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而是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挟“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交往中常感到不安。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最终荣宁二府走向衰败与崩溃。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指对自己无情的也有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往不情,甚至对父亲小书房里一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世界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做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一人。
(摘编自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中的生活世界是混杂着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的变化无常的世界。
B.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
C.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
D.在《红楼梦》三重世界里,缘分和情谊比金钱更重要,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三段以贾府不同的时期饮食方面的变化,论证了世界是没有恒常,充满跌宕起伏的。
B.第四段用举例论证,以宝玉为例,旨在证明情对这个世界的支撑,突出变化中情的美。
C.文章在谈到《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时,以佛家和道家的理论为依据进行了有力论证。
D.文章开篇先亮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几个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在世,只要相信净土、不断修行,就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
B.《红楼梦》通过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C.文章认为中国人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因为远近不同所以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D.从道家来说,《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其实就是有情世界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28日报道,中国国有核电巨头中核工业集团11月27日宣布,中国独立研发的新型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此前中国使用的核电机组主要通过从欧美引进,未来中国将加速独立研发核电机组的建设,并将大力推动海外出口。
据悉,“华龙一号”采用了双层安全壳,抗震性能好,达到了国际最高级别的安全标准。中核集团认为,此次并网成功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这对中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中核集团联合58家国有企业,联动140余家民营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华龙一号”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国产化率超过85%。
据中国媒体报道,目前中国在运核电机组约50座,总装机量约5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的94台9655.3万千瓦和法国的56台6137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同时,中核集团海内外共有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建。
报道指出,核电领域的进步也将为推动“一带一路”广域经济圈构想发挥作用。目前巴基斯坦在建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即将竣工。中国甚至还在争取向英国出口“华龙一号”,目前正在等待对方的批准程序。
(摘编自《日媒关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打破国外核电技术垄断》)
材料二:
1月30日上午,中核集团在北京宣布:“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在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为我国建设核电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
核电“首堆”,是指采用全新核电技术建造的第一台核电机组,在建造过程中涉及大量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施工,一边进行设备生产和设计改进,往往造成工程拖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三代核电首堆建设都遭遇了拖延,美国和法国的三代核电首堆均拖期四到五年。而作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入商运历时约68个月,如期完成建设目标,成为了全球首个按期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
(摘编自《打破三代核电“首堆必拖期”怪圈“华龙一号”是如何做到的》)
材料三:
“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深远。据了解,“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从2015年5月7日正式落地福清,到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业运行,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是“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的重要原因。在巴基斯坦卡拉奇,2台“华龙一号”在建机组顺利推进,智利、英国等也纷纷提出了项目引进的合作意愿。
据介绍,按目前市场情况测算,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并提供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近200亿元。
(摘编自《探秘“华龙一号”》,《人民日报》2021年2月5日)
4.下列对“华龙一号”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次并网成功,大幅提升了中国核电行业的竞争力,标志着中国的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B.“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是中国独立研发的核电机组,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实现国产,国产化率高,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的垄断。
C.“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法、俄等国之后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D.“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是中国采用全新三代核电技术建造的第一台核电机组,它打破了三代核电“首堆必拖期”怪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一方面加速独立研发核电机组的建设,一方面推动“华龙一号”的海外出口,多国提出合作意愿,国外“华龙一号”核电站已建成。
B.“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有利于中国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拉动经济发展,改变了“一带一路”广域经济圈格局。
C.建造核电“首堆”的过程,涉及大量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往往造成首堆建设工程难以如期完成,这就需要边建造边摸索经验。
D.由于各自媒体的报道立场不同,材料三认为是英方主动提出引进“华龙一号”项目,材料一则认为是中国向英国争取出口“华龙一号”。
6.专家认为,“与高铁一样,‘华龙一号’是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亮丽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华龙一号”这张“亮丽名片”具有哪些特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粮食
熊立功
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叶子爹爹又回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相同的是,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回来了。娘说。
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们做着吃一点,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稻草中睡着的叶子。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多半是拿粮食。
娘揭开锅盖,上了几瓢水,在灶下点着了火。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长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回头冲娘笑笑:嫂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说完,长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菜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滋滋响地吃,馋得吐口水。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走了,就是野菜叶子也没有饱餐过。
趁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缝补起破衣来。娘像怕人看到光亮一样,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
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的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长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她连忙闭上眼。长个子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脸,带着愧意说:孩子,苦了你啊。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捧粮食。并说: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
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啥,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每一次回,爹爹总是都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或者是衣物。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他们打死的。活该,报应。大恶霸霸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
第二天,娘把长个子留下的几捧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汤,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并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
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半夜,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在草棚里到处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他们嘴里骂着:你个赤匪婆,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那些兵就对她拳打脚踢。
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
那之后,娘再也没回,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喉咙喊哑了。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白日,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
又是一个半夜,长个子带着几个人来了,他们依然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出声。
孩子,苦了你啊!长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
我爹呢?
