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的基本历程,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依法治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重大意义。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
(1)时间:20世纪50年代。
(2)表现: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2.奠基
(1)表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2)影响: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3.形成
(1)成就
①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2)影响: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4.发展
(1)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2)措施
①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3)成就: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4)意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5.完善
(1)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2)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3)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4)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5)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6)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知识点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百废待兴、物质匮乏。
(2)内容: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3)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孟泰、时传祥,“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
(4)意义: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后
(1)背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②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③1994年,中共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④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出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国的治国方针
这一治国方针是怎样逐步确立的?
提示: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
“法制”与“法治”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中国目前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
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不同程度地规定和影响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二者相互依赖,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宪法为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作了哪些规定?
提示:规定:坚持主权在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接受群众监督。
2.论证观点 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草案)〉的说明》(2020年5月22日)
“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结合英美和中国的法治进程及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英国《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议会至上的原则,制约国王的权力。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部门的制约关系,体现了“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得到平等保护的法典,因此体现了“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素养形成·······························································
我国依法治国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1.背景
(1)历史教训:依法治国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
(2)发展需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特点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
(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经济根基、目的追求和根本任务。
(3)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力量、必要条件和成败关键。
(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
3.意义
(1)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
(2)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一 王进喜说,党把我们当主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被动地干活。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参加会战,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
——摘编自《这些年我们一起崇拜过的劳模》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人精神”的主要内容。
提示: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等。
2.论证观点 新时期时代先锋精神
材料二 这次受到表彰的改革先锋,为推动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发挥了突出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改革方向;他们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奋斗在改革开放一线,引领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变革,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风优良,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
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新时期改革先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请结合材料二论证说明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新时期的改革先锋都坚持正确的立场,大胆创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秀的个人品质,拥护改革,奋斗在改革开放第一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推动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由此可知“新时期改革先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素养形成·······························································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概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2.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3.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4.作用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为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4)它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
(5)它有利于形成尊重公民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1.下图所示的中国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由下列哪部文献正式确立(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根据材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C项;依据材料可知,这是新中国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与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关,A项错误;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项错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之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D项错误。]
2.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A.人民民主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国民平等原则
D.依法治国原则
D [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强调应坚持加强法制建设,抛弃“人治”,体现的是依法治国原则,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
A.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B.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
C.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
B [“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是在20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从材料“‘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的理念得到贯彻,故选B项;思想路线拨乱反正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C项;实现国家管理有法可依,应该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表现,排除D项。]
4.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长征精神
B.无私奉献精神
C.大庆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故选B项;A项与三者都没有关系;C项只与王进喜有关;D项只与邓稼先有关。]
5.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
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
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A [根据材料可知,人民群众崇德向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A项符合题意。]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信息,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的重大变化,并简述其影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图片的信息直接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受到严重的人身迫害,据此回答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从法律建设的角度回答。
[答案] (1)成就: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建立起新型的人民民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2)背景:“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陷入大动荡。问题: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3)史实:颁布1982年宪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影响: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了解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争论,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德治与法治之争对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的影响。2.梳理古代社会有关法律和教化的统治措施,构建“时空观念”,认识法律和教化对加强统治的作用。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宋以后理学以乡约的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的意义,从“家国情怀”角度感知乡约、族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早期社会治理思想
(1)夏商: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东周社会治理思想
(1)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2)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3.先秦时期的法治思想
(1)《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2)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铸刑书”。
4.德治与法治之争
(1)表现: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学派
主张
代表
思想
儒家
人性善,主张德治
孔子
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
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
人性恶,主张法治
商鞅
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韩非
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评价
①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3)结果: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法律
(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法律
(1)特点:律令儒家化。
(2)表现
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法律
(1)唐朝的法治
演变
①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②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
特点
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影响
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2)唐朝的礼治
①内容: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分吉、宾、军、嘉、凶五礼。
②地位: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③影响: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知识点三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演变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宋邢统》《天圣令》。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基层教化
(1)理学兴起
①背景: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②传播:控制教育与科举,通过授徒、书院讲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2)乡约教化
①创立: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发展: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延续:清朝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敬天保民
“敬天保民”是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其内涵认为“上天”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孔子“仁”与孟子“仁政”的区别
(1)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爱人”。
(2)孟子从孔子的“仁”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以德治国”的继承与发展。
法家的法治与依法治国
(1)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中央集权,刑律成为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2)依法治国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秦汉时期的“律”与“令”
“律”是经国家有关机构制定的比较成熟的并以国家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令”是根据统治形势的需要,经过一定的议定程序后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其主要是对“律”或对现有的“令”起补充作用。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右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法律的封面。这一法律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律”与“例”的关系
“例”是“律”的补充,同“律”一样,也是审理案件、定罪量刑的依据。不同在于,“律”的纂修比较慎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例”则因时制宜,随时增删和修改,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法律形式。“例”的数量多于律条。在司法实践中,“例”的法律效用大于律,成为统治者实行司法专横、鱼肉百姓的工具。
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卷十一《家范》载:“凡女子及笄,须于十六岁以下先令讲读孝经、列女传、小学,能知大义,方可举行。”
这反映了宋代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什么特点?
