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1 16:31:39

文档简介

课后素养落实(十三)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1.“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材料从什么方面说明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
A.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传统
B.汉族的经济发展优势
C.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
D.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经历
C [依据材料“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可知,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充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故C项正确。]
2.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政会选举条例》,不仅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年满十八周岁的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具体规定十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乡市参议员,一百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边区参议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制度构建提高执政能力
B.激发少数民族革命意识
C.抵制国民政府破坏民族团结
D.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根据材料“1941年”可知,这一做法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放宽少数民族居民参政的条件,目的是激发少数民族的革命意识,故选B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尚未成为执政党,不存在提高执政能力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是放宽少数民族居民参政的条件,吸引其积极参政,与民族团结无关,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3.毛泽东在1949年11月讲话中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  )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B.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
C.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D.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
C [材料“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表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故选C项;“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A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但是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排除B项;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在1947年建立的,排除D项。]
4.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A.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
 
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
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A [由材料可知,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权应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而实行,这说明现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制度,故选A项;B、C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民族区域自治不同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故D项错误。]
5.有同学在课外进一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归纳了以下表格,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
1941年5月1日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5年10月23日
中共中央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47年5月1日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9—1954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1955—1965年
先后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
A.反映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
B.表明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C.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D.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
A [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到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特点认识不断深化,采取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项对材料的解读不够准确,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表述不恰当,排除D项。]
6.据统计,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仅7
600余人,到2014年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10万余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70%。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推动了民族平等的实现
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D.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大业
A [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总数的多数,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与民族平等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与民族共同繁荣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与祖国统一无关,故D项错误。]
7.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删去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总原则,一些自治地方被取消。这说明(  )
A.当时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必要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遭到破坏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被彻底破坏
D.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遭到破坏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5年,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规章制度遭到破坏,材料则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遭到破坏,故选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故A项错误;“彻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经济方面的问题,排除D项。]
8.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A [民族自治区从中国历史出发,结合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设立,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济特区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选择具有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的地区,国家结合国内外实际给予特殊政策而设立,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别行政区是考虑到主权回归与港澳顺利过渡、和谐发展等目标均能实现的背景下设立的,也蕴含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故A项正确。]
9.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战胜国内外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表明(  )
A.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C.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我国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已经消除
B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重大成就,为我们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战胜国内外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这说明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B项正确;A、C两项不是材料表明的内容,D项表述错误。]
10.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将宪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
A.国家宪法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B.政府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
C.明确提出了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
D.以立法形式确保民族自治实施
B [由材料“将宪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可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故选B项;材料并未强调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民族平等与团结的原则在1954年宪法中就已明确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国在1954年就以立法形式确保了民族自治的实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六十四》
材料二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对于一贯积极主张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能够在基本法中鲜明地提出民族自治区域要对内实行各族居民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对外加入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和市场,并且提出促使少数民族吸收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张,不啻为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雍正帝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等信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回答。
[答案] (1)原因:土司残害所辖人民,扰乱地方秩序;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中央政令。
(2)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上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文化上有利于加强对多元一体文化的认同。
12.下图是内蒙银行发行的二百元面值的纸币的正面和反面,它的正上方是“内蒙银行”四个字,两侧是“内蒙各族县、公私款项通用”的字样,正下方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印”。反面是蒙文,币制200元和“1947”,这种纸币(  )
A.属于国民政府认可的法币
B.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
C.国民革命时期在全国流通
D.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B [民国三十六年是1947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乌兰夫领导组建内蒙古自治政府,被选为主席,其发行的纸币能够流通,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B项正确;内蒙银行发行的纸币不是法币,排除A项;国民革命在1927年就已经结束,排除C项;抗战在1945年就已经结束,排除D项。]
13.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在向政协代表作《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时提出:“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利。”这主要说明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A.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需要
B.是国情和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C.是中国革命长期实践的产物
D.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需要
A [根据材料“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并结合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形势可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需要,A项符合题意。]
14.“(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这里的“它”(  )
A.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
B.满足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愿望
C.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开创了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说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故C项正确。]
15.2001年,在根据宪法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时,特别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提法(  )
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
B.说明了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制度
C.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A [根据材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可知,这一提法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故选A项。]
16.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实行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根据材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故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实行,故A项排除;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不包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项排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C项排除。]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即已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此后分别在关中正宁县建立了回族自治乡,在城川建立了蒙古族自治区。
材料二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三 2019年7月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和田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汪洋讲话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新一轮对口援疆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极大地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锻炼了各级干部、密切了党和群众血肉联系,极大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积极作用。
(2)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有何突出变化?这些规定有何意义?