长个子低下头,看着长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和我们送粮食到前线,遇到了敌人。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和我们走吧?
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然后,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长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
第二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改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一段运用了肖像描写,“破衣烂衫”“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暗示了他们革命斗争生活的艰苦和身份。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寥寥数语,叶子内心的痛苦及坚强就显露出来了。
C.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都是夜里,“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D.小说从孩子的视角来写,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红军战士的斗争生活,同时孩子的形象和其爹娘的形象相互映衬,写了两代人的革命,构思巧妙。
8.小说中叶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小说以”粮食”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B.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C.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D.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艺”,在本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与《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所指代的内容不同。
B.“永元”,古代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古代皇帝中,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
C.“视事”,在文中是指中国古代朝廷派遣官员前往各府、州、县进行考察,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
D.《后汉书》是由南朝宋时期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衡善属文,文学造诣深,还具有谦虚、脱俗的品格。“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了他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B.张衡善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科学成就突出,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C.张衡善理政,任河间相时看到豪右“共为不轨”
,他“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收到“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的效果。
D.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张衡的一生。以“善”为纲,以“妙”为目,所写方面多而不杂,事迹富而不乱,文章简而概括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出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群山万壑赴荆门”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这雄伟的山川,正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B.颔联由首联的“村”而到“人”,营造出了昭君墓那种悲凉萧瑟的氛围,写尽了昭君一生的遭遇,给人一种沉重之感。
C.颈联写皇帝昏庸致使昭君遗恨千古。昭君不忘故土,魂魄月夜归来,“空”字写出了对故国的思念,突出遗恨之深。
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表达了对王昭君的深切同情,同时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
15.本诗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行为方面去分析,动物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
。但动物为什么又要消耗大量能量进行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
对此,研究者们各执己见,_______。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与动物将来的生存
。而有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正是其天性的表现,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美国科学家则认为,游戏其实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能巧妙地将它们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因而对幼小动物和成年动物来说,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创造性、想象力、________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动物的游戏行为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触目皆是
莫衷一是
休戚相关
多姿多彩
B.触目皆是
述而不作
息息相关
多姿多彩
C.比比皆是
莫衷一是
息息相关
丰富多彩
D.比比皆是
述而不作
休戚相关
丰富多彩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B.游戏给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能巧妙地把它们自身各种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C.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它们能用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D.游戏为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它们能巧妙地把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结合起来。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自我娱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这里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B.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
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尽管跑步是一种能让人享受速度感的运动,①________,有罗圈腿、平底足或身体太胖的人群就不宜单一选择跑步运动。如果想选择跑步方式锻炼身体,②________,比如太极拳、游泳、自行车等。另外,想要膝关节不受损伤,不是单纯地靠护具去保护,③________。因为,关节出现问题与周边的肌肉有很大关系,可以通过靠墙静蹲、绷腿练习和抗阻练习等增强力量。从而减少关节压力,保护关节不受或少受伤害。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4分)
2020年12月17日1点59分,嫦娥5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5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一场全民共享的“科技盛宴”,人们亲切地称嫦娥5号为“五姑娘”,称月球样品为月球“土”特产,从11月24日出发,到12月17日送达,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引起高度关注,此次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与封装、月球轨道交汇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中科院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黄国平在《致谢》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他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打动了大批网友。
少年时期的他即使身陷命运的泥淖之中,遭遇了一次次的不幸,却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选择在逆境中前进、顽强地和命运做斗争,吃了很多的苦,走了很长的路,最终实现梦想,收获幸福,彻底改变人生命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九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答案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而是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挟“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交往中常感到不安。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最终荣宁二府走向衰败与崩溃。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指对自己无情的也有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往不情,甚至对父亲小书房里一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世界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做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一人。