提示:程朱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孔子的德治思想
材料一 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
提示:理念:为政以德;为国以礼。理由:道德和政治密不可分;政治具有道德的意蕴;礼的力量。
2.论证观点 对诸子百家的评价
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使人俭而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司马谈认为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论证。
提示:司马谈的观点是正确的。法家严刑峻法,轻罪重罚,专任刑罚、忽视教化。但对于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有重大作用。同时,重法治、奖耕战、中央集权,对于摧毁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加速秦国统一进程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素养形成·······························································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的不同
项目
德治
法治
哲学基础
源自儒家思想,以“仁”为基础
源自道家思想,以“道”为基础
政治思想
“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人性论
性本善
性本恶
统治方法
重视统治者的教化和道德
君主应当实现专制,提倡法、术、势
历史观
违背时代发展趋势
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耕战思想
将社会各阶层划分为士农工商
主张重农抑商,重本抑末
战争观
反对不义之战,希望实现礼治
主张武力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的法律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韩非的法治思想
材料一 韩非主张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法治思想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提示:观点: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专制统治;法由君主制定;君主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
2.论证观点 秦朝的法律
材料二 “或盗采人桑叶,臧(赃)不盈一钱,可(何)论?赀徭三旬。”“五人盗,臧(赃)一钱以上,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甲盗,臧(赃)直千钱,乙智(知)其盗,受分臧(赃)不盈一钱,问乙可(何)论?同论。”“夫盗三百钱,告妻,妻与共饮食之,可(何)以论妻?非前谋也,当为收;其前谋,同罪。”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保障人民权利的‘民法’一说,而老百姓对此则唯恐避之不及”。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论证。
提示:这种观点具有合理性。古代中国的法律是统治者的命令,是统治集团意志的体现,其目的在于统治的长治久安,因此很多王朝采取了轻罪重罚、严刑酷法的治理模式,如秦律的种种规定,而对于百姓的个人权利却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因此老百姓对此则唯恐避之不及。
■素养形成·······························································
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
1.国家主义: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的统治,奴隶社会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
2.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
3.德主刑辅: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
4.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
5.以法治吏: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全面认识以礼入法
1.进步性
(1)推动了封建法律秩序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维护了皇权和封建等级特权。
(2)维护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2.局限性
(1)以礼入法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背离了法律原则,定罪量刑有失公正客观。
(2)儒法结合重在礼法合一,纳礼入律,法律与道德礼仪高度混淆,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
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B [根据材料可知,周人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因此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反映了周代的德治思想,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分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周代的德治思想,无法体现天子权力下降,排除C项;材料“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统治者仍然重视“天命”,无法体现“对天的认识理性化”,排除D项。]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提出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是( )
A.法治
B.专制统治
C.德治
D.无为而治
C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中,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实行“施仁政于民”,二者都强调统治者要施行德治,故选C项;A、B两项是法家的思想主张,D项属于道家的思想主张,均排除。]
3.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
A.“天人感应”
B.礼法结合
C.“三教合一”
D.伦理道德
B [根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知,材料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比作昏晓阳秋,相互结合,B项正确;“天人感应”是指天意和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A项排除;“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佛教三者之间的融合,C项排除;伦理道德只是《唐律疏议》强调的一个方面内容,D项排除。]
4.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其中心内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据此可知( )
A.宋代出现儒释道合流的趋势
B.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宋代乡村治理模式走向成熟
D.乡约削弱了乡村宗族势力
B [由材料“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可知宋代《吕氏乡约》注重道德、礼俗和互助,这说明其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儒家重德,没有体现道家思想特点,也没有体现佛教教义,A项排除;《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不能由此得出乡村治理模式走向成熟的结论,C项排除;乡约可以规范宗族子弟,加强了乡村宗族势力,D项排除。]
5.明王朝颁布的《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这一规定意在( )
A.维护君主统治
B.保证社会稳定
C.协调君臣关系
D.突出法律权威
A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这些都可以威胁皇帝的统治,故这一规定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君主统治,故选A项;“保证社会稳定”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协调君臣关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君主权威,而不是法律权威,排除D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可得出从现实需要出发的改革特点;从三国魏初沿用770余万字的秦汉旧律到魏晋时共27
600字,删繁就简;根据材料“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可得出刑法与行政法分离,突出伦理犯罪的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可得出儒教经典开始影响法律的实施;根据材料“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可得出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的解释;根据材料“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可得出儒学理念法制化。
[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教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一、中国历代法律与教化的演变
1.法律
(1)古代
①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特别突出,其具体体现在儒法之争,但最终法家思想因更切合社会现实而受君主们青睐。
②秦汉至隋唐:统治者重视法律,但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律令儒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③宋元至明清:宋明法律以唐律为蓝本,明清法律重视“例”。
(2)现代
①从新中国诞生到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年代,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令,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②“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批基本法律得以制定和实施。
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被写入宪法。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⑤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更高发展阶段。
2.教化
(1)古代
①先秦:儒家认为“礼”可以治国,主张用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②秦汉至隋唐:统治者重视“孝”和家训,提倡礼制和基层教化。
③宋元至明清: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中,乡约是进行教化的基本载体,明清的乡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2)现代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政治氛围、行动准则和新型人际关系。
