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0070.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070.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7.傅雷家书两则
学习目标
——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名师讲析
【文章内容】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跌宕起伏、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文章结构】
第一则:遭遇挫折,心中苦闷要坚强;
第二则:获得成功,心满意足要坚强。
【重点解析】
例1 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分析 概括两封信的具体内容。第一封信写在儿子受到挫折时,告诉儿子面对挫折要坚强,第二封信写在儿子成功时,教育儿子不要骄傲。
解答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总结 分析写信的背景可以把握信的主题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
例2 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 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分析 “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解答胜不骄,败不馁。
总结 从文中找答案.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例3 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 这里运用了比喻说理和道理论证.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讲明心态跟做事的关系,通过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更能有力地说服儿子明白心态的重要。
解答 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总结 比喻说理的生动性,和摆事实的说服力。
【课堂达标】
1.作者傅雷,________家,文艺评论家,主要翻译________国文学作品,如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
2.根据注音写字。
凭diào ( ) yú( )词 重蹈fùzhé ( ) 涕sì( )横流
3.解释下列词语。
廓然无累:
气吞斗牛:
舐犊之情:
方枘圆凿:
4.课文理解。
这两封家书,第一篇写于儿子之时,第二篇写于儿子 之时。“坚强”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联系课文,它有两方面表现,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5.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问题,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代哲学家周围平说过:“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著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请你比较傅雷和周国平对于“孤独”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写过家书吗 如果没有,请你选择一位亲人,给他或她写一封信,说说你一直想告诉他或她的话。如果你曾经写过,把它找出来,重温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 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8.这封信是针对傅聪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 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傅雷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告诉儿子怎样面对消沉苦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用的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你有苦闷时向父母倾诉吗 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 你现在最想和他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记住回家的路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②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③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④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用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领域,并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于是你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记住回家的路》百花文艺出版社周国平/文有删改)
12.读完全文,你认为题目中“家”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研读①②两节,归纳作者所持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节画线句中的“禀赋”和“习惯”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周国平的文章淡 白中蕴涵着积极,平实中闪烁智慧.给人以启迪。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④节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并举出一例作为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你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并联系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1)春节联欢晚会上,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一夜之间就传播了大江南北;听着优美的萨克斯乐曲《回家》,总会让天涯游子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2)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摘自“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翻译 法 人间喜剧
2.吊 谀 覆辙 泗
3.指心胸开阔,心境单纯,不受外界的干扰;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比喻爱儿女之情;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4.精神消沉;取得成功;面对挫折要泰然处之不懈追求;面对成功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
5.(1)这句话意在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2)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6.略
7.略
8.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写的。面对挫折要泰然处之不懈追求。
9.从两方面写怎样面对情绪上的跌宕的:①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②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10.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11.略
12.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
13.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
14.“禀赋”指的是:过内心生活的禀赋;“习惯”指的是:关注心灵,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进而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的习惯。
15.(1)一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并为此不断努力,追求尽善尽美,就能坚守自我的精神家园,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2)开放题,事例合理能够证明观点即可,示例:
①“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毕生从事科学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她淡然面对荣誉,把奖章作为女儿的玩具。她抵御物质诱惑,坚守心灵家园,致力于科学探索。
②1936年,华罗庚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放弃攻读博士学位,专心研究“完整三角合计”问题。1938年,亨有盛誉的他毅然告别剑桥回到了祖国。
③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女儿巴鲁玛·毕加索,拒绝用父亲的遗产和声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18岁时就将姓名中“毕加索”的字样抹去,选择服装、珠宝设计行业,并为之不懈努力。
16.人们应该关注生活家园,也应该更多地关注精神家园,只有找到精神家园,才能活得充实,才能像钱学森那样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抵挡得住名利诱惑,公而忘私,投身于祖国的事业,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