段,既赞颂少年中国,又讴歌中国少年,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要读得高亢,充满力量。
背诵指导:在理解文意、了解作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体会情感。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课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答:初升的太阳,奔腾的黄河,腾跃的蛟龙,吼叫的乳虎,展翅试飞的鹰隼,珍奇的花蕾,刚磨好的宝剑。
答:中国少年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强大富庶的少年中国为中国少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所以少年强。
◇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提示: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百年来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及其所作的贡献,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感受这些为国家的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人的精神,向他们学习。
提示:集体朗诵课文,要做到统一、连贯而有气势,读出节奏感和旋律感。
和同学集体朗诵课文。
拓展空间
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
——苏步青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李白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萧伯纳
青少年励志名言
课后作业
试着背诵全文,说说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中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