②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主流精神文明口号。20世纪90年代后,爱国主义和以德治国成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中共十八大以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成就
1.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2.推动政治生活的法制化: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正式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进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3.依法执政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现行宪法的基础上,国家又相继制定了四个宪法修正案,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方面和重大问题。
5.人权得到可靠的法律保障: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6.促进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7.行政和司法水平的不断提高:确立了依法行政原则、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8.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监督合力和实效不断增强。课后素养落实(九)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其中的十个法表主要是由贵族编订的并为其利益服务,在引起平民强烈不满后,才增编两表,虽然《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撰却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是因为( )
A.是在平民主导下诞生的
B.奠定了“万民法”基础
C.体现了罗马公民的意志
D.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与曲解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因此是平民的胜利,故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斗争的情况下产生的,并不是平民主导的,故A项错误;奠定了“万民法”基础的是公民法,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实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
2.在征服罗马之后,中世纪的各个日耳曼王国就将各自部落的习惯,借助罗马法的某些术语,并吸收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编纂为成文法典。这说明( )
A.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B.罗马法的适用地域和对象不断扩大
C.罗马法促进了其他民族法文化的发展
D.罗马法具有超越民族的高度稳定性
C [根据材料“日耳曼王国就将各自部落的习惯,借助罗马法的某些术语,并吸收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编纂为成文法典”可知,罗马法对日耳曼王国的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故选C项;材料中未提到“近代资产阶级法学”,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
3.西方有两大法律体系:一支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另一支是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的英美法系。罗马法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公元1—3世纪;英美法系则形成于18世纪。关于这两大法系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性法律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伴随着领土扩张和军事征服
B.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严格的成文法和先进的理念
D.系统的法律体系和深邃的思想
A [公元1—3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法律不断完善,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英美法系形成,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罗马法形成的条件,排除;英美法系不采取成文法,排除C项;公元1—3世纪的罗马法还没有成为系统的法律体系,排除D项。]
4.《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
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
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C.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
D.两部法律都属于大陆法系
A [两部法律都保护私有财产,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本质上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B、D两项说法正确,但只是对二者相同点的表面概括,没有反映其本质,排除;资产阶级不是直接“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C项错误。]
5.漫画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评议的艺术。仔细观察下面漫画信息,它意在说明( )
A.邦联制下美国政治窘境
B.联邦宪法导致弊端丛生
C.分权制衡影响政府决策
D.三权分立破坏政治民主
C [漫画反映的是政府决策受到三权分立的影响,也就是政府决策受到分权制衡的影响,故选C项;三权分立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体制,不是邦联制,排除A项;联邦宪法存在弊端,而不是联邦宪法导致弊端丛生,排除B项;三权分立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排除D项。]
6.“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有可能滥用职权”,“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为了最有效地避免总统滥用职权,美国制定并颁布了1787年宪法制约其权力,确立了( )
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B.民主选举国会议员的原则
C.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原则
D.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三权分立限制总统权力滥用,A项正确;B项体现的是国会的组建原则,与限制总统权力无关,排除;“两党轮流执政”与限制总统权力无关,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7.“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第7条)”,“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第8条)”。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的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 )
A.主权在民原则
B.分权与制衡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人权法治原则
C [由材料“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推定为无罪”可知C项符合题意。]
8.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说明( )
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B.中世纪欧洲教会控制一切
C.宗教活动需要国君的认可
D.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
B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而且又是站在教皇的角度,因此应是强调教会的权力,王权也在教权之下,故选B项。]
9.“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这段话旨在( )
A.否定神的重要性
B.肯定信仰的权威
C.抨击专制制度
D.强调“道”的重要性
B [材料“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即强调对上帝信仰的重要性,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排除;C、D两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0.德国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
A.否定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
B.永生与永罚等都是教会决定的
C.肯定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D.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 [根据材料可知,德国宗教改革家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反对灵魂得救必须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反对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选D项;材料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只是否定了教皇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强调永生与永罚等不能由教会决定,排除B项;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的幸福,排除C项。]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1世纪末,在意大利偶然发现了《民法大全》的真本,才把沉寂已久的罗马法再次捧上了历史舞台。……当时意大利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罗马法的内容远比当时日耳曼国家的习惯法和封建地方法更适合作为现成准则。其次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平等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教权和皇权冲突的加剧也为罗马法的复兴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整理自何勤华《西方法学史纲》等
材料二 西欧各国自罗马帝国瓦解和罗马法失效之后,日耳曼各民族各部落均扶其地方的习惯法以为治,而全欧法律种类之多,以千百计。那时只法国一国的民法便有数百种之多。伏尔泰曾讥笑说过:旅行法国者改遵法律次数之多,犹如其换马匹一样。但自拿破仑用整部的法典统一了法国的民法之后,各国才感觉到法律统一之可能。《拿破仑法典》同时还供给它们一个极好的楷模。19世纪各国建立的民法典,我们可以说,它们几乎没有一个是不曾受过《拿破仑法典》之影响的。
