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件(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件(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31 14: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猜谜语
身穿褐色衣,
头顶长触角,
草丛堆里把歌唱,
小孩用它来斗仗。


课文导入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RJ
三年级上
1.
认识“咱、偷”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会写“旅、咱”等字,会写“旅行、要好”等词语。
2.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学习目标
第1课时
反刍(chú)
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反刍主要出现在哺乳纲的部分草食性动物身上,如羊和牛,这些动物被统称为反刍动物。
知识绿卡
作者简介
张之路
著名作家,山东诸城人。曾在中学执教十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集团一级编剧。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获得中国安徒生奖,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短篇小说《羚羊木雕》等,获奖无数。
咱俩
偷偷
答应
回应
骨碌
牙齿
细嚼慢咽
吞没
肠胃
悲伤
吞咽
流泪
笑眯眯
字词学习
zán
tōu

yìnɡ
ɡū
chǐ
jiáo
tūn
wèi
bēi
yàn
lèi















应届
随机应变

几乎
几何体
应(yīng)届毕业生在面试时一定要学会随机应(yìng)变。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几(jǐ)何体的知识他几(jī)乎都掌握了。
yīng
yìng



答应
答卷

骨碌
骨节
他答(dā)应我答(dá)卷的时候认真审题。
他一骨(gū)碌从床上爬起来,骨(gǔ)节竟响了一下。




旅(旅行)
族(民族)
扫(扫地)
挡(挡风)
管(管理)
官(官员)


我们一家人去(
)游,园区工作人员穿着不同的民(
)服装迎接我们。


旅行
咱们
偷偷
救命
拼命
扫地
胃口
主管
几乎
流泪
眼泪
就算
要好
草堆
作声
答应
做梦
消化
当然
知觉
光亮
来得及
大吃一惊
【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
【要好】指感情融洽;也指对人表示好感,愿意亲近。
【作声】发出声音,指说话、咳嗽等。
【答应】应声回答。造句: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不能违背诺言。
【拼命】尽最大的力量;极度地。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造句:他开始用功读书,打算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让大家大吃一惊。
·当我们面临困难时,不要胆怯,要勇敢地去面对。
·我们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
急忙——
仔细
——
悲哀——
勇敢——
细嚼慢咽——
从容
马虎
胆怯
喜悦
狼吞虎咽
·一听到敲门声,我立刻三步并做两步,(急忙
连忙)去开门。
·老大娘一上车,小明就(急忙
连忙)站起来给她让座。


非常——
急忙——
仔细——
贮藏——
悲哀——
勇敢——
连忙
格外
储藏
悲伤
认真
英勇
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
),红头不小心被(
)吞进了肚子。危急关头,(
)沉着地安慰红头,给红头出主意,
帮助红头从(
)里逃脱出来。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捉迷藏

牛肚子
青头
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二部分(7~18):
第三部分(19~20):
写青头和红头玩耍的情形。
写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写红头脱险后的情形。
第一部分(1~6):
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
红头和青头玩捉迷藏,红头躲在草堆里,被大黄牛吃到肚子里去了。
阅读课文第7~19自然段,圈出表现红头在牛肚子里位置变化的词句并概括。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进牛嘴
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进牛肚子
回到牛嘴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出牛肚子
看图,复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科学小贴士
牛吃草时,先不细嚼,把草吞到肚子里,等休息时把吞进去的草料重新送回嘴里,细嚼慢咽,这就叫反刍。
课堂小结
像这样将科学知识融入童话中,多有意思。这类童话被称为“科学童话”。
第2课时
导入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梳理,我们知道了红头的旅行路线,你能根据旅行路线图简单地回忆一下红头的旅行路线吗?
(牛嘴)(
)(
)(
)(牛嘴)
品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7~1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着急、害怕
着急,说话不利索
悲哀、绝望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
从“急忙”这个词语你能感受到什么?
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青头对红头的关心,也照应了开头第1自然段中提到的“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为救朋友
不惧危险
圈出文中的动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又”这个字说明了什么?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
头!
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说明青头不放弃任何能救红头的机会。
知识丰富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善于鼓励、安慰朋友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
孔里蹭来蹭去。
“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勇敢、聪明
乐观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红头从着急到绝望再到感激的语气,读出青头安慰、鼓励的语气。
朗读指导
文章结构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讲述了蟋蟀青头利用科学知识救出了被牛吞进肚子里的蟋蟀红头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牛有四个胃、会反刍的科学知识,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主题归纳
随堂练习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把动词填到合适的括号中。
摔  蹦  喊  爬
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
课内阅读




大吃一惊
3.从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可以感受到青头( )的品质。
A.只为个人安危着想
B.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4.概括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一般可以用“谁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方式来概括,有结果的话还可以加上结果怎么样。请你来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B
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告诉红头躲过危险的办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材习题答案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朗读指导:红头的话要读出惊恐、害怕的语气,青头的问话要读出关心、着急的语气。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朗读指导:青头的话应是既紧张又镇定的,语速要快,但不
慌乱,要用安慰的语气读。红头的话应是悲哀、绝望的。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朗读指导:红头与青头的话都应用高兴的语气读。
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
①从青头和红头一起玩捉迷藏的句子,可以看出它们是很熟悉的朋友。
③从青头担心红头、鼓励红头的那些话,可以看出青头非常关心好朋友的安危。
②从红头遇到危险拼命向青头求救的语言,可以看出红头对青头的信赖。
④从青头一下子蹦到牛身上,摔到地上后不顾疼痛一骨碌爬起来的动作,可以看出青头对红头的深情厚谊。
⑤从红头被救出后流下眼泪表示感谢的行为,可以看出红头对好朋友的感激之情。
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同草一起被吃到牛嘴里
躲过牛的牙齿,被吞进肚子里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重新回到牛嘴里
牛打喷嚏时喷出来
拓展空间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猫哭耗子——假慈悲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含有动物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了解牛反刍的习性,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