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快乐大课间
——两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有三个:一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二是两位数(不是整数)乘一位数乘法;三是倍数概念的理解。
2、教材的地位,有四点:
?
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学习和完成阶段;
?
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开始和完成阶段;
?
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基础;
?
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3、知识构成:本单元,共设有3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
信息窗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
信息窗2: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
信息窗3:有关倍数理解和相关计算、解答。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的口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
设计思想: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抓住新旧知识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发现规律从而掌握口算一位同整十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6×4
8×5
2×9
3×9
3×8
9×7
7×6
4×8
2.填空:
(1)6个十是(
),12个十是(
)。
(2)40是(
)个十,800是(
)个百。
(3)10×3表示(
),结果得(
)。
师列式20×3,同时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十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的乘法口算。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本情境图——信息窗1————大课间真快乐,同学们正唱呀跳呀。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2.探讨口算方法。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20×2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20×2,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说说你怎样想的?
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教师出示1捆小棒,说: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1个十)怎样表示20×2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20×2表示2个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2份,共4捆。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让学生摆出小棒。
看黑板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0+20)
说明:20×2表示把2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4个十,所以得40。
师板书:2个十×2=4个十 齐读算式及结果:20乘2等于40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多媒体出示)
教材12页第一题,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观察讨论下面的问题:
4×2= 3×3=
40×2=
30×3=
分别观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当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十位的数,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0×3= 30×3= 40×2=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
20×3
30×8
70×9 60×2
5×40
2.填空:
(1)80×7读作( )乘( ),想:( )个( )乘7是( )个( ),是(
)。
(2)3乘60得( )个十,就是( )。
3.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
4.游戏(“自主练习”第3题)。
课件出示青蛙跳荷叶的游戏,看谁跳得快。
(四)课堂总结:请学生谈一谈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收获。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还有什么问题?
五、学习检测
:
1、口算
10×4 10×6 10×8
20×4 40×6 60×8
2、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3、矿泉水每瓶2元,20瓶需要多少元?
4、水果店运来8箱苹果,每箱30千克,一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五、板书设计:
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的口算
20
+
20
=
20
×
2
=
因数
因数
积
教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能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信息窗1情境图。
1、提出问题:
(1)三、2班在做什么?你还知道那些信息?
(2)三.二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引导列出算式:有几个12
?
怎样列式?(
12
×
3
=
或12
+12
+12
=)
3、指导计算:动手摆一摆,划一划,讨论算法,教师指导。
4、尝试练习:教材11页
4
×
21
=
二、引导学生归纳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教师引导。
三、尝试练习
1、做p12页第四题
2、第7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p13页第6、8、10题
五、检测:
1、竖式计算:3
×
32
=
34
×
2
=
70
×
6
=
2、(1)每本笔记本3元买40本,一共用多少元钱?
(2)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21棵,一共有多少棵?
六、小结
学生交流谈体会。
七、作业:
P13页第5、9题。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十四页信息窗2及其自主练习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2、进一步巩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师:老师听说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特别强,那就先来大显伸手,展示一下-----进行口算抢答
。
5×6
8×7
20×3
30×4
21×3
2、竖式计算第1个红点:(板书)
43×2
=
请板演学生说说是怎么笔算的?
【先算2乘43个位上的3等于6,写在个位上,再算2乘十位上的4等于8,写在十位上,所以43乘2等于86。】
师:同学们表现出来的计算能力真令老师佩服!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老师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信息窗2,分析、提出问题、列式
师: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所提问题。
师:怎样列式呢?
提示让学生写出算式,教师板书。
29
×
2
=
19
×
5
=
2、尝试练习、探究笔算方法
(1)同桌互相说说。
(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说出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后,老师板书竖式,然后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用竖式尝试练习。
(3)对照课本例题,在讨论、订正。
(4)请学生上说一说是怎么笔算的?
师:你不仅会算,还会说,真能干!谁愿意再来说说?
(5)规范竖式的格式
①师:同学们都清楚了29×2怎么算,我也想算算,你们说,我来写。
②师生共同完善横式、单位、答语。
③师:你刚才的竖式计算对了吗?不对的请改过来,然后自己在心里默默的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
师:笔算的方法,笔算的过程,同学们都了解了吗?我们一起来笔算这道题:(请同学们写在书本上)
谁愿意把你笔算的过程说给大家听。
他说的怎样,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
2、看来,同学们都了解笔算方法了,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出色。
2
7
1
5
×
2
×
5
学生书上独立计算时,老师把竖式板书在黑板上,并请学生板演。
集体评价,说说最后一题是怎么笔算的?