——摘自梅汝璈《〈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1世纪末在欧洲“罗马法的复兴”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法典》颁布对欧洲国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在意大利偶然发现了《民法大全》的真本,才把沉寂已久的罗马法再次捧上了历史舞台”“当时意大利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其次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平等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教权和皇权冲突的加剧也为罗马法的复兴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同时还供给它们一个极好的楷模”和所学知识从巩固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制度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历史条件:《民法大全》真本的偶然发现;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罗马法拥有的自然法(或理性、平等观念)精神;教权与皇权的冲突;罗马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2)积极影响:把法国大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把法国大革命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为欧洲国家的法律统一提供了可能;为欧洲各国法典编纂树立了楷模(或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经典)。
12.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其条款适用于罗马各个历史时期
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内容完善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D.获得了罗马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B [根据材料“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成文法的开端,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十二铜表法》的条款适用于罗马各个历史时期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十二铜表法》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C项错误;D项说法明显具有绝对性,不符合题意,排除。]
13.(2020·浙江卷)西塞罗在谈及罗马法时指出:“我们出生是为了正义,法不是基于人们的意见,而是基于自然……人类不存在任何差异。如果存在差异,那么单独一个定义便不可能界定所有的人。那独一无二的、使我们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理性……毫无疑问是大家共同具有的。……自然这样创造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共同分配和共同享受法。”由自然法体系出发,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
①人生而平等 ②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③人人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④以法律科学和各种具体法为指导原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塞罗的法学思想蕴含了自由、平等、理性等原则,是罗马法学达到一定历史高度的标志和产物,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塞罗所倡导的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由此可知,④错误,排除含有④的A、D两项;人生而平等是自然法的内涵之一,B项漏选了①,排除。]
14.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 )
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
B.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
C.地理环境决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
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发展为成文法,而英国不是成文法的国家,因此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故选B项,排除A项;地理环境只是起了重要的作用,C项说法有误,排除;材料讲的是罗马法的影响,并没有体现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排除D项。]
1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00年后,欧洲大陆的法国颁布了另一部文献,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欧洲。这两部法律文献分别是( )
A.《权利法案》《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C.《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民法典》
A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是《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故选A项。]
16.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几乎成为欧洲社会各界普遍的要求。这表明宗教改革时期( )
A.阶级对立十分严重
B.婚姻以尊重伦理为准绳
C.新旧教会逐渐合流
D.人性自由受到沉重打击
B [根据材料“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可知,宗教改革时期婚姻以尊重伦理为准绳,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阶级对立和新旧教会的合流,排除A、C两项;要求“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并不代表人性自由受到沉重打击,排除D项。]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2年到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引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实施。《查士丁尼法典》(即《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三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有何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罗马法还有何局限性。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成文法的形式、贵族与平民的关系等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一“铸造十二块铜牌”、材料二“《查士丁尼法典》(即《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律形式、法律适用范围、《民法大全》的意义等方面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法律渊源、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等方面分析罗马法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有何重要影响。再从法律性质、阶级与性别不平等等方面回答罗马法还有何局限性。
[答案] (1)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中第一部成文法的诞生;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平民利益得到保障。
(2)形成: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发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完善:《民法大全》使得罗马法得以系统化和法典化。
(3)重要影响:极大地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帝国时代君权至上;男女不平等。
1/9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梳理罗马法、中古时期法律、《权利法案》《法国民法典》等法律的发展历程,构建“时空观念”,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2.了解法律和教化在西方发展的史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知法律和教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渊源
(1)《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②颁布: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2)《罗马民法大全》
①背景: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②颁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③影响: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发展
(1)中世纪法律
①“日耳曼法”: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的成文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②教会法: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③罗马法: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2)英美法系
①背景:11世纪,诺曼王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②形成: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这就是普通法。
③发展: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④完善:“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⑤影响: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3)大陆法系
背景
13世纪以后,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形成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法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
影响
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知识点二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特征
方面
特点
表现
权力结构
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1)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议会制定(2)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法律内容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注重保护个人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司法实践
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1)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2)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2.局限
(1)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
