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31 17:48: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童科学
本次课程:生命活动的调节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科学
本次课学习目标:
掌握1.动植物的激素调节2.神经调节3.动物的行为4.体温控制
part1.考点思维导图
(?http:?/??/?www.21cnjy.com?/??)
考点1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例1-1.(2019·衢州)小
(?http:?/??/?www.21cnjy.com?)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例1-2.(2017?杭
(?http:?/??/?www.21cnjy.com?)州)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变式训练
1.太空中,在湿润的软质土壤上横放一株植物幼苗。让它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置于单侧光照射的环境中培养若干天。其根茎的生长方向应该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原来摆放的方向生长
C.根向土壤方向生长,茎向光源方向生长
D.
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2.(2017·丽水)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
(?http:?/??/?www.21cnjy.com?)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考点2 植物的向光性和激素
例2-1.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小时之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例2-2.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该图能表达的含义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
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C.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下生长素失去作用
D.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
◆变式训练
1.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
2.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21
cnjy
com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__
__和__
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
__。21cnjy.com
(2)预测实验结果:__
_。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_

(?http:?/??/?www.21cnjy.com?/??)
考点3 人体激素或对应的疾病或症状
例3-1.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描述了“武大郎”个子矮小的特征,请推断其发育异常的原因(

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C.?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D.?幼年期缺乏肾上腺素
例3-2.甲、乙两患者都为成年人,症状如下表
患者
身高
智力
生殖器官

70cm
正常
发育正常

70cm
低下
发育不全
甲患者的症状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A.?甲状腺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例3-3.下列关于内分泌腺和激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垂体、甲状腺、唾液腺
(?http:?/??/?www.21cnjy.com?)和汗腺均属于内分泌腺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进入血液
C.?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D.?人类患的疾病都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例3-4.
(2019·嘉舟)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I
、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2)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II、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
(?http:?/??/?www.21cnjy.com?)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注:
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
(?http:?/??/?www.21cnjy.com?)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
发现数据关系为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变式训练
1.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选项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2.(2019·杭州)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
(?http:?/??/?www.21cnjy.com?)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人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http:?/??/?www.21cnjy.com?/??)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
(?http:?/??/?www.21cnjy.com?)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考点4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例4-1.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然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下图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糖尿病患者
B.曲线a在1—2小时下降主要是血糖合成糖元所致
C.曲线b代表正常人
D.曲线b在2小时后下降主要是血糖加速分解所致
例4-2.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后测
(?http:?/??/?www.21cnjy.com?)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1%。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图中的曲线所示。请回答:
(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__
_左右,由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__
_是病人,患的可能是__
__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
__
__。
(3)甲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
_,这与体内__
_分泌的__
__作用有关。
(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
__排出了体外。21·世纪
教育网
◆变式训练
1.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
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
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
D.
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
2.(2018·绍兴)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的发现和提取,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
(1)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
(?http:?/??/?www.21cnjy.com?)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胰腺中还有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胰岛细胞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和_______形成的。
(2)因为胰岛素会在胰液中胰蛋白酶的作
(?http:?/??/?www.21cnjy.com?)用下分解,所以很难从胰腺中提取胰岛素。1920年。班廷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想法:如果将狗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狗的胰腺就会萎缩,胰腺中不再产生胰液,再设法从未萎缩的胰岛中分离出胰岛素、班廷的想法巧妙之处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21年,在麦克劳德的
(?http:?/??/?www.21cnjy.com?)生理实验室里,班廷先在狗的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很快又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他在该环境下提取胰岛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提取出的胰岛素在患糖尿病
(?http:?/??/?www.21cnjy.com?)的狗及志愿者身上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胰岛素能够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ttp:?/??/?www.21cnjy.com?/??)
考点5 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例5.一般情况下,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A.细胞体→树突→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下一个神经元轴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下一个神经元轴突
◆变式训练
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
B.轴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考点6 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
例6.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C.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变式训练
1.根据下图填空:
(1)[1]__
__将冲动传向[2]__
__,冲动沿[3]__
__从细胞传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人的神经系统由[A]__
__和[B]__
__,组成[F]__
__;[C]__
__和[D]__
__组成[E]__
__。【版权所有:21教育】
(3)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
(?http:?/??/?www.21cnjy.com?)统一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是因为在__
__和__
__的共同调节下,各个系统协调统一工作的结果。
考点7 脑的结构与功能
例7.如图是人脑结构模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C的名称是__
__,D是__
_,E是__
__。
(2)大脑皮层之所以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
(?http:?/??/?www.21cnjy.com?)动,是因为大脑内部的神经纤维将__
__、__
__与__
__联系起来。
(3)饮酒过量时,表现步态不稳,是由于酒精
(?http:?/??/?www.21cnjy.com?)毒害了图中的标号__
_结构,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说明酒精毒害了标号__
__结构,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主要是酒精毒害了大脑皮层的__
__中枢。
◆变式训练
1.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依据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__
__损伤了。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__
__发生了病变。
(3)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人体的_
(?http:?/??/?www.21cnjy.com?)_
__。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
_。
考点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组成
例8-1.(2020
衢州)
(?http:?/??/?www.21cnjy.com?)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A.甲????
?B.乙??????C.丙???????D.丁
例8-2.如图所示,若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弧的模式,则当④处受损时会导致(

