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1 15: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
国民革命歌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北伐胜利进军。
1、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国民革命的失败。
报纸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报纸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引发人们的沉思与探索……
报童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每天上演着属于他们的精彩剧目。








风起云涌









报童:号外!号外!
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啦!先生,买份报纸看看吧!
路人甲:来份报纸。孙中山先生刚召开完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刚实现合作,现在又办军校,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啊!
路人乙:黄埔军校正在招生,我也要去报考黄埔军校……








请同学们独立学习P70—P71的第一目“国共合作的实现”,完成学习资料中第一目的相关问题。
自主学习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问题四








问题一:孙中山为什么要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国民党合作?
孙中山:
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
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问题二:梳理“中共三大”相关知识点。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广州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问题三:梳理“中国国民党一大”相关知识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一般平民享有
增加节制资本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领导
历史功绩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问题四:梳理关于“黄埔军校”建立相关知识点。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来者命革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林彪
左权
徐向前
胡宗南









狂飙突进








时间:1926年10月
地点:广州街头
报童:号外!号外!北伐战争初战告捷,北伐军成功攻克武昌!
路人甲:叶挺独立团视死如归,奋勇杀敌,连克汀泗桥、贺胜桥,第四军不愧是“铁军”啊!
路人乙:报上说上海、湖南等地的工人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纷纷起来斗争,大力配合北伐呢!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合作学习P71—P73的第二目“北伐胜利进军”,完成学习资料中第二目的相关问题。注意:一定要结合P72“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左图右史
表格梳理
论从史出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山东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军阀
控制地区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带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
蒋介石
吴佩孚
孙传芳
1926.7.北伐开始
广州
叶挺
长沙
广州
上海
南昌
南京
1927.1.迁都武汉
杭州
郑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武汉
武汉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五原
武昌战役
第15课
北伐战争
胜利进军
①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
北伐军中,共产党员有1500多人,如周恩来、林伯渠等,作为北伐的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中,有85%官兵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正是他们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并在10年之后,铁军的战旗又一次在抗日战场上高高飘扬。
③一路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北伐主要战役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震动全国。








北伐时间
北伐对象
北伐目的
主要战场
重要战役
先锋部队
主要战绩
取得支持
知识点梳理
1926年7月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湖南、湖北
汀泗桥、贺胜桥、武昌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根据材料,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国共两党在北伐问题上意见一致,因而能够通力合作,进行正确的政治指导和军事指挥。两党能够发挥各自的专长,调动各自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竭智尽力。没有两党的团结合作,北伐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根本原因








材料二:在北伐军中,许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担任军事和政治的负责工作,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影响和鼓舞了广大官兵。叶挺独立团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觉悟程度特别高,战斗力特别强,担任北伐军先锋,一路夺关斩将,所向披靡,为北伐立下殊功。
根据材料,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
北伐官兵英勇作战,尤其以叶挺独立团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材料,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当时,吴佩孚主力在南口,两湖空虚。而孙传芳兵力分散,又在山东、江苏与奉军对峙,无力主动出击。北伐军集中兵力先取两湖,然后由粤、湘、鄂数路夹击孙传芳,这一战略决定完全正确。蒋介石、李宗仁等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在北伐中的正确指挥,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
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根据材料,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苏联派了大批军事、政治顾问,协助北伐军制订战略方针和政治工作制度,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1926年运来飞机、大炮、机枪、步枪等各种物资,仅步枪就有2万余支。
苏联的援助









血雨腥风








时间:1927年7月
地点:上海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P73第三目,解决以下问题,并在书中做好标注:
1、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为什么会发动政变?
2、国共合作开始破裂和全面破裂的标志?
3、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
6、南京国民政府如何统一全国?








(1)开始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全面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2、国共合作开始破裂和全面破裂的标志?








蒋介石发布查禁工人集会的命令,并逮捕、射杀革命进步人士。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3、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国民革命的目的是反帝反封建,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军队指挥权在国民党手中;共产党刚刚成立,力量不够;共产党缺乏经验。
5、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的征程。








6、南京国民政府如何统一全国?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祖国尚未统一
同学仍须努力
作为当代中学生,在实现祖国
统一大业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合作探究
情感升华
敬请指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