(2)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
知识点三 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中世纪的基督教
(1)基督教的发展: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基督教。
(2)基督教的教化
①教士们搜集和抄录经典,保存古典文化,宣讲教义。
②开办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④教会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的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
(3)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2.新教的崛起
(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2)主张
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
②新教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
《十二铜表法》的本质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但其在本质上不是保护平民的利益,而是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如法典明文规定,债务人若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交付法庭判决,直到给其戴上手铐、甚至将其杀害或卖为奴隶为止。
英美法系的形成
如果说古代中世纪的法学家们经过他们的努力使罗马法为人类民法的系统化、法典化铺垫了良好的历史基础,那么,近代法国资产阶级则将这种努力直接变成了成功的果实。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诞生,成为人类民法史上一位备受瞩目的“骄子”,也使法国成为大陆法系的创始国和重要代表。
——叶秋华《西方民法史上的
“骄子”——论〈法国民法典〉
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解读:罗马法是孕育《法国民法典》的摇篮,使法国成为大陆法系的创始国和重要代表,罗马法学思想丰富了法国的政治思想,成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美国三权分立原则
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恢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
材料体现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提示:破除了教会的权威,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特征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罗马法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变化发展了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求产生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法律上层建筑,急需有新的“私法”(即民法)来调整层出不穷的民事法律关系。而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
——李雅书、杨共乐《古代罗马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渊源的原因。
提示:罗马法作为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恰好适应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且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缓和社会矛盾,因而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立法的法律依据。
2.论证观点 英国法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英国法不仅适应了英国中世纪的社会发展,渡过了各种难关,而且经受住了社会现代化的冲击,在没有出现历史断裂的情形下,得以延续下来,并在当代保持了强健的生命力。究其主要原因,这不仅源于英国现代化过程中“光荣革命”的改良性质,而且得益于英国法适应现代变革的内在张力,在英国,法律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法律的统一,主要得益于法院司法活动,而政治管理和统一则主要借助于法律的机制得以实现。
——《比较法律文化视域的英美法》
美国学者阿里尔·杜兰特夫妇在《历史的教训》中认为“个人的明智,来自他记忆的连续性,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请结合材料二及英国法律体系及政体特征论述。
提示:这种观点具有合理性。英国法的演进具有连续性,因此适应了现代化的冲击,渡过各种难关。而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现代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也是历史上君主制的某种延续。究其原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英国法的特征密不可分,对于传统的延续,有利于改革,保障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素养形成·······························································
一、近代西方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1.强调依法统治。把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主要方法,主张一切个人或机构都处在法律之下,受事先制定的法律规则的统治和约束。
2.强调法律自治。即法律与道德和宗教等手段相分离,取得独立性却又与其他调控手段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3.强调人人平等。即形式的平等,反对旨在追求结果平等或限制实际不平等的措施。
4.主张司法独立。在司法中,强调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反对掺入具有价值意向的道义原则等。
5.维护个人自由。坚持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区分,维护作为私域的空间,以使个人不受政府、团体或他人的非法干预。
6.主张法律稳定。反对朝令夕改。坚持法律的公开性和明确性,反对以秘密法律不教而诛,反对制定模棱两可的法律并随意解释。
二、认识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
历史渊源
大陆法系是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大陆法系不仅继承了罗马法成文法典的传统,而且采纳了罗马法的体系、概念和术语
法律形式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不存在判例法,对重要的部门法制定了法典,并辅之以单行法规,构成较为完整的成文法体系
法律分类
大陆法系强调公法与私法的基本划分。一般将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称为公法,而民法和商法则被视为典型的私法
法官作用
大陆法系要求法官遵从法律明文办理案件,没有立法权
推理形式
采取演绎法,法官的作用在于从现存的法律规定中找到适用的法律条款,将其与事实相联系,推论出必然的结果
基督教伦理与教化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基督教的伦理
材料一 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并无区别,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既然救恩已经为上帝所预定,基督徒的商人或资本家就不再需要为他们个人的救恩而担心惧怕,只要财富是用正当手段获得,而又不是被浪费挥霍掉,资本的积累就不再有道德上的困难。
——摘编自基甸《宗教改革思潮对
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
指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提示:观点:只要信仰即可得救(或因信称义)。
根本原因: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明显发展,但仍受天主教会黑暗统治的束缚。
2.论证观点 基督教的教化
材料二 在思想方面,基督教有一整套的教规来规范和约束教徒的言行举止,还有一系列的教义——“三位一体论”、信原罪、信救赎、因信称义说、信来世等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以此来巩固基督教的不倒地位,为基督教的合理存在提供理论的支持,将与教人员置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上,以一种神论来麻痹人们的思想,达到一种愚民的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向人们搜刮钱财。在文化方面,基督教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受到极大的破坏。
——吴丽红《浅谈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西欧中世纪就是基督教一统天下的中世纪”,结合材料二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范围极广,渗透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都受教会的控制,普通人终其一生,生老病死都和教会息息相关。教会通过一整套神学教义来禁锢人的头脑,通过种种手段和途径来控制教徒的人身。在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有人认为西欧中世纪就是基督教的中世纪。
■素养形成·······························································
基督教伦理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世俗化的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新教伦理主张合理的追求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对基督教思想并非彻底批判与全盘否定,而是既有扬弃又有利用,如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等,都是与基督教教义相悖的。
3.对西方宪政。西方宪政理论源于基督教文化。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西方社会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路德教认为,个人有一种通过运用其意志来改变自然和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的权利,这种新教的个人观念成为近代财产法和契约法的核心。
1.《十二铜表法》中有继承法的内容,并确认以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律关系以血亲为基础
B.注重规范公民的言行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尊重公民的个人权利
C [材料“并确认以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体现的是对个人财产所有权的保护,这说明当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法律关系以血亲为基础,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公民的言行,B项排除;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2.1215年6月,在强大的压力下,英王约翰在兰尼米德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被后世誉为“现代社会法律体系根基”。这是因为《大宪章》( )
A.迫于压力而签署