(3)结合材料三,说明在新形势下加大援疆力度,做好新疆工作的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时间“1938年”“1941年”可联想到全民族抗战,从少数民族入手对比政治地位的变化。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等信息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宪法的规定即意味着确立的角度分析。第(3)问,要提取材料三中援疆资金、人员、领域及影响等信息,从对新疆、对整个国家的意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积极作用: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抗日和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
(2)变化:强调了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意义:使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3)在新形势下加大援疆力度,做好新疆工作,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可以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和实现新疆人民的基本权益;有利于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9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1)特征:以陆路交通为主的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
(2)原因
①秦汉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的确立,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军事保证。
②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渐繁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为扩大对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表现
①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商路之一。
②东汉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
③166年大秦王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成为我国与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
④此外朝鲜、日本在这一时期也多次与我国往来。
2.第二阶段——隋唐时期
(1)特征: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繁盛与海上贸易的发展。
(2)原因
①隋唐时期结束了长期分裂,国力强盛。
②经济文化发达,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
③安史之乱后传统的陆路交通受到阻隔。
(3)表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4)影响:唐文化对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影响,“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开始形成。
3.第三阶段——宋元时期
(1)特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紧密和海上贸易繁荣。
(2)原因
①由于战乱频繁,丝绸之路时断时续,退居次要地位。
②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海上交通的发达占据主要地位。
③元朝疆域广大,横穿欧亚大陆的陆路交通畅通无阻。
④国内各政权独立地与周边国家发生各式各样的关系。
4.第四阶段——明清时期
(1)特征:对外关系由开放趋向闭关自守。
(2)原因
①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欧各国。
②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掠夺。
③封建统治阶级对外政策。
(3)表现
①中央政府和人民面临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殖民侵略的任务,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抗击沙俄等。
②友好的中外经济文化往来,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等。
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被称为“一大片”。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原因是中美仍处于对立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苏联在北方威胁中国的安全。
4.改革开放后:随着两极格局的逐渐瓦解以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中国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
5.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呼吁建立全球治理体系,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等等。
三、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关系
1.民族国家产生: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和法国通过革命建立民族国家,其他专制王权国家也逐渐转变成民族国家。
2.国际法
(1)奠基:1625年,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2)扩展: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
(3)破坏: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地破坏了国际法。
(4)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获得发展,其领域更为扩大。
3.外交制度
(1)建立:17世纪,欧洲国家为与他国保持长期稳定关系,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2)发展: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课后素养落实(十二)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促使其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
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说明教会的束缚已经完全被打破
C.民族语言的使用不利于国家认同
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
D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德文,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民族语言和宗教信仰逐渐结合,体现了该时期民族意识的兴起和发展,故D项正确;《圣经》大量刊行,说明民众宗教信仰并未被弱化,故排除A项;宗教改革后,教会的束缚并未完全被打破,故B项错误;民族语言的使用有利于国家认同,故C项错误。]
2.“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之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颁布激发了民众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D [路易十六是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且后来拿破仑也称帝了,故A项错误;《民法典》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人权宣言》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说明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获得发展,故选D项。]
3.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演变的历史进程    B.教会权力演变进程
C.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过程
A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片:中世纪欧洲教权高于王权,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王权地位不断上升,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并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王权力量走向衰落,故选A项。]
4.格劳秀斯认为:“在人所独具的特性中有一种要求社交的强烈愿望,亦即要求过社会生活的愿望——这并不是指任何一种生活,而是指按照他的才智标准跟那些与他自己同一类的人过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由此可见,格劳秀斯主张(  )
A.分权制衡
B.契约建国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B [私有财产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使人们相互间出现利益纷争,要维持社会的和平与秩序,“过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就需要一些条件,于是在理性的驱使下,人们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故选B项。]
5.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该规定(  )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D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这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神圣罗马帝国是欧洲的政权之一,故A项逻辑错误;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是基督教,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此时西欧封建专制制度还未建立,故C项错误。]
6.下列有关维也纳体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取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
B.开启了欧洲各国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
C.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
D.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故选B项。]
7.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  )
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
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
C.集体安全、欧洲均势
D.协调矛盾、强权政治
B [大国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做出了“更多的退让”,没有用“战争或者武力威胁”处理危机等,强调了大国保持克制、寻求共识的特点,B项正确;“大国主导,利益优先”与材料中“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等不符,排除A项;“集体安全、欧洲均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强权政治”与材料中“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不符,排除D项。]
8.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条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其中第14条是“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后来据此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组织是(  )
A.联合国
B.国际联盟
C.欧洲联盟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1920年1月10日,根据巴黎和会通过的《国际联盟盟约》,国际联盟成立,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故选B项;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946年取代国联,排除A项;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是区域性组织,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排除D项。]
9.右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漫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际联盟”。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却在冲向战争,“和平”的马儿虽然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该漫画所反映的国际联盟的实质问题是(  )
讽刺国际联盟的漫画
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
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
D.受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
D [这幅漫画揭示了国际联盟虽然标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质不过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无法阻挡战争的爆发,D项正确。]
