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7 08: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排泄
排遗
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例:排便.
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除体外的过程。
排尿:
排汗:
呼气:
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
通过皮肤排出少量水. 无机盐.尿素等
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
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排泄的途径: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肾脏
肾动脉
肾静脉
输尿管
肾皮质
肾髓质
肾盂
肾单位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成分: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酸、尿素

原尿成分: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葡萄糖,每L尿液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
成分 血浆/g.L-1 肾小囊/g.L-1 尿液/g.L-1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解读数据
结合课本P82页请你分析,并完成三道讨论题:
2.血浆和肾小囊中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解读数据
成分 血浆/g.L-1 肾小囊/g.L-1 尿液/g.L-1
蛋白质 8.00 0.03 0.00
水 90 98 96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同血浆相比,肾小囊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葡萄糖、无机盐、水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经过肾小球,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其他物质(水、葡萄糖、无机盐、尿酸、尿素等)被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解读数据
成分 血浆/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水 90 98 96
尿素 0.03 0.03 1.80
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
尿液的形成过程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肾小球
肾小管
集合管
肾小囊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尿液的排出
尿液的排出
肾脏(尿液):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健康生活
不对,因为当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少于500mL时,体内产生的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积累在体内,伤害身体。
有人为了减少日常尿量,就减少每日的摄水量,你觉得这样对吗?
四、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适时适量饮水
2、有了尿意要及时排尿
3、防止尿道感染
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g/L):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 30 1.0 2.0 0.05 9.0
病人: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 0 0 2.0 0.05 11.0
正常人:
讨论:
1、与正常人比较,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
2、推测这个病人的肾脏哪些结构出现了问题。
反馈练习
1.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3.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4.尿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肾的 作用和 作用。
C
D
C
滤过
重吸收
5.何种液体经肾小球滤过后,形成原尿?( )
A.组织液 B.血液 C.淋巴液 D.汗液
6.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分别发生在肾单位的哪些部位?( )
A.肾小球、肾小管 B.肾小囊、肾小球
C.肾小体、肾小囊 D.肾小管、肾小球
7.正常情况下,下列成分在原尿中有,而在尿液中没有的成分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8.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囊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输尿管
9.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脏的控制作用
D.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