A.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例8-3.人体之所以能适应生活环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当我们不小心碰到火焰时会发生缩手反射,我们的反应是先
(填“感到痛”或“缩回手)。
(2)图中表示缩手反射效应器的是
(填序号)。
(?http:?/??/?www.21cnjy.com?/??)
(3)某人由于意外导致图中的②受损断开,结果是
(填字母)。
A.无感觉、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伸手 
D.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4)在一些危急情况下,比
(?http:?/??/?www.21cnjy.com?)如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这是在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说明大脑可以控制
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变式训练
1.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D.
若b处受损,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
2.(2020
温州)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A.①???????B.②???????C.④???????D.⑤
3.(2018·金华)2
(?http:?/??/?www.21cnjy.com?)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4.下图是脚被扎后肌肉收缩产生的反射弧的图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破坏乙,刺激甲,戊不发生反应?????????????????????????
B.?破坏丙,刺激丁,戊不发生反应
C.?破坏甲,刺激丁,戊能发生反应?????????????????????????
D.?破坏丁,刺激甲,戊不发生反应
考点9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例9-1.下列反射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A.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B.谈虎色变、眨眼反射
C.杯弓蛇影、缩手反射
D.望梅止渴、排尿反射
◆变式训练
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含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http:?/??/?www.21cnjy.com?/??)
考点10
动物的行为
例10-1.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www.21-cn-jy.com
A.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B.生来就有
C.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D.能伴随动物一生
例10-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A.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例10-3.杜鹃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该小鸟会辛苦地为杜鹃孵卵并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例10-4.不同白冠雀鸟群的
(?http:?/??/?www.21cnjy.com?)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虽然还是鸟群A的基调,但已明显带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而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这说明:【来源:21cnj
y.co
m】
(1)a的鸣叫声基调与鸟群A相同,这是__
__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__
_行为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__
__;
(3)上述实验说明:__
_行为是在__
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变式训练
1.下列全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狗辨主客、飞蛾扑火、老马识途
B.猫捉老鼠、蜻蜓点水、鹦鹉学舌
C.
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
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
蜜蜂采蜜
B.蜘蛛结网
C.鹦鹉学舌
D.孔雀开屏
3.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
(?http:?/??/?www.21cnjy.com?)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入侵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观察并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表: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腹部红色

腹部有红色条纹

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A.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
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
腹部为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4.马戏团的小猴,在驯养员发出指令后,会做出
(?http:?/??/?www.21cnjy.com?)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条件反射的一个例子。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用鸡、哨子和米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一下吧。
(1)假设在一段时间内将给鸡喂米与
(?http:?/??/?www.21cnjy.com?)吹哨的信号结合起来,鸡将形成对哨声刺激的反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一个狗建立条件反射的实例支持这一假设(上述事例除外)。__
__。21·cn·jy·com
(2)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__
__。
(3)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__
__组。
(4)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现会怎样?
(5)在实验开始之前,哨声对于鸡来说属于__
__刺激,它与能够引发某种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就会使鸡形成条件反射。
(6)通过上述过程所建立的反射,
(?http:?/??/?www.21cnjy.com?)是在__
__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
_的参与下形成的一种__
__性反射。
(?http:?/??/?www.21cnjy.com?/??)
考点11
体温的调节
例11-1.(2020
宁波)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21教育网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http:?/??/?www.21cnjy.com?)?????????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2-1-c-n-j-y
例11-2.(2020
湖州)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http:?/??/?www.21cnjy.com?)
B.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
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例11-3.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他的体温在bc段变化时,他的皮肤最有可能是(??
?

