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名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活动,体会周长的含义2、让学生在描、量、算的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并掌握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初步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3、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者分析在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生活中学生对各种物体的一周有直观感知,但这种感知只是零散的存在学生的头脑中,“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本节课教学应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以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周长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跑步数圈唤起生活经验,引出一周。
小明做运动,绕操场跑三周,先数一圈,教学“一周”。再数第二圈、第三圈。
生指出从起点开始跑,绕着操场,又回到这个点是一圈
Android
系统智慧手机启动智慧教室软件Hiteach,使用上下页功能推送课件,方便快捷。
实践操作、教学一周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周的边线,为认识周长打下基础
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
生从不同的起点开始绕一圈要再回到这个点,
摸一摸叶子的一周
同桌合作,一个摸叶子的一周,一个观察对错
描一描平面图形的一周。点拍两张上传,比较总结:贴着边画才是一周。
描出圆形和三角形的一周。
启动HITA相机功能,拍照实时反馈描图情况
抽象概括、教学周长
通过测量、观察、抽象、辨析等活动建立周长的概念。
打开叶子和三角形的一周拉直测量长度
协助教师测量长度
抽象出数学书、叶子等图形,认识“封闭图形”及周长概念,明确物体的周长的实际意义。
观察抽象图形的过程,学习封闭图形及周长的概念,说一说实物和平面图形的周长指什么
辨析练习,明确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才是周长
区分出封闭图形,明确周长
测量周长、加深概念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测量中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测量平面图形周长,比较几种平面图形特点,总结直边图形,几条边的总长度就是周长
选择一种平面图形测量边的长度,并计算周长
启动HITA相机功能,拍照实时反馈测量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测量爱心周长,总结曲边物体用绳测的方法
小组合作,用绳测的方法测量爱心的周长,
立足生活、体验周长
利用微课的直观性和动态互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周长就在身边,培养爱国情怀
播放微课“生活中的周长”,内容1、生活中物体的周长。2、化曲为直的周长。3、周长的测量方法—身体的部分、工具。4、卫星轨道和国界线
观看、感悟
微课片段色彩鲜艳,动感有趣,配音柔美,背景音乐悠扬,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学习者心情愉悦,有学习的兴趣。
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对比练习,巩固周长的概念
求格子图中长方形的周长。
先独立思考,再使用点答器选择答案。
使用智慧课堂点答器功能、显示答选统计图、显示每个学生选择的答案,根据统计情况评讲。
判断两个图形周长是否相等。
先独立思考,再使用点答器选择答案。
利用HITA中的拖拽工具移动图形的线条,显示学生的想法,更加直观
判断小斑马和小象走的路线是否一样
教学流程图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