(摘编自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中的生活世界是混杂着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的变化无常的世界。
B.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
C.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
D.在《红楼梦》三重世界里,缘分和情谊比金钱更重要,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
答案:D项。“《红楼梦》的世界里,缘分和情谊比金钱更重要,它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错误,第四段说“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由此可知,缘分和情谊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是针对第二重的有情世界而言,而《红楼梦》有三重世界,选项以偏概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三段以贾府不同的时期饮食方面的变化,论证了世界是没有恒常,充满跌宕起伏的。
B.第四段用举例论证,以宝玉为例,旨在证明情对这个世界的支撑,突出变化中情的美。
C.文章在谈到《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时,以佛家和道家的理论为依据进行了有力论证。
D.文章开篇先亮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几个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答案:D项。文章提出观点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三个方面属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在世,只要相信净土、不断修行,就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
B.《红楼梦》通过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C.文章认为中国人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因为远近不同所以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D.从道家来说,《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其实就是有情世界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
答案:B项。A项中“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化,文中第二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C项中观点是意大利汉学家的观点而非作者观点。D项中“《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其实就是有情世界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错误,选项偷换概念,第五段说的是“《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文中说的是“太虚幻境”,选项变成“虚空世界”,这是两个概念。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28日报道,中国国有核电巨头中核工业集团11月27日宣布,中国独立研发的新型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此前中国使用的核电机组主要通过从欧美引进,未来中国将加速独立研发核电机组的建设,并将大力推动海外出口。
据悉,“华龙一号”采用了双层安全壳,抗震性能好,达到了国际最高级别的安全标准。中核集团认为,此次并网成功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这对中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中核集团联合58家国有企业,联动140余家民营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华龙一号”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国产化率超过85%。
据中国媒体报道,目前中国在运核电机组约50座,总装机量约5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的94台9655.3万千瓦和法国的56台6137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同时,中核集团海内外共有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建。
报道指出,核电领域的进步也将为推动“一带一路”广域经济圈构想发挥作用。目前巴基斯坦在建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即将竣工。中国甚至还在争取向英国出口“华龙一号”,目前正在等待对方的批准程序。
(摘编自《日媒关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打破国外核电技术垄断》)
材料二:
1月30日上午,中核集团在北京宣布:“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在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为我国建设核电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
核电“首堆”,是指采用全新核电技术建造的第一台核电机组,在建造过程中涉及大量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施工,一边进行设备生产和设计改进,往往造成工程拖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三代核电首堆建设都遭遇了拖延,美国和法国的三代核电首堆均拖期四到五年。而作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入商运历时约68个月,如期完成建设目标,成为了全球首个按期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
(摘编自《打破三代核电“首堆必拖期”怪圈“华龙一号”是如何做到的》)
材料三:
“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深远。据了解,“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从2015年5月7日正式落地福清,到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业运行,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是“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的重要原因。在巴基斯坦卡拉奇,2台“华龙一号”在建机组顺利推进,智利、英国等也纷纷提出了项目引进的合作意愿。
据介绍,按目前市场情况测算,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并提供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近200亿元。
(摘编自《探秘“华龙一号”》,《人民日报》2021年2月5日)
4.下列对“华龙一号”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次并网成功,大幅提升了中国核电行业的竞争力,标志着中国的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B.“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是中国独立研发的核电机组,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实现国产,国产化率高,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的垄断。
C.“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法、俄等国之后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D.“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是中国采用全新三代核电技术建造的第一台核电机组,它打破了三代核电“首堆必拖期”怪圈。
答案:A项。
A项张冠李戴,“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是“‘华龙一号’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并网成功”标志着“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一方面加速独立研发核电机组的建设,一方面推动“华龙一号”的海外出口,多国提出合作意愿,国外“华龙一号”核电站已建成。
B.“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有利于中国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拉动经济发展,改变了“一带一路”广域经济圈格局。
C.建造核电“首堆”的过程,涉及大量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往往造成首堆建设工程难以如期完成,这就需要边建造边摸索经验。
D.由于各自媒体的报道立场不同,材料三认为是英方主动提出引进“华龙一号”项目,材料一则认为是中国向英国争取出口“华龙一号”。
答案:D项。
