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点;简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及全面客观认识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分析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认识古希腊文明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里克利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认识战争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教学重点:雅典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东征。
教学难点: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斯巴达300勇士》的相关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斯巴达的勇士非常厉害,你们知道斯巴达属于古代哪个地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这个地区的历史!
二、探究新知
(一)希腊城邦
1.课件出示《古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内容,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和特征。
提示: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特征:环海、多山、多岛屿,地势崎岖不平,仅有小块的平原。耕地不足,土壤贫瘠,淡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气候温和,矿藏资源匮乏,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
2.课件出示素材,并提出问题:与亚非文明古国相比,古希腊文明有何特点?
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东临爱琴海,岛屿星罗棋布。境内多山,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主要有橄榄和葡萄。希腊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但是希腊有很多优良的港口,希腊人的航海设备和技术都很好。希腊人创造繁荣的方法是发展制造业和海外贸易。
(学生思考,互相讨论)
教师总结: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而古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
3.教师提问: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许多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最大的城邦是哪一个?(课件展示《雅典卫城》《雅典露天剧场》图片)
提示:“小国寡民”;斯巴达。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内容,归纳希腊城邦的居民是如何划分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提示: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雅典改革的资料,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课上分享交流,小组发言。
提示:雅典经历了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机制基本建立。这是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代发展到高峰的基础。
2.课件出示《伯里克利》并作介绍。这位头戴战盔,表情凝重的历史人物雕塑头像,就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伯里克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雅典的民主政治”内容。
教师提问:伯里克利是怎样完善雅典的民主政治的?
提示: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政,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③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④为保证贫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
3.材料展示:
故事《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片段)。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小问题。
片段一 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罗耶干活赚钱,但他还是很愿意去。这是为什么?
提示:公民意识强;他可能抽签当上公职官员;他去开会还有津贴。
片段二 执勤的不准他妻子进入会场,为什么?
提示:女人、儿童、外邦人、奴隶不是雅典公民,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片段三 不识字的帕罗耶却能担任公职,为什么?
提示:任何一个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一切官职。帕罗耶很幸运地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中的一名。
4.材料展示: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者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这位哲学家因在陪审法庭中指责雅典政治的弊端而被包含着一大批像帕罗耶这样的文盲、保守派的法官们投票表决,集体定为有罪。公元前399年,约70岁的苏格拉底受审判处死刑。
教师过渡: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权以外,没有任何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同学们,你们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得失呢?
学生辩论:雅典民主制给人民带来了什么?
通过正反两方激烈地辩论,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进步性:(1)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②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如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行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有利于正确决策,也有利于修正错误。(3)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局限性: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因此,雅典民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使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另一方面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的自身发展。因此,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三)亚历山大帝国
1.课件出示《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要求学生识图,直观了解历史空间概念。
教师提问: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何处?它是怎样扩充疆界的?
教师讲解: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率军进入小亚细亚,在伊苏斯大败波斯,接着占领埃及,在埃及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然后攻陷巴比伦等城市,灭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进军中亚细亚时,遭到当地游牧部落的反抗,无功而返;进军印度河流域,又遭到土著居民的顽强抵抗,再加上士兵普遍厌战,亚历山大被迫退兵,返回巴比伦。亚历山大就以巴比伦为都城,建立起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20页正文,讨论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和意义。
提示: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从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多媒体资源丰富,充分运用视频、图片和文字材料,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直观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启发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