(?http:?/??/?www.21cnjy.com?/??)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例11-4.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的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如图所示是皮肤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http:?/??/?www.21cnjy.com?/??)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
_图所示,此时体温__
__(填“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所示,血管
(?http:?/??/?www.21cnjy.com?)处于__
__状态,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量__
__,皮肤温度__
__,散发的热量将__
_。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__
__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__
__图所示。
◆变式训练
1.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
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2.(2020
嘉兴)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
(?http:?/??/?www.21cnjy.com?),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化,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你在剧烈运动后就会汗流浃背,
此时大量流汗主要为了维持人体的(
?)
2·1·c·n·j·y
A.体温平衡?????B.血糖平衡??????C.氧气平衡?????D.水分平衡
3.(2020
杭州)健康人的正常体
(?http:?/??/?www.21cnjy.com?)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
21
cnjy
com
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
4.(2018·温州)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
(?http:?/??/?www.21cnjy.com?)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http:?/??/?www.21cnjy.com?/??)
据图判断,在25℃和35℃
(?http:?/??/?www.21cnjy.com?)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part3.自我评价
1.本次课最重要的三个知识点: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人体的激素调节
3.神经调节
4.动物的行为
5.体温的调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次课程:生命活动的调节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科学
本次课学习目标:
掌握1.动植物的激素调节2.神经调节3.动物的行为4.体温控制
part1.考点思维导图
(?http:?/??/?www.21cnjy.com?/??)
考点1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例1-1.(2019·衢州)小科在做植物
(?http:?/??/?www.21cnjy.com?)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B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甲
B、乙
C、丙
D、丁
例1-2.(2017?杭州)研
(?http:?/??/?www.21cnjy.com?)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B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变式训练
1.太空中,在湿润的软质土壤上横放一株植物幼苗。让它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置于单侧光照射的环境中培养若干天。其根茎的生长方向应该是(
C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原来摆放的方向生长
C.根向土壤方向生长,茎向光源方向生长
D.
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2.(2017·丽水)某兴趣小
(?http:?/??/?www.21cnjy.com?)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1)根的向地性
(2)A
考点2 植物的向光性和激素
例2-1.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小时之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www.21-cn-jy.com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解析:在去掉尖端的左侧放被尖端处理过的琼脂
(?http:?/??/?www.21cnjy.com?)块,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A正确;该实验不能证明单侧光对该物质的影响,因为实验中无光照作用,B错误;图中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且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生长,C正确;图中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且这些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D正确。答案:B
例2-2.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该图能表达的含义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B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
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C.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下生长素失去作用
D.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
◆变式训练
1.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
解析:由图可知,无论对哪
(?http:?/??/?www.21cnjy.com?)一种器官,均表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三种器官促进生长最大,是最适宜的浓度。D点对应的浓度促进芽、茎生长,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浓度对幼嫩和成熟细胞的影响,图中没有体现。
答案:D
2.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21cnjy.com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__蒸馏水__和__等量赤霉素溶液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高度__。
(2)预测实验结果:__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__。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__有影响。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量过少),代表性差__。
(?http:?/??/?www.21cnjy.com?/??)
考点3 人体激素或对应的疾病或症状
例3-1.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描述了“武大郎”个子矮小的特征,请推断其发育异常的原因(
D

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C.?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D.?幼年期缺乏肾上腺素www-2-1-cnjy-com
例3-2.甲、乙两患者都为成年人,症状如下表
患者
身高
智力
生殖器官

70cm
正常
发育正常

70cm
低下
发育不全
甲患者的症状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B

A.?甲状腺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例3-3.下列关于内分泌腺和激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垂体、甲状腺、唾液腺和汗腺均属
(?http:?/??/?www.21cnjy.com?)于内分泌腺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进入血液
C.?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D.?人类患的疾病都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21·世纪
教育网
例3-4.
(2019·嘉舟)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I
、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2)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II、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
(?http:?/??/?www.21cnjy.com?)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注:
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
(?http:?/??/?www.21cnjy.com?)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
发现数据关系为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
(1)甲状腺激素
(?http:?/??/?www.21cnjy.com?)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n4>n1+n3-n2或(n4-n2)>(n1-n2)+(n3-n2)
【考点】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
(?http:?/??/?www.21cnjy.com?)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衍生物,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
【解答】(1)
a
.由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记录是数据的实验鼠的体长,因此该实验是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对鼠的体长的影响;
b.
成年老鼠的身长基本不会发生改变了,因此无论甲状腺激素对老鼠体长有无影响,得出的结果都是几乎无生长;
(2)
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个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丙组注射
生长激素,则丁组要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则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的实验组增加量要比不注射激素的增加量快,同时注射两种激素的老鼠体长增长最快,所以其数据满足关系是:
n4>n1+n3-n2或(n4-n2)>(n1-n2)+(n3-n2)

故答案为:(1)
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有促进作用;
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2)n4>n1+n3-n2或(n4-n2)>(n1-n2)+(n3-n2)
.
?
◆变式训练
1.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C

