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蟋蟀的住宅 课件(2课时 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蟋蟀的住宅 课件(2课时 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1 08: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11
蟋蟀的住宅
RJ
四年级上
1.
认识“宅、隐”等生字,会写“宅、临”等字,会写“住宅、临时”等词语。
2.
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3.
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4.
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
学习目标
第1课时
法布尔(1823-1915)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是《昆虫记》,也译作《昆虫的故事》。这部杰作把科学知识和文艺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作者简介
住宅
隐蔽
毫米
慎重
地址
良好
挖掘
搜索
倾斜
安置
抛出
zhái
yǐn
háo
zhǐ
shèn
qīng
zhì
字词学习
liáng
jué
sōu
pāo















cáng
zàng
埋藏
宝藏

zhāo
朝阳
cháo
朝着
宝藏(zàng)一般被埋藏(cáng)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迎着朝(zhāo)阳,他们朝(cháo)着学校快步跑去。

tán
dàn
弹力
弹弓


扒手

扒开
这根皮筋弹(tán)力很好,我正好可以用来做弹(dàn)弓。
情急之下,那个扒(pá)手挣脱了警察,扒(bā)车逃跑了。
宅(住宅)
它(它们)
临(来临)
监(监督)
慎(慎重)
填(填写)
址(地址)
扯(拉扯)
良(良好)
食(食物)
寸(尺寸)
才(才华)
住宅
临时
慎重
选择
住址
优良
洞穴
大厅
卧室
专家
尺寸
卫生
较大
功夫
随遇而安平整
清洁
疲劳
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隐蔽】
【随遇而安】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造句: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能随遇而安。
【优良】
(品种、质量、成绩、作风等)十分好。
【慎重】
谨慎认真。
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东西)。
造句:我经常在网上搜索资料。
【搜索】
【倾斜】
歪斜。造句:屋子年久失修,有些倾斜。
【隧道】
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本文指蟋蟀在地下挖成的通路。
【骤雨】
暴雨,大而急的雨。
【简朴】
(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造句:他的衣着总是那么简朴。
【疲劳】
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
【宽敞】
宽阔;宽大。
慎重——
平坦——
光滑——
简朴——
干燥——
简单——
伟大——
宽敞——
增长——
轻率
奢华
潮湿
粗糙
崎岖
复杂
渺小
窄小
减少
◇敌人来了,注意(隐蔽
隐藏)。
◇真正的天才常常(隐蔽
隐藏
)在群众里面,绝不挤向人前去露脸。


隐蔽——
慎重——
选择——
温和——
柔弱——
惊奇——
搜索——
安静——
随遇而安——
隐藏
谨慎
软弱
暖和
抉择
惊讶
搜寻
宁静
安之若素
AABB式:
弯弯曲曲
平平整整
方方正正
歪歪斜斜
密密麻麻
顺顺溜溜
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开门见山点出蟋蟀的出名不仅因为唱歌,还在于其住宅。
第二部分(
):先从住宅的选址写起,突出蟋蟀选择住址非常慎重。然后,按照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
):介绍了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展现了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
第1自然段
第2~
6自然段
第7~9自然段
这篇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你会用“不光……还……”造句吗?
品读课文
第2课时
默读第二部分,思考课文是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特点的?
1.选址
2.住宅的外部特点
3.住宅的内部特点
品读课文
别的昆虫
临时的隐蔽所
得来不费工夫
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
不肯随遇而安
慎重选址
排水要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
靠自己挖掘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住宅的选址
慎重选址
自己挖掘
排水优良
温和的阳光
不知疲倦
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勾画出表现住宅特点的句子,再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根据关键词思考:从这些地方看出了住宅什么特点?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蟋蟀住宅外部的特点
样子:弯弯曲曲,大小适宜
环境:洞口隐蔽,平台平坦
选址:向阳倾斜
便于排水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把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叫作“平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称为“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
展开想象:在明媚的月光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弹琴歌唱时,会唱些什么呢?
多么美妙的夜晚呀!我的小房子真是舒适呀!
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平整
简朴
清洁
干燥
卫生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就像一座门。
读一读,品一品,感受表达的准确。
一个“半”字,写出了住宅门洞的特点——既隐蔽、安全、通风,又便于进出。这样的表达更准确、更清楚。说明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你还发现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观察的细致?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本来就小,作者不但发现了这些洞穴,还观察到洞穴向阳,而且是倾斜的。这需要仔细、反复的观察才能发现。
“最多”一词十分准确,从中从能够体会到作者一定经过反复观察,甚至测量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作者的观察是耐心而细致的。
自由朗读7~9自然段,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蟋蟀具有怎样的精神?抓关键词句,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感受。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蟋蟀的挖掘工具之那么柔弱,建筑住宅非常艰难与辛苦。
反映了蟋蟀的勤劳、不肯随遇而安的品质。
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蟋蟀十分勤劳,
作者观察很仔细。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蟋蟀很有耐心,很能吃苦。作者长时间观察了蟋蟀。
持续时间长
合作探究:请你夸一夸,说说你的理由。
这真是一只(
)的小蟋蟀呀!
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修建住宅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观察细致
抓住特点
有序传神
连续观察
①特点:安全舒适
选址:不肯随遇而安
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挖掘:扒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
动工时间:十月
②建造、整修
整修:一直到冬季
内部: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文章结构
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在恶劣条件下吃苦耐劳、不随遇而安的精神。
主题归纳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随堂练习
搜索(sōu
shōu)
倾斜(qīnɡ
qǐnɡ)
骤雨(zhòu
zòu)
抛弃(bāo
pāo)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zhù
zhái
shèn
zhònɡ
yōu
liánɡ(





