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政府名称
时间
首都
总统
副总统
机构
纪年
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黎元洪
临时参议院
改用公历,1912年为民国元年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五色旗
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台湾今天依然称其政府为中华民国台湾地区政府,使用民国纪年。
2018年=民国?年
公式:公元纪年-1912+1="民国"纪年
联系实际
读图思变
请根据图片和材料说说,民国建立后,中国社会有了什么变化?
材料: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文中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1.结束封建帝制;
2.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3.社会习俗发生变化;
4.自由平等的思想广泛传播
袁世凯(1859年-1916年),晚清重臣,北洋军阀领袖。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年轻时曾在朝鲜平乱有功。
1895年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1902年实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军阀”。
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中,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人物扫描
想一想:辛亥革命后,国内外形势是怎样的?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
思考: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暴露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的的软弱性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之初的南京城
“库藏如洗”。
临时政府国库空虚
材料一: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北方半壁江山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据统计,当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
材料二: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命的人们都寄厚望于他。当清帝被迫让位后,其个人声望更是达到极点。
材料三:帝国主义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压迫革命党人妥协。日、俄两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美、德、法等国则维持在华的既得利益,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
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
袁世凯个人威望高
帝国主义国家横加干涉
袁世凯
孙中山
“只要能建立共和,实现民权,谁当总统都无所谓。”
“我费尽心思,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半路却杀出个孙中山。是可忍,孰不可忍!”
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形势,如果你是孙中山,你会不会让位给袁世凯?为什么?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2月13日
1912年2月15日
1912年3月10日
1912年3月11日
1912年4月1日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提出限制条件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
孙中山解除职务
填一填: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革命果实的:
想一想: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最主要原因
②袁世凯软硬兼施,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主观原因
③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和干涉—客观原因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最终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但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寄希望于一纸法令,来束缚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的手脚。
﹖
项目
近代清朝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家
主权
国家主权在
满清贵族
国民
权利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即王权至上
立法权
君主颁行法律并对立法有否决权
行政权
君主享有最高行政权
司法权
君主拥有最高司法权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和权利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
司法独立
满清贵族
王权
君主
君主
君主
以根本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思想
三权分立,制约总统权力,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孙中山
①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②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启示:临时约法的颁布体现了什么?
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圆梦:
窃梦:
护梦:
材料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闻此噩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书写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二
鲁迅《阿Q正传》片段: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功绩?还有什么遗憾?
历史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帝制)
②使更多的人接受民主共和、自由平等
等进步观念(思想解放)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客观评价辛亥革命:
遗憾:
“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总理遗嘱》
(1)材料中的“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余”是谁?
(2)“余”四十年来为中国的自由平等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3)先进的中国人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也是近代中国人追梦的过程,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当学习“余”身上的哪些精神?
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
创建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爱国;奉献;百折不挠;不怕困难…..
情感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