3、比较、深化进位笔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一比今天学习的29×2这几道和之前学习的43×2笔算乘法,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
4、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笔算乘法中进位的秘密,那么就请同学们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小明、豆豆和小刚,检查一下他们作得题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
24
14
8
2
×
3
×
5
×
4
6
2
60
2
8
师:谁能说说82×4是怎么算?
【从个位乘起,先算4乘82个位的2等于8,写在个位上,再算4乘
8等于32,十位满十就向百位进3,在十位上写2;所以82乘4等于328。】
师:仔细观察、比较
82×4和前几道题,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前面几道是个位相乘的积满十,向十位进位;82×4是十位相乘的积满十,向百位进位。】
师:也就是说,笔算时,无论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位。到底向前一位进几呢?
【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助这三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还帮助他们改正了错误。那你觉得在做笔算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师:同学们考虑得真全面,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时一定会认真、仔细地计算。其实,学会了进位的笔算乘法,我们还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
5、我会用-----解决问题
你瞧:我请一名同学来读读题。P15第3题。独立解答,展示评价。
评价时,注意让学生写横式、单位、答语。
四、课堂检测:
P15-16页第4、
5题,做后指导批阅。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优秀,相信你们有不少的收获,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的确,这节课,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不仅探究出了一位数乘多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而且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快乐大课间—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简单搭配的现象,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数学活动,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2.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有序搭配的策略和方法,并感受搭配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具有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呈现有序思考的过程,分析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这是谁?(魔仙——小蓝)
小蓝要给大家变魔术,猜猜看她会变出什么东西?
预设:学习用品、玩具、衣服……
到底会变出什么呢?(出示课件:情境图)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裙子比上衣多几件?
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出示: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变魔术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
【活动】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二、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1.小组合作,有序思考
⑴追问: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会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预设:有6种不同的穿法。有5种不同的穿法。
谈话:到底谁猜得对?让我们小组合作来研究一下,好不好?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这样的学具卡片、水彩笔和答题纸,请小组4人合作,用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看看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并记在答题纸上。
(出示活动要求:想一想、摆一摆、连一连,并把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⑵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⑶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提问:⑴你们小组用哪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⑵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组的想法怎么样?
⑶还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预设1:图片列举法
小结:我们可以先确定上衣,再给每件上衣搭配不同的裙子;也可以先确定裙子,再给每条裙子配不同的上衣。实际上,大家在操作的过程中,用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序思考(板书:有序思考)这样,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列举法,直观的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使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预设2:连线法
(连线法,比较简洁清晰)
预设3:文字列举法
黄上衣—绿裙子
绿裙子—黄上衣
黄上衣—黑裙子
绿裙子—粉上衣
黄上衣—蓝裙子
黑裙子—黄上衣
粉上衣—绿裙子
黑裙子—粉上衣
粉上衣—黑裙子
蓝裙子—黄上衣
粉上衣—蓝裙子
蓝裙子—粉上衣
预设4:文字连线法
(用文字表示,清晰简练。)
【设计意图:本环节放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分层汇报,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逐步总结出列举法、连线法、计算法解决搭配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分析的能力。】
2.创造符号代替实物图,培养符号感。
谈话:连线法既准确又简单,但是画实物图很麻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提示:我们是不是可以编编号?
学生创造符号替代实物图。
(用符号表示,简洁明了)
小结:同学们,回顾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我们发现连一连、写一写可以帮助我们有序地思考,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看来“搭配”的确是有学问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在数学里经常用序号或符号来代替实物或者文字,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和数学的符号化思想,让学生在对比中初步具有符号意识。】
【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早餐搭配
(课件出示:油条、面包、牛奶、果汁、豆奶)
营养专家提示:合理的营养早餐是面食和饮品各选一种,早餐有多少种搭配?
<
><
>2.组队搭配
学校要从4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各选出1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
><
>3.路线搭配
同学们帮小蓝顺利解决了组队的难题,为了表示感谢,她约我们星期天一起参观博物馆。从学校到小蓝家有3条路可走,从小蓝家到博物馆有4条路可走。同学们去博物馆一共有多少种同的走法?
<
><
>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练习,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连一连、写一写、算一算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通过概括、总结、提升,发现每种方法的特点,概括出解决搭配问题策略的共性:有序思考,进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作业】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1.我学会了有序搭配;
2.我知道可以用连一连、写一写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
3.我会用有序搭配的方法解决衣服搭配、早餐搭配、组队搭配、路线搭配等生活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全面回顾本节课收获,关注知识、方法和学生的感受。通过反思,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概括知识的能力。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