dònɡ
xué

shì
zhuān
jiā






住宅
慎重
优良
洞穴
卧室
专家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
(1)细致观察。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时,“倾斜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
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一丛草半掩着”,这些语句十分精准地写出了住宅的深度和宽度,
以及便于排水、隐蔽安全等特点。介绍蟋蟀如何修建住宅时,
作者细致描写了“扒、搬、踏、推、铺”一系列动作,准确写出了“前足、大颚、后足、后腿”等工具如何协调有序地工作。
教材习题
(2)长期的连续观察。作者为了观察蟋蟀修建住宅,“一连看了两个钟头”,从“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冬天”。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观察是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细致入微的。
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想想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修建过程:蟋蟀修建住宅时,先挖掘住宅的重要部分,再长时间整修。课文
从以下几方面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
①选址:不肯随遇而安,要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朝着阳光的堤岸);
②时间:大多是在十月开始,从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冬天;
③工具:前足扒土→钳子似的大颚搬土块→后足踏地→后腿上的两排锯推土、铺土;
④劳作方式:建造时,连着几个钟头干活,累了会休息一会儿,然后再继续干活;整修时,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
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1)蟋蟀的住宅本身是个伟大的工程。外部:向阳、倾斜、便于排水、顺着地势、大小适宜、门洞隐蔽、平台平坦。内部: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2)住宅的修建耗时耗力,从十月一直到冬天,蟋蟀都在建造、整修。
(3)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那样简单,而修建住宅的工程又是这么庞大。从这巨大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蟋蟀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状或针状。
———选自英国麦加文的《昆虫》,王琛柱译,有改动
好处:在《蟋蟀的住宅》一文中,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这样的表达更能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感受到蟋蟀情趣盎然的形象和作者对蟋蟀的喜爱、欣赏之情。
不同:麦加文的《昆虫》对蟋蟀形态特征的解说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简洁干净,表达准确清楚,内容客观,不带有个人的感彩。
阅读链接(原文见教材第42
页)
这篇连续观察日记选自苏联比安基的《森林报·夏》,主要描写了燕子筑巢和燕子下蛋的情景。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燕子窝》与《蟋蟀的住宅》都对动物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而且善用拟人,这使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不同之处在于,《燕子窝》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蟋蟀的住宅》则是将长期观察的结果整理成一篇文章。
★《昆虫记》精彩语句
◆我们所谓的美丑、脏净,在大自然那里都是没有意义的。
◆结束是为了开始,死亡是为了生存。
◆在偶然的盲目之中,也会有惊人的远见卓识。
◆人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一遇到拦路的荆棘,就把生命当成笨重碍事、一文不值的东西扔掉。
◆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天获得的灵感。
拓展空间
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课下认真观察一下蟋蟀,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以及准确生动的表达。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