10.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在国联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是由于(  )
A.采取了“全体一致”的原则
B.实行民族自决原则
C.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D.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C [从材料“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可以看出联合国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处理国际问题,故选C项;“全体一致”的原则、民族自决原则、集体防御原则都不属于联合国原则,排除。]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由于英国和法国对于国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是一个警察,还是一个调停者有分歧,这就使得这一组织缺乏强制执行的权力,也没有真正的集体安全的机制。因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国联不是遏制侵略,而是使世界陷于混乱。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联合国又不是对国联的简单继承和翻版,不是试图恢复过去,而是在创造未来。相对国联,联合国的突出变化,在于开始摆脱少数大国控制的局面,而越来越表达出世界人民的呼声。
——李琳琦《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最初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建立后的实质。指出材料二中作者对国联的评价。
(3)结合材料三,指出联合国相比国联性质的变化。请运用相关的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并结合当时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关内容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国联不是遏制侵略,而是使世界陷于混乱”等信息概括;第三小问,结合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国联的态度的相关史实来论证即可,如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等。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相对国联,联合国的突出变化,在于开始摆脱少数大国控制的局面,而越来越表达出世界人民的呼声”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史实可列举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答案] (1)目的: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利用联盟干预世界事务;控制联盟称霸世界。
(2)实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评价:国联不能有效遏制侵略、制止战争。
(3)变化:由大国控制的工具变为世界人民伸张正义的舞台。
史实:①20世纪60年代,殖民体系不断瓦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发生深刻变化。②1971年,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与信仰自由无关,A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两项排除。]
13.15—16世纪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
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金
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
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
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A [由材料“新兴的商业资本家”可知,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时间应为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发展迅速,国家统治者需要商业资本家的发展来增加税收,同时商业资产阶级也希望获得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进行资本积累,故选A项。]
14.17世纪初,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人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指出“任何国家都享有航行和交通自由的权利”。这一思想(  )
A.反映了自由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B.促进了欧洲各国新航路的开辟
C.本质是为了维护各国的制海权
D.是大国扩大海洋势力范围的产物
D [材料中《海洋自由论》的发表,体现出当时对海上权益的重视,根据题干时间“17世纪初”可得出,格劳秀斯所处时代为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西方各国为海上霸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说明该思想是大国海洋势力争夺的产物,D项正确。]
15.《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A [依据材料可知,《非战公约》使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已实行自卫”,这意味着各国“采取军事行动的道路还是敞开着的”,为了本国利益,他们可以进行“自卫”战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A项正确;《非战公约》并未限制军备竞赛,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排除C、D两项。]
16.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见下图)是苏联于1957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雕塑中的男子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它代表了联合国的宗旨之一,即(  )
A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B.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
C.实现各国的共享与共荣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A [材料中铸剑为犁的雕塑体现的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宗旨,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17.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最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主要涉及地区
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形成
16—19世纪中叶
由欧洲到北美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第二阶段:发展和扩散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逐渐波及世界
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在全球的确立
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亚、非、拉美地区和欧洲
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陷入困境和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
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摘编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等
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族主义的发展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解析] 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是材料表格中传达的具体内涵,只需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证即可,理论难度虽然不是很高,但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
[答案] 示例: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世俗权力得到加强;宗教改革使民族语言得到普及;启蒙运动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把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付诸实践。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促进各国国内经济联系加强,民族国家的重要性提升;德国、意大利的统一,民族国家日益增多;列强侵略激发亚、非、拉美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1/8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学习目标导航]




1.整理图文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形成的背景及影响。2.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外交政策的突破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的调整及成就。3.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后不同阶段的外交政策,构建“时空观念”,以“唯物史观”角度认知其表现、原因及影响。




知识点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国际形势和中国所处环境。
2.方针
(1)提出: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2)内容
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意义: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3.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交②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③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④1956年,中国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②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
①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④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改革开放后
(1)调整: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成就
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世纪之交
巩固周边关系
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建立伙伴关系
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
(1)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
(2)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成就
(1)与不同国家的合作关系
发达国家
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东亚、东南亚国家
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非洲国家
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2)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①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3)中国方案
①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②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a.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b.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c.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
d.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一个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一大会议:万隆会议。
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加入联合国
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在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作出过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理应取代台湾的国民党集团,享有在联合国的一切权益,故中国不是重新加入联合国。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论坛的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论坛的成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建交的53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