B.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D [《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在法律层面上对君权进行了限制,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错误;13世纪初的英国处在封建王朝统治下,国王和贵族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故B项错误;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故C项错误。]
3.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成立法兰西帝国
B.颁布1875年宪法
C.颁布《法国民法典》
D.召开三级会议
C [拿破仑在法律方面颁布民法典,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以法律条文形式确定下来,打击封建势力,保护资本主义势力,并且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广泛传播,故选C项。]
4.麦迪逊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达成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当时这种平衡机制主要表现在(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总统和军队之间 ③立法、行政、司法部门之间 ④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根据材料“美国1787年宪法”“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域平衡指的是联邦和州之间的平衡,体制平衡指的是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权的制约与平衡,故①③正确,选B项。]
5.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C [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教皇以此来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显然是打击了教皇的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不可能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扩大基督教会影响的信息,故D项错误。]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希腊与罗马对“法律”的理解各有造诣,也各不相同。古希腊人迫切地想要探寻这一特殊的具有标识性的规则从哪儿来,它是否代表着正义等较为抽象的问题,以此不断地为城邦注入精神食粮。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更注重法律理论的实际运用,它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希腊人与罗马人形成了不同法律观的根源在于:希腊人更乐意去捕捉这个世界,去捕捉人性当中最有灵性的东西。法律规则总有穷尽的那一天,他们认为这或许比单纯去应付规则更富有存在感。
——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第二版)
材料二 不论两者的“思想”仅是针对某种刺激的单纯反映,还是运用理性提升后的理解与解释,思想家们对正义、国家、民主、法治概念的规定,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理论体系的构建对欧洲中世纪、近代及现代的政治思想面貌都有重大的影响,都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杨曦、张国正《古代中国政治
思想和古希腊、古罗马政治思想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思想的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与古罗马在法制建设中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律思想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人迫切地想要探寻这一特殊的具有标识性的规则从哪儿来,它是否代表着正义等较为抽象的问题,以此不断地为城邦注入精神食粮”“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更注重法律理论的实际运用”“希腊人更乐意去捕捉这个世界,去捕捉人性当中最有灵性的东西”“它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等信息回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法律成就主要体现在陪审法庭的建立;古罗马的法律成就主要体现为罗马法的发展。第(3)问,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律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确立民主与法治等原则。
[答案] (1)不同:古希腊的法律思想源于对哲学的思考,古罗马的法律思想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古希腊的法律思想源于对人性的思考,古罗马思想立足于现实的发展。
(2)成就:古希腊,创立陪审法庭制度,将司法纳入公民监督的范畴;古罗马,将习惯法发展为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3)影响:古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古希腊、古罗马对正义、国家、民主和法治的规定,对中世纪及现代的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后素养落实(十)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1.与西方资本主义宪法相比较,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出了明确而坚定的方向性。这里的“方向性”是指( )
A.封建主义
B.民族主义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C [1954年宪法的两大原则是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故A、B、D三项均错误;社会主义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之一,故C项正确。]
2.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C [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B项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项。]
3.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某一历史时期曾经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历史时期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故选D项。]
4.下表中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 )
文献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
B.确立“依法治国”理念
C.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
D.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
D [从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82年宪法的修订,中国在一步一步地推动民主法制的完善,故选D项。]
5.从以下1978-2008年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等数量统计表中可知,此时( )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
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
229部
682部
7
000余件
600余部
200余部
A.人民法律意识提高
B.法制建设成就巨大
C.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D.基层民主政治扩大
B [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后,我国各项法律、法规数量众多,表明各项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故选B项;表格数据没有反映“人民法律意识”的信息,排除A项;表格数据无法体现“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排除C项;表格数据不能体现基层民主政治,排除D项。]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治理应该( )
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C.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D.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国
B [材料“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体现的是法治与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
7.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
A.上甘岭战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
D.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
B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兰考带病治风沙,体现了共产党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故选B项。]
8.自1979年9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来,人民群众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例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全民文明礼貌月、“五个一工程”、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村镇等活动。这些活动( )
A.提高了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B.同人民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C.改善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D.与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相互促进
B [“五讲四美三热爱”、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创建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环境的好转,这些活动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故B项正确。]
9.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
A.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成就
B.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实践
C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关系实现变革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D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多个领域的成就,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D项正确;A项说法属于其中一个方面,排除;大庆精神是改革开放前的史实,B项说法片面,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生产关系实现变革,C项错误。]