A项“国外‘华龙一号’核电站已建成”错误。由材料一“目前巴基斯坦在建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即将竣工”可知,国外“华龙一号”核电站尚未建成。B项“改变了‘一带一路’广域经济圈格局”错,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达是“报道指出,核电领域的进步也将为推动‘一带一路’广域经济圈构想发挥作用”。C项“往往造成首堆建设工程难以如期完成,这就需要边建造边摸索经验”错误,原文表达为需要边建造边摸索,往往会拖延工程,因果倒置。
6.专家认为,“与高铁一样,‘华龙一号’是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亮丽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华龙一号”这张“亮丽名片”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①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国产化率超过85%。
②安全性高:“华龙一号”采用了双层安全壳,抗震性能好,达到了国际最高级别的安全标准。
③经济效益高:降低了建造成本,投入商业运行后,能改善能源结构,创造巨大产值,提供就业机会。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粮食
熊立功
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叶子爹爹又回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相同的是,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回来了。娘说。
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们做着吃一点,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稻草中睡着的叶子。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多半是拿粮食。
娘揭开锅盖,上了几瓢水,在灶下点着了火。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长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回头冲娘笑笑:嫂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说完,长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菜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滋滋响地吃,馋得吐口水。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走了,就是野菜叶子也没有饱餐过。
趁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缝补起破衣来。娘像怕人看到光亮一样,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
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的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长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她连忙闭上眼。长个子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脸,带着愧意说:孩子,苦了你啊。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捧粮食。并说: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
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啥,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每一次回,爹爹总是都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或者是衣物。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他们打死的。活该,报应。大恶霸霸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
第二天,娘把长个子留下的几捧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汤,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并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
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半夜,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在草棚里到处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他们嘴里骂着:你个赤匪婆,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那些兵就对她拳打脚踢。
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
那之后,娘再也没回,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喉咙喊哑了。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白日,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
又是一个半夜,长个子带着几个人来了,他们依然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出声。
孩子,苦了你啊!长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
我爹呢?
长个子低下头,看着长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和我们送粮食到前线,遇到了敌人。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和我们走吧?
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然后,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长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
第二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改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一段运用了肖像描写,“破衣烂衫”“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暗示了他们革命斗争生活的艰苦和身份。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寥寥数语,叶子内心的痛苦及坚强就显露出来了。
C.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都是夜里,“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D.小说从孩子的视角来写,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红军战士的斗争生活,同时孩子的形象和其爹娘的形象相互映衬,写了两代人的革命,构思巧妙。
答案:C项。“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
8.小说中叶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乖巧懂事。在父亲等人吃饭的时候
,她虽然馋的只吐口水,但依旧忍着,虽然她连野菜叶子都无法饱食,但为了让爹爹等人吃饱饭打坏人,硬是将留给她的粮食存下,而坚持和娘吃野菜。
②吃苦耐劳。她每天白天都会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同娘处理这些粮食。
③坚强勇敢。在爹娘死后,她虽然内心悲痛,但却拒绝跟长个子走,而是独自一人继续为红军存粮。
9.小说以”粮食”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①以“粮食”为中心,作为小说线索,使故事情节简洁、集中。
②人物关系以“粮食”为纽带,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如叶子和娘对革命队伍的无私支持主要通过存粮食来表现。
③以“粮食”为中心,集中叙写人物活动,使支持革命的主题表达更突出、更深化。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B.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C.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D.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答案:A项。“思”和“图身之事”搭配,意思是“思谋自身安全的事”,不应断开,排除BD,“吉凶倚伏”意思福祸相因,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艺”,在本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与《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所指代的内容不同。
B.“永元”,古代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古代皇帝中,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
C.“视事”,在文中是指中国古代朝廷派遣官员前往各府、州、县进行考察,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
D.《后汉书》是由南朝宋时期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答案:C项。“‘视事’,