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西方社会“治理赤字”“发展赤字”“民主赤字”此起彼伏。……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中国。……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共享做好“公转”。
——《让中国梦与世界梦
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
解读: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材料一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如下图)本是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
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当时我国影响“布拉吉”广泛流行的重大外交活动,并据此归纳当时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提示:外交活动:中国首先和苏联建交,然后和保加利亚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形成中苏同盟关系。特点:“一边倒”。
2.论证观点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材料二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论证说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提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就解决了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关键问题。该公报的发表使中美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此后中美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素养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从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4.过渡性: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新时期外交成就及大国外交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政策
材料一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主要目的。
提示:变化:我国新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是继续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推行和平外交、不结盟政策。主要目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论证观点 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国政府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积极、负责任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此后,中国正式提出要做“负责任大国”。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维护亚洲安全、全球问题治理等方面更积极地树立这一形象。今天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对捍卫全人类利益负有重要责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所瞩目。因此,中国寻求复兴之路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与思考如何对人类社会以更大的贡献。
——吴兵《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提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一些西方大国冷眼旁观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竭尽全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作出了贡献。进入21世纪中国又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可见新时期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在向世界展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素养形成·······························································
一、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其他国家。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意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世界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
1.中国的世界秩序观以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立足点、以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着力点。联合国体制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2.中国的国际责任观以公平、平等、正义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关切发展中国家利益为重点、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中国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准则,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正当诉求和合理利益,以正确义利观为指导方针,对周边国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对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的关系理念。
1.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从表中可知当时的中国(  )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破了西方的封锁政策
D.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
A [依据表格数据可知,1949—1950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9个,1951—195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个,这种情况是受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建交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1953年,不能完整地反映材料中的信息,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并未打破西方的封锁,排除C项;这一时期中国建交国家越来越少,不能说明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排除D项。]
2.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等,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  )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涉及的是西方国家,排除D项。]
3.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一声明表明(  )
A.美国承认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两国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交往的大门已打开
D.中美两国实现了正常化
B [《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使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B项。]
4.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某组织理事会上发言“17年来,我们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这一组织是(  )
A.不结盟运动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D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与材料中“17年来,我们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相符,故选D项。]
5.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强调:“让我们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材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义利观是(  )
A.以联合国为中心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以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核心
D.惠及全球共同利益
D [从材料“坚持开放共赢”“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可以看出,中国外交的义利观是惠及全球共同利益,故D项正确;A、B、C三项符合中国的外交政策,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摘编自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
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践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有哪些因素。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来思考。第(2)问,根据材料二“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进行归纳。第(3)问,由材料一可知,它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政权性质等因素相关;由材料二可知,它与民族文化相关。
[答案] (1)背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冷战开始。意义: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有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原因: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神。
(3)因素:国家力量、国家利益、政权性质、国际形势、民族文化、个人因素、国民意识、历史经验等。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学习目标导航]




1.搜寻有关中世纪以来王权加强、民族语言形成和法国大革命影响的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2.了解近代以来西方国际法和外交制度的演进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国际法和外交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专制王权国家
(1)背景
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②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表现
①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②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到达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2.民族国家
(1)背景
①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②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③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⑤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2)经过: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3)特点: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知识点二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1)背景
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过程
《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
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
①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②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2.外交制度建立
(1)建立: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2)发展:维也纳体系
①背景: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②建立: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③影响: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各国之间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三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20世纪初期
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2)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表现