10.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贺信中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
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D [根据材料“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等信息可知,坚定文化自信应该做到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D项正确;A项对文化自信的理解过于片面,B项夸大了甲骨文研究的地位,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张澜在政协上的讲话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及的法律分别有何特点?试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回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从材料一到材料四,反映了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可知君权至上。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主权在民。第二小问,可从它的性质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来阐述。第(2)问,根据材料三“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可概括出它的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第(3)问,注意从国家主权和治国标准变化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 (1)材料一特点:君权至上;材料二特点:主权在民。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3)从专制向民主发展;从人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从人治到法治。
12.1954年宪法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
A.规定的国家国体和政体的不同
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C.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D.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同
C [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两大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故选C项。]
1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D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还面临诸多问题,国家的法律建设才起步,不可能有法可依,故排除A项;“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可得出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表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D项正确。]
14.下表反映了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情况(单位:件)。这反映了我国( )
时间
法律
法律文件的决定
合计
第五届人大(1978年2月—1983年6月)
41
19
60
第六届人大(1983年6月—1988年3月)
47
16
63
第七届人大(1988年3月—1993年3月)
60
27
87
第八届人大(1993年3月—1998年3月)
85
32
117
第九届人大(1998年3月—2003年3月)
20
12
32
总计
253
106
359
A.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
B.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整
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
D.将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宪法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法律文件越来越多,体现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C项正确;“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在材料中未体现,A项错误;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较为完善,B项错误;D项仅是单独的一次立法行为,无法体现材料主旨,排除。]
15.(2020·海南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其中,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 )
A.一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六十年代
D.七八十年代
C [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20世纪60年代初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石油大会战,结束了中国人依赖洋油的日子,集中体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故选C项。]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B.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C.只有依靠宪法才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相融合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这一变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融合,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年宪法修改草案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突出明确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材料二 “八二年宪法”颁行以来,“修宪”与社会发展同行。
1988年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
1993年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宪法
——摘编自《1954年以后我国宪法的修改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2年宪法继承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分别指什么?并概括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改革开放新阶段,我国对所有制结构有何新认识?并概述1993年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意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一“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1997年中共十五大内容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信息可得出,确保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从法律上保障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并将“依法治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答案] (1)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意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2)新认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1993年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保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从法律上保障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并将“依法治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的确定下来。
1/8课后素养落实(八)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思想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C [根据材料“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知,先秦时期敬天保民的思想观念逐渐萌发,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神权统治的思想,而是人民的意志,排除A项;先秦时期统治阶层内部等级森严,排除B项;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是在西汉时期,排除D项。]
2.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
类别
天子的王城
诸侯的国都
卿大夫的采邑
城墙面积
九雉(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七雉
五雉
南北向道路宽度
九轨(九辆车的宽度)
七轨
五轨
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B.建筑等级突出礼制观念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B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城墙面积和南北向道路宽度体现了等级划分,突出了礼制观念,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材料中不能体现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排除D项。]
3.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治国政策,以取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 )
A.集权行政体制建立
B.“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
B [材料强调的是“法令至行”“以取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即要用法治来取代原来的礼治,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集权行政体制的问题,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郡县制,C项排除;商鞅治国并非立足普通民众利益,D项排除。]
4.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 [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根深蒂固;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与宗族利益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得到强化,故答案选择D项。]