在文中是指中国古代朝廷派遣官员前往各府、州、县进行考察”错误,“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故选C。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衡善属文,文学造诣深,还具有谦虚、脱俗的品格。“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了他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B.张衡善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科学成就突出,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C.张衡善理政,任河间相时看到豪右“共为不轨”
,他“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收到“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的效果。
D.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张衡的一生。以“善”为纲,以“妙”为目,所写方面多而不杂,事迹富而不乱,文章简而概括全。
答案:B项。“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说法错误,《二京赋》就是文学作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答案:(1)用事实来检验(仪器),(彼此)符合,(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来看,从来没有这种事。(得分点:验,检验;以,用;若,如;未之有也,宾语前置,从来没有这种事。)
(1)宦官害怕张衡说他们的坏话,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得分点:“毁”,说坏话、毁谤;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乃”,于是;“诡对”,用假话对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出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群山万壑赴荆门”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这雄伟的山川,正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B.颔联由首联的“村”而到“人”,营造出了昭君墓那种悲凉萧瑟的氛围,写尽了昭君一生的遭遇,给人一种沉重之感。
C.颈联写皇帝昏庸致使昭君遗恨千古。昭君不忘故土,魂魄月夜归来,“空”字写出了对故国的思念,突出遗恨之深。
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表达了对王昭君的深切同情,同时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
答案:A项。“‘群山万壑赴荆门’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有误。这里是通过山壑来表现人物,是侧面烘托。
15.本诗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对比(反衬)。颔联: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通过对比,反衬了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4)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行为方面去分析,动物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
。但动物为什么又要消耗大量能量进行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
对此,研究者们各执己见,_______。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与动物将来的生存
。而有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正是其天性的表现,像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美国科学家则认为,游戏其实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能巧妙地将它们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因而对幼小动物和成年动物来说,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创造性、想象力、________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动物的游戏行为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触目皆是
莫衷一是
休戚相关
多姿多彩
B.触目皆是
述而不作
息息相关
多姿多彩
C.比比皆是
莫衷一是
息息相关
丰富多彩
D.比比皆是
述而不作
休戚相关
丰富多彩
答案:C项。“触目皆是”,眼睛看到的都是,强调“多而易见”,侧重于视觉,满眼都是;“比比皆是”,到处都是,侧重于空间,强调“多”。第一处,主要是强调“动物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之多,不侧重视觉,应使用“比比皆是”。从而排除AB两项;“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述而不作”,指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加自己的创见。结合第二处的语境,前面说“研究者们各抒己见”,可见是说研究者们的看法不一致,应使用“莫衷一是”,从而排除BD两项。再看,“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第三处,是说“与动物将来的生存”关系很密切,与“祸福”无关,故应使用“息息相关”。“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第四处,是说“通信方式”的形式之多,应该使用“丰富多彩”。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B.游戏给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能巧妙地把它们自身各种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C.游戏对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它们能用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D.游戏为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它们能巧妙地把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结合起来。
答案:A项。画线句有三处问题:一是,“对动物提供了……”搭配不当,“对”应改为“为”“给”或“向”,这就排除了C项;
二是,“能巧妙地将它们各种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语序不当,“巧妙”应该修饰“结合”,应放在“结合”前面,即“巧妙地结合”,这就排除了BD两项;
三是“各种自身”语序不当,应为“自身各种”,也可排除C项。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自我娱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这里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B.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
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C项。文中“自我娱乐”中的引号的作用是表特殊含义。选项中,A项引号的作用是表强调,B项引号作用是表引用,C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特殊含义,D项引号的作用是反语表讽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尽管跑步是一种能让人享受速度感的运动,①________,有罗圈腿、平底足或身体太胖的人群就不宜单一选择跑步运动。如果想选择跑步方式锻炼身体,②________,比如太极拳、游泳、自行车等。另外,想要膝关节不受损伤,不是单纯地靠护具去保护,③________。因为,关节出现问题与周边的肌肉有很大关系,可以通过靠墙静蹲、绷腿练习和抗阻练习等增强力量。从而减少关节压力,保护关节不受或少受伤害。
答案:①但并非人人都适合跑步
②可以适当结合其他运动方式
③而是要锻炼关节周边的肌肉力量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4分)
2020年12月17日1点59分,嫦娥5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5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一场全民共享的“科技盛宴”,人们亲切地称嫦娥5号为“五姑娘”,称月球样品为月球“土”特产,从11月24日出发,到12月17日送达,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引起高度关注,此次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与封装、月球轨道交汇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答案: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5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实现了我国探月的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中科院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黄国平在《致谢》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他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打动了大批网友。
少年时期的他即使身陷命运的泥淖之中,遭遇了一次次的不幸,却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选择在逆境中前进、顽强地和命运做斗争,吃了很多的苦,走了很长的路,最终实现梦想,收获幸福,彻底改变人生命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坚守信念
2.逆境中成才
3.拼搏奋斗,砥砺前行
4.自强不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