(1)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3)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
结果
由于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又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2)表现
①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②1946年,国际法院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3)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4)评价
①积极性:这些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②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民族国家形成的6个“一”
(1)统一的领土疆域。
(2)统一的政权制度。
(3)统一的国内市场。
(4)统一的通用语言。
(5)统一的文化特征。
(6)统一的民族心态。
专制王权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在格劳秀斯看来,国际法是处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这些准则不过是国与国之间的契约,而契约的遵守则来自自然法的效力。自然法则又诉诸人的社会性,即爱同类的天性。
——高建《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三卷》
解读:格劳秀斯国际法理论诞生的基础在于自然法。
维也纳体系的特点
(1)建立在英、俄、普、奥四国均势基础之上。
(2)违背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
(3)在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国家基础上形成,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4)具有掠夺性和历史的倒退性。
(5)保持德意分裂。
外交人员衔级的出现
维也纳会议后,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第一等级是大使和教皇使节或教廷大使,他们被认为具有“代表”的特性;特使、常驻公使和代办分别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级。另外,还明确规定,在国际关系中,主权者或国家自封的头衔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联合国维护和平的贡献
(1)防止局部武装冲突。
(2)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
(3)在裁军和防止核扩散领域作出积极贡献。
(4)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力促达成一系列协议,如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
 近代民族国家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材料一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
提示:原因: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2.论证观点 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历史发展有着其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就是以经济为命脉推动历史进步的规律。拿欧洲来说,是经济活动使得四分五裂的地中海构成一个整体,而不同的政治、文化又使得地中海各国各有特色,形成彼此差异的集团。各个集团之间文化的不同造成彼此的差异,而经济活动中的“为各自牟利”又进一步促进了各集团的团结,使他们形成共同利益的团体,进而发展为国家利益至上,最终形成民族国家。
——秦初蕾《新航路开辟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正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这一连串连锁反应,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也为现代化打开了大门。”请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地理大发现后,伴随欧洲的各国的殖民扩张,出现多个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素养形成·······························································
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从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上来看,民族认同感是近代民族国家的特点之一。民族认同感强,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稳定;民族认同感弱,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整体力量。
(2)民族国家的出现在其发生时段上大多与现代化的过程密切相关。这首先是因为工业化、现代化使得世界民族分布的状况发生了巨大改观,迫使过去处于彼此分离状态的各个民族交往密切;其次是因为现代化催生了英、法、德等资本主义民族国家。
(3)民族国家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有明确的国家疆界,有通用的民族语言。
2.作用
(1)冲击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
(3)民族国家成了欧洲政治的基础,启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材料一 第123条中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第124条“同本协议有关的每一方都必须站在受害者的一方,向他提供意见和武力,协助他还击侵害者”。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什么原则?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和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影响: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2.论证观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设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设计了一个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国联”。但是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退出,而苏联又受到排斥。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以维持,国联的权威性也就不够。后来日本、德国等先后退出国联,更证明了国联并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而其他超国家的行为体和相关机制还不健全。
依据材料二论证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提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实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这是因为存在下列主要因素。
①美国、苏联等两个世界大国没有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难以维持。②该体系没有解决欧洲战前、战后产生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③欧洲民族问题未解决,民族国家之间在领土和人口问题上不断进行斗争,从内部动摇了体系。④德国法西斯称霸世界的行为破坏了均势。
在上述因素冲击下,该体系很快崩溃,由此可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素养形成·······························································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主权平等原则
各国不论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有何不同,一律享有平等权利,承担同等的责任
互不侵犯原则
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国,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国,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互不干涉原则
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
平等互利原则
各国在法律上必须是平等的,在事实上必须是互利的
和平共处原则
根据国际法的要求,彼此尊重对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实行广泛的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
民族自决原则
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权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和平解决争端
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应当通过和平的方法予以解决
善意履行义务
善意履行由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产生的、其作为缔约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各项义务
1.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是一场强化王权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自上而下保留天主教会势力的宗教改革
B.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C.规定《圣经》不是信仰的唯一标准
D.没收修道院的土地、房屋等财产
B [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摆脱了教皇的控制,最能够体现王权的强化,故B项正确;英国的宗教改革削弱了天主教会势力,A项错误;英国宗教改革没有改变宗教的教义等内容,排除C项;英国的宗教改革没收修道院的土地、房屋等财产,符合史实,但与“强化王权”关系不大,排除D项。]
2.国际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为其奠定基础的是(  )
A.《至尊法案》   
B.《战争与和平法》
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D.《非战公约》
B [由所学知识可知,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了《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B项正确。]
3.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立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  )
A.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表明了罗马教会承认新教为合法宗教
C.造成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
D.推动了宗教改革和主权国家的形成
D [材料中的规定与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国家共同达成的,不是罗马教会颁布的,故B项错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是造成德国封建割据时代的到来,并未造成整个欧洲的割据,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推动了宗教改革,有利于主权国家的形成,D项正确。]
4.下面为某本著作的目录片段,所列章节中涉及的国际新秩序是指(  )
第一章 德国对欧洲统治的追求
第二章 巴黎和会与国际新秩序
第三章 西方世界20年:幻觉时期
第四章 30年代的西方世界:幻想破灭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联合国的成立
D.国际裁军协议
B [“德国对欧洲统治的追求”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与国际新秩序”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维也纳体系,即1814—1815年欧洲部分国家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来维护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故排除A项;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际裁军协议,故排除D项。]
5.“巴黎公约……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岭’。”这里的“巴黎公约”是指(  )
A.《凡尔赛和约》
B.《国联盟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D [由材料“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约”是指《非战公约》,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神职授任权”,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结果,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四世只得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据说,亨利四世身穿罪衣,站在城堡门口三天,才获得教皇的赦免。历史上称为“卡诺莎事件”或“卡诺莎之辱”。
——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世纪许多城市,经过斗争,在城市内部管理上不受国王或大封建领主的干预。城市居民组织了城市自治机关,选举市议会成员及其他公职人员,设立自己的法庭、税收财政系统,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对封建领主只缴纳定额货币。
——耿淡如《世界中古史原始资料选辑》
(1)上述材料说明中世纪王权受到哪些制约?
