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1.
生活在晚清至民国时期
2.
曾经去国外学医
3.
学成归国后放弃了原来的事业
4.
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5.
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
猜猜他是谁?
孙中山
(1866——1925)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猜一猜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认识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学习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的革命奋斗精神。
说一说:孙中山
阅读P38和人物扫描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尊称为国父
早年人生经历
1866年出身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14岁到檀香山就读于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
18岁以后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医。
1892年(26岁)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探究一:结合p38人物扫描,阅读教材p39第一段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孙中山人生理想有何变化?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亦救人苦难术”,而且“行医最能为功于社会”…所以应该从医学着手实行救国的活动。
材料二:“我大学毕业之后,(1894年前后)即决计抛弃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
—孙中山《在香港大学的演说》
变化:从“医人”到“医国”
2、从材料三到材料四表明孙中山政治主张有何变化?
材料三: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四:“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孙中山《在檀香山戏院的演说》1903年
变化:从改革到革命
2、从医人到医国、从改革到革命(板书)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3、成立兴中会(板书)
时间:
地点:
宗旨:
号召:
檀香山
1894年11月
驱除鞑虏[dá
lǔ],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清朝统治者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4、领导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结果:
1895年
广州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陆皓东
孙中山
为共和革命而牺牲之第一人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1、背景(板书)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探究二:认真阅读课本p39-40,结合以下提示,归纳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1、找出宣传革命思想的人物和著作,他们的著作有何共同思想?
2、出现了一些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哪些?
3、谁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2、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1)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
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的建立
影响较大:
华兴会(长沙)
光复会(上海)
(3)领导基础:孙中山成为革命公认的领袖
3、中国同盟会成立
阅读教材p40-41,完成下列表格。
目的
时间
地点
政治纲领
领导机构
机关报
性
质
意
义
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日本东京
1905年8月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民报》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资产阶级革命有了统一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会徽
中国同盟会纲领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板书)
阅读教材p41和知识拓展,结合材料,完成课后活动2。
探究三
思考: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提到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对应的是三民主义的什么主义?完成连线题。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材料一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孙中山
材料二
孙中山说:在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连一连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补充和发展
推翻清王朝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4、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前提
核心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
“建立民国”即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
地位和作用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
——鲁迅
学习孙中山不屈不挠的革命奋斗精神,继承孙中山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努力奋斗。
本课小结
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医人
医国
改革
革命
成立
兴中会
成立
同盟会
提出
三民主义
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是
(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2.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C
C
3.1905年8月,日本东京一位记者报道了一个中国政党成立的会议,他报道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
)
A.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B.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C.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
D.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
4.阅读下列材料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请回答:
(1)“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三民主义”的是谁提出的?有什么作用?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
作业
名称
时间
地点
口号(或纲领)
性质
兴中会
中国
同盟会
1.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
2.各抒已见——你眼中的孙中山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