5.据记载,汉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成帝“壮好经书,博览古今”;光武帝“受《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这说明( )
A.儒学对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
B.儒学复兴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儒家经典成为帝王治国依据
D.儒家纲常提升了君主治国能力
A [宣帝、成帝、光武帝和明帝都对儒家思想较为感兴趣,说明儒学对统治者治国理政产生影响,故选A项;统治者熟悉儒学不能体现维护国家统一,排除B项;题干表明儒学对统治者有影响,不能体现成为帝王治国依据,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儒学对君主治国的影响,体现不了提升君主治国能力,排除D项。]
6.《唐律疏议》是我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德本刑用”、以礼为纲是其立法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唐朝( )
A.完成专制向法治转型
B.推崇仁政而排斥法治
C.重视法治与教化相济
D.主张法本而以礼辅之
C [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罚是行政教化的表现,重视法治与教化,以稳固统治,故选C项;“德本刑用”“以礼为纲”等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法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重视法治与教化,而不是推崇仁政而排斥法治,排除B项;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罚是行政教化的表现,不是主张法本而以礼辅之,排除D项。]
7.《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 )
A.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
B.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
C.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
D.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
A [由题干“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可知,唐政府注重廉政制度建设,故选A项;B、C两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D项说法不正确,唐朝的繁荣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8.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C [儒家学者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但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儒家学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知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故C项正确;“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9.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
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
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 )
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
B.使儒、法思想走向合流
C.促进了程朱理学新发展
D.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A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官办社学占主导地位,其教授内容为国家律令和儒家伦理孝道等著作,这种社学有利于加强教化,稳定统治,A项正确;董仲舒吸收先秦儒家思想,并结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思想创立汉代新儒学,实现了儒法合流,B项排除;理学的新发展在材料中没有提及,C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排除D项。]
10.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材料说明( )
A.清代重视基层教化与文化发展
B.中国清代乡村实行宗族自治
C.清代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A [古代乡绅是地方管理的核心,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礼让风行”说明清代政府重视文化建设,故选A项;古代皇权不下县,实行的是乡绅治理,而不是宗族自治,B项错误;地方实行乡绅治理,并不是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政府对于地方治理的措施,并不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受到冲击,D项错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礼记·中庸》
材料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 “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
——《孔子家语·刑政》
材料四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
——《韩非子·五蠹》
材料五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
——《韩非子·王道》
(1)归纳材料一、二、三中儒家的治国思想。
(2)根据材料四、五总结韩非的治国理念。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儒家和法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材料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材料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综合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四“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材料五“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概括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四“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材料三“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可知儒家与法家都强调礼法并用;两者的不同在于礼与法的先后关系,儒家提倡先礼后法,法家提倡以法为主,以礼为辅。
[答案] (1)①材料一:政事的兴衰,取决于统治者是否贤明。②材料二:儒家在治国理念上主张仁政或德政,强调用道德教化去治理百姓。③材料三:孔子主张先礼后刑。
(2)强调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同时也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
(3)同:都强调礼法并用。异:儒家先礼后法,以礼为核心;法家以法为主,辅之以礼。
12.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成不可测”的秘密法。下面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 )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A [题干涉及有关法律的内容。子产“铸刑书”揭开了法律的神秘面纱,让人们清楚法律的内容,这就增加了法律公平性。A项的意思为不管远近亲疏和出身的高低,在法律面前都一视同仁,故正确;B项说明大自然是有规律的,与题意不符;C项与礼制有关,不符合题意;D项涉及臣子对君主的态度,不符合题意。]
13.西汉晚期的一部小学教科书《急救篇》中说做官为吏必读典籍的次序是:《诗经》《孝经》《论语》《春秋》《尚书》《律令文》。这反映了当时做官之道是( )
A.德治在前,刑治在后
B.刑治在前,德治在后
C.崇儒抑法,摒弃刑罚
D.崇尚儒法,抑制道家
A [根据材料可知,做官为吏必读典籍的次序是:《诗经》《孝经》《论语》《春秋》《尚书》《律令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经》等典籍都属于儒家经典,体现德治特点,《律令文》体现刑治特点,这反映了当时做官之道是德治在前,刑治在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刑治在前,德治在后,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说明崇儒抑法,摒弃刑罚,故C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抑制道家,故D项排除。]
14.《唐律疏议·职制》载:“诸官有数,而署置过限及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三百,一人加一等,十人徒两年。”据此可知唐太宗( )
A以法制防止官员冗滥
B.任人唯贤以提高效能
C.以法制推进机构精简
D.惩治贪官以肃清吏治
C [材料“诸官有数”“不应置而置”说明唐代法律对各级官员的人数配置作了规定,这种以法定员的方式有利于规范官员的编制,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署置过限及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三百,一人加一等,十人徒两年”可知,对于配置官员过少也要受到惩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数量规定,而不是用人标准,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惩治贪官无关,排除D项。]
15.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A [“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表明汉代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所以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皆排除。]
16.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
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基层社会
C.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D.儒学丧失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A [乡约是利用理学思想教化乡民的工具,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由地方官推行,并把宣讲皇帝“圣谕”作为主要内容,这一变化说明皇权借助乡约向基层社会扩张,故A项正确。]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分析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知识进行概括。第(2)问,《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其实就是回答“致良知”的社会影响,就是回答每个人都有良知的话,社会风气也会好转,社会矛盾也会缓和,社会也会很好治理和安定团结稳定之类的内容。
[答案] (1)法制观念: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2)社会价值: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