(2)15世纪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问,注意解读材料,分别从两则材料中归纳。第(2)问,从王权加强、“新君主国”形成及其积极意义角度回答。
[答案] (1)国王的权力受教皇制约;封建领主在领地内有相对独立权;封建庄园经济具有分散性特点;许多工商业城市自治,不受国王管理。
(2)变化:在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王权不断加强,形成“新君主国”。意义: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习目标导航]




1.梳理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的演变,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2.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探究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3.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汉、唐两朝和周边民族及邻近各国的关系,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放时期,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情况。




知识点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中央机构: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2)管理措施
①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②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朝
(1)中央机构: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北方
①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②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③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西方
①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东北
设护乌桓校尉
(3)边疆政策
①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②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管理机构
(1)机构: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分工: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隋朝时期
(1)隋朝统一,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2)隋朝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589年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3)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4)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3.唐朝时期
(1)关系:唐朝与周边突厥、回纥等地方政权保持良好的关系。
(2)机构: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3)表现
①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数次会盟。
③南诏有10个王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4.宋朝时期:先后与辽、西夏、金并立,各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
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1)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2)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3)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1)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
(2)修筑长城: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
(3)开展贸易: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4)边疆治理
东北
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
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西北
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西南
设土司
西藏
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1)中央机构: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①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等。
④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知识点四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汉朝
(1)开通商路:汉朝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最远可航行到印度南部。
(2)出使大秦: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
(3)对日关系: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2.隋唐
(1)陆路: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地区。
(2)海路
①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遣其子来到中国。
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宋朝
(1)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2)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4.元朝
(1)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2)13世纪,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17年,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5.明清
(1)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2)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3)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史记·匈奴列传》:“是后匈奴远遁……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史记·平准书》:“数万人度河筑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解读:汉朝在黄河上游地区设置郡县、兴修水利、军事屯田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西交通的畅通。
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1)进行册封:如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2)设置机构:如在边疆设置郡县。
(3)因俗而治:如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担任郡守、县令。
(4)加强联系:如隋炀帝派人到流求。
羁縻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出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代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摘编自《蒙古民族通史》
解读:元代行省制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清朝前期疆域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唐朝向广州派遣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员市舶使,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据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
岭南经济社会变迁》等整理
解读:唐朝的对外交往领域宽、范围广、时间长,以经济交往为主,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
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反映了秦朝时期中原王朝与哪个民族之间的什么关系?
提示:反映了秦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关系,秦始皇派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长城。
2.论证观点 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是封建社会最好的时期之一
材料二 贞观三年,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结合材料二论证“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唐朝前期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处理同周边各族的关系,与周边各族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往。西北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南诏多次派遣子弟入唐学习,各民族呈现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因此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素养形成·······························································
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
1.民族交融的含义: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
2.民族交融的途径: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通婚;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民族之间的战争;国家统一实行的有关民族政策;等等。
3.民族交融的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友好交往是主流、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精神支柱、落后民族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同化。
4.民族交融的作用: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民族交融的实质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3.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实质是游牧向农耕的转化。
4.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唐朝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材料一 唐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以后又分置北庭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地。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祆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史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术也传入西方。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的有利条件。
提示:政府设置机构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粟特人的重要媒介作用;丝织技术先进、西方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唐前期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国家统一;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等。
2.论证观点 明朝的对外交往
材料二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见(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外历史知识,简要论证“中国为何在郑和航海之后再无这样的创举”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社会相对稳定,传统的小农经济持续发展;郑和航海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联系,寻求奇珍异宝,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后来航海带来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政府就不再组织大规模航海活动。出现“中国为何在郑和航海之后再无这样的创举”。
■素养形成·······························································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和平: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1.《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下列哪个事件与此记载有关(  )
A.打击匈奴   
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
D.修筑长城
A [根据材料“自九原抵甘泉”可知,秦朝为了抗击北方匈奴,修建直道,故A项正确;越族为南方少数民族,“西南夷”地处西南边陲,均与题干中地理位置不符,可排除B、C两项;修筑长城是防御措施,与材料中“乃使蒙恬通道”不符,故排除D项。]
2.张骞出使西域后,政府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D.将西域纳入郡县体制
C [材料“政府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有利于商业发展,促进西域经济的繁荣,材料“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有利于维持西域秩序,保持丝路的繁荣有序,故选C项,排除A、B两项;材料“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说明当时西域并未被纳入郡县体制,排除D项。]
3.《古今画鉴》在描述一幅古代图画时写道:“太宗坐步辇上……曲眉丰颊,神采如生……后有赞普使者,服小团华衣,及一从者。”该图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唐王朝与吐蕃和亲
B.唐太宗打败突厥部落
C.南诏遣子弟入唐学习
D.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A [根据材料“太宗坐步辇上……后有赞普使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故A项正确;题干内容与突厥、南诏无关,排除B、C两项;北方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与西夏和辽是并立的政权,双方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发生战争,后来签订和议,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状态,A项说法错误;根据北宋存在时间可知,B项说法错误;辽和南宋不是并立的政权,C项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是此时期的特征,D项符合题意。]
5.《日本书纪》一书写道:“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为了实现书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派武士来唐朝进行决斗
B.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D [依据题干可知“常须达”即经常到达。为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吸收先进文化,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D项符合题意。]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
材料二 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苛,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
材料三 章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时军司马班超留于窴、绥集诸国。……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
材料四 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以上材料均摘自《后汉书·西域传》
(1)汉武帝是怎样使“西域内属”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域与内地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班超的主要历史功绩。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军事打击、出使西域、委官管理等方面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贬易侯王”等信息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答案] (1)①经过长期战争打败匈奴。②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③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
(2)取决于中央政权是否尊重少数民族,是否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
(3)帮助西域各族摆脱束缚和奴役;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为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学习目标导航]




1.运用近现代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基本历程及原因。2.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现代中国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现代民族政策的伟大意义。




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2)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过程
(1)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2)1947年5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3.标志: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③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2)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知识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背景: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展。
2.历程
时间
概况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90年
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影响
(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2)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主题: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目的: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
4.目标: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
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解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结合的产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完全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并非完全自治,也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不是由某一民族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两“区”的设置都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都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它们的实施都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材料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原因及实施前提。
提示:原因:近代各民族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团结斗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
2.论证观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习近平中央第七次西藏
工作座谈会讲话(2020.8.29日)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论证“只要我们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提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在旧中国,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西藏也不例外,为了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半个多世纪以来,少数民族地区蓬勃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也在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见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素养形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1.特点
(1)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2.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保障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同等的民主权利,并且使少数民族享有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3.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各民族相互了解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差异更加包容,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有助于民族自治地方发挥积极性。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A [由所学知识可知,最早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最晚的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故A项符合题意。]
2.“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材料“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民族大家庭”“不能照抄别人的”说明我国的民族制度应该有中国特色,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C项。]
3.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国家在项目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发展这些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这说明(  )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材料强调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这说明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才能推动解决民族问题,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③④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①错误;民族地区发展从根本上要靠民族地区人民自身的努力,国家的扶持只是外部条件,②排除,故选D项。]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开始成为一项行政区划制度
B.在全国开始全面推行
C.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
D.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 [该制度涉及少数民族管理问题,与行政区划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该制度仅涉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得到实施,提高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该法实施的意义就在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
5.至2020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经20余年。二十多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
①实现民族地区的完全自治,促进和谐稳定 ②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繁荣,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发展 ③消除各民族差别,实现政治平等 ④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B [材料说明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自治地方有宪法规定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①说法错误;③中“消除”的说法错误;②④正确,故选B项。]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何时,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的来源上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已经有所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确立时间。第二小问,可以通过材料信息概括得出。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答案] (1)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2)时间:1984年。依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课后素养落实(十一)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汉书》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据此推知典客的主要职责是(  )
A.代表国家出使属国及对外交往
B.掌管对少数民族的接待与交往
C.代表皇帝与别国进行军事谈判
D.负责起草国家的各种政令、文书
B [材料中“归义”与出使矛盾,故A项排除;材料“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指的是典客专门管接待蛮夷归化事务,掌管王朝对属国的接待与交往,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军事信息,故C项排除;题干内容与起草政令无关,故D项排除。]
2.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下列不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是(  )
A.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属于政治联姻
B.细君公主的生活习惯与从前不同
C.细君公主远嫁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往来
D.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
C [材料“吾家嫁我兮天一方”反映了政治联姻,“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反映了细君公主生活习惯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两国经济往来的情况,故选C项。]
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来华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天竺
D.鉴真东渡日本
B [A项遣唐使来华、C项玄奘西行天竺、D项鉴真东渡日本都属于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内容,文成公主入藏属于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4.观察两图,与《昭君出塞》相比,《步辇图》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采取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
D.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C [两图均反映“和亲”政策,但唐朝和亲的背景与汉代有显著不同,西汉是在国力有限的背景下屈尊“和亲”,唐朝则是在国力强盛的背景下“和亲”,体现了唐朝对周边民族的吸引力,故C项符合题意。]
5.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进行互市。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的儿子谅柞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这表明宋朝(  )
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境贸易
C [材料“要以违约则罢和市”体现的是宋朝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C项正确;材料中停止榷场互市的行为,体现的是宋朝政府态度十分强硬,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关系,而非对外贸易,B项排除;北宋并未实现政治统一,D项排除。]
6.《元史》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A [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是说元朝疆域辽阔,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也征发赋役,正式划入元朝版图,故选A项。]
7.理藩院的职掌规定:“修订惩治少数民族的法律,参加审理刑名案件。理藩院驻各处司员,参加对该地区民族案件的判决。凡判遣罪以上者,均报理藩院会同刑部或三法司审定执行。”这反映出理藩院(  )
A.地位与军机处相似
B.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行政机构
C.具有独立的经济权力
D.管理地方不受中央政府的约束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藩院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行政机构,故选B项。]
8.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下列选项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A.设台湾府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册封达赖、班禅
D.设伊犁将军
C [“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意思是沿袭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不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虽然政令实现统一,但不变更他们原有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故C项正确。]
9.从1414年到1438年,被称为传说中的瑞兽“麒麟”的长颈鹿七次以纳贡的名义进献给明朝皇帝,其中两次是通过“市”即买卖获取的,但明朝官员仍将其列入“朝贡之物”,皇帝们仍是厚加赏赐,文武百官也纷纷稍首称贺。这反映了明朝统治者(  )
A.希望通过朝贡贸易扩大对外交流
B.向远夷国家宣扬国威耀威于域外
C.借此强调政权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D.需要满足对异域奇珍异宝的需求
C [虽然明知长颈鹿是买卖获取的,但明朝官员仍将其当作朝贡之物,而皇帝也厚加赏赐,说明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周边政权的认同,以强调明政权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故选C项;朝贡贸易更多的是带有政治色彩,并不是为了扩大对外交流,排除A项;长颈鹿是朝贡到明朝,而非宣扬国威耀威于域外,排除B项;长颈鹿是作为“祥瑞”进贡的,不是为了满足对异域奇珍异宝的需求,排除D项。]
10.“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  )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C.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D.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C [开放广州管理对外贸易说明A项的说法有误;由材料看不出对外贸易不断萎缩,故D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从唐朝的“市舶使”到清朝的“十三行”说明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故C项正确。]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 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
(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三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和你的认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政策是积极主动的对外交往。重大影响主要从“增进了唐朝与各国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角度回答即可。清朝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不利影响要从“该政策造成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不利于中外正常贸易和交往”等角度进行回答。第(2)问,材料三鲁迅的话是强调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从一开始的积极主动对外交往变成后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强调了积极主动对外交往的积极影响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巨大的危害,然后论从史出、认识到“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才能富民强国”等类似道理即可。
[答案] (1)唐朝政策:对外开放(或兼收并蓄)。影响:这种政策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唐朝与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清朝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不利影响:阻碍了中外正常贸易和交往,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国计民生与社会安定;造成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变化:由对外开放、互相取长补短到闭关锁国、害怕接受外来事物。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才能富民强国。
12.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长城和大运河都(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了诸侯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D [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侵扰,是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选D项;A项只是长城的作用,排除;秦朝和隋朝没有诸侯割据的现象,排除B项;C项只是大运河的作用,排除。]
13.通西域后,汉武帝“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骆二匹,牛羊以万数”,金、币帛等价值数千亿铜钱,出使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期能“断匈奴右臂”。返回时,“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其国乃益重汉”。据此可知,西汉中期(  )
A.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B.匈奴威胁彻底解除
C.中原文明向周边扩展
D.西域归附汉朝版图
C [根据材料“将三百人,骆二匹,牛羊以万数……金、币帛等价值数千亿铜钱,出使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其国乃益重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传播中原文明,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西汉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故A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匈奴威胁彻底解除,而且“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西域归附汉朝版图,故D项排除。]
14.唐太宗对于降服或内附的少数民族,奉行“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开明理念,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据此分析,羁縻府州政策的推行(  )
A.使寒门子弟可以加入统治阶级队伍中来
B.为贞观之治赢得了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B [根据材料“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可知,羁縻府州政策的推行为唐代“贞观之治”赢得了和谐的外部环境,故选B项;“寒门子弟可以加入统治阶级队伍中来”反映的是科举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并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排除C项;羁縻府州是唐朝的民族政策,而非国际问题,排除D项。]
15.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仍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任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对边境的威胁减弱。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生存的重要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D [由明朝不同民族政策的结果可知,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的生存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诸王守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明朝前期和后期对蒙古的政策不同,而这并非堵疏并用,故C项错误。]
16.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
1514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
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
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骚扰,明将剿捕,反遭败绩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C [根据题干可知,葡萄牙海盗船侵占“屯门”以及葡萄牙人在沿海地区骚扰是明代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说明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合理性,C项正确;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并未阻止殖民扩张,排除;海禁政策实行之后禁止朝贡国从广州通贡,而非禁止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排除D项。]
17.唐太宗以其独特的治国之道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内附的东突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
——梁华《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看唐文化的繁荣》
材料二 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温彦博提出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安置东突厥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策略的实践效果。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建议,根据材料一“全其部落、风俗”得出全其部落、保其风俗;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允许突厥人内迁,实行羁縻府州制度。第(2)问,第一小问策略,根据材料二“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得出战而后和;第二小问实践效果,结合所学知识,从贞观之治、民族团结、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角度回答即可;第三小问治国之道,根据材料一“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得出决策慎重,根据材料二“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得出吸取前朝教训,根据材料二“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得出和好民族。
[答案] (1)建议:全其部落、保其风俗。措施:允许部分突厥人内迁;在东突厥原居处实行羁縻府州制度。
(2)策略:战而后和。实践效果:为贞观之治营造了稳固的政治环境;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团结;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治国之道:政治决策慎重;吸取前朝教训,谨慎用兵;以德治国,和好民族。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