选项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2.(2019·杭州)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
(?http:?/??/?www.21cnjy.com?)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人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来源:21cnj
y.co
m】
(?http:?/??/?www.21cnjy.com?/??)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
(?http:?/??/?www.21cnjy.com?)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版权所有:21教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1)据此判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2)高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蝌蚪有致死作用;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3)甲状腺抑制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从而阻止蝌蚪发育成青蛙
考点4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例4-1.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然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下图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糖尿病患者
B.曲线a在1—2小时下降主要是血糖合成糖元所致
C.曲线b代表正常人
D.曲线b在2小时后下降主要是血糖加速分解所致
解析: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80-
(?http:?/??/?www.21cnjy.com?)120mg/dL,糖尿病人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从曲线看出,a曲线应该表示正常人的,b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的,AC错误;正常人饭后1-2小时,由于大量吸收葡萄糖,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可合成糖原,转化成氨基酸等非糖物质,B正确;曲线b在2小时后下降主要是葡萄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形成尿糖,D错误。答案:B
例4-2.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小
(?http:?/??/?www.21cnjy.com?)时后测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1%。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图中的曲线所示。请回答:21
cnjy
com
(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__0.1%__左右,由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__乙__是病人,患的可能是__糖尿__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
__葡萄糖被吸收转化为血糖__。
(3)甲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血糖被分解__,这与体内__胰脏(或胰岛)__分泌的__胰岛素__作用有关。
(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通过尿液__排出了体外。
◆变式训练
1.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
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
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
D.
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
2.(2018·绍兴)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的发现和提取,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
(1)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
(?http:?/??/?www.21cnjy.com?)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胰腺中还有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胰岛细胞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和_______形成的。
(2)因为胰岛素会在胰液中
(?http:?/??/?www.21cnjy.com?)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以很难从胰腺中提取胰岛素。1920年。班廷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想法:如果将狗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狗的胰腺就会萎缩,胰腺中不再产生胰液,再设法从未萎缩的胰岛中分离出胰岛素、班廷的想法巧妙之处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21年,在麦克劳德的生理实验室
(?http:?/??/?www.21cnjy.com?)里,班廷先在狗的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很快又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他在该环境下提取胰岛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提取出的胰岛素在患糖尿病的狗及
(?http:?/??/?www.21cnjy.com?)志愿者身上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胰岛素能够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分化(2)可以很好地避免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胰岛素
(3)酸性和低温的环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4)调节血糖浓度
(?http:?/??/?www.21cnjy.com?/??)
考点5 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例5.一般情况下,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C

A.细胞体→树突→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下一个神经元轴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树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下一个神经元轴突
◆变式训练
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
B.轴突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考点6 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
例6.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C.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解析:据分析可见: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
(?http:?/??/?www.21cnjy.com?)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D正确。答案:B
◆变式训练
1.根据下图填空:
(1)[1]__树突__将冲动传向[2]__细胞体__,冲动沿[3]__轴突__从细胞传出。
(2)人的神经系统由[A]__脑__和[
(?http:?/??/?www.21cnjy.com?)B]__脊髓__,组成[F]__中枢神经系统__;[C]__脑神经__和[D]__脊神经__组成[E]__周围神经系统__。21
cnjy
com
(3)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
(?http:?/??/?www.21cnjy.com?)整体进行生命活动,是因为在__激素(或内分泌系统)__和__神经系统__的共同调节下,各个系统协调统一工作的结果。
考点7 脑的结构与功能
例7.如图是人脑结构模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C的名称是__大脑__,D是__小脑__,E是__脑干__。
(2)大脑皮层之所以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是因为大脑内部的神经纤维将__小脑__、__脑干__与__脊髓__联系起来。
(3)饮酒过量时,表现步态不稳,是
(?http:?/??/?www.21cnjy.com?)由于酒精毒害了图中的标号__D__结构,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说明酒精毒害了标号__E__结构,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主要是酒精毒害了大脑皮层的__语言__中枢。
◆变式训练
1.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依据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__大脑__损伤了。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__小脑__发生了病变。
(3)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人
(?http:?/??/?www.21cnjy.com?)体的__呼吸和心跳__。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脑干位于后脑__。
考点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组成
例8-1.(2020
衢州)小科无
(?http:?/??/?www.21cnjy.com?)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21·cn·jy·com
A.甲????
?B.乙??????C.丙???????D.丁
【答案】
A
【考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
小科无意中被碎
(?http:?/??/?www.21cnjy.com?)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
”,说明非条件反射能完成,以脊髓为神经中枢的反射弧结构是正常的,所以乙、丙、丁结构正常。感是大脑形成的,应该是图示中脊髓中的上行传导索甲出现了损伤,刺激无法传到大脑估不能形成感觉,A选项正确。
例8-2.如图所示,若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弧的模式,则当④处受损时会导致(
C

A.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例8-3.人体之所以能适应生活环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当我们不小心碰到火焰时会发生缩手反射,我们的反应是先
(填“感到痛”或“缩回手)。
(2)图中表示缩手反射效应器的是
(填序号)。
(?http:?/??/?www.21cnjy.com?/??)
(3)某人由于意外导致图中的②受损断开,结果是
(填字母)。
A.无感觉、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伸手 
D.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4)在一些危急情况下,比如消防队
(?http:?/??/?www.21cnjy.com?)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这是在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说明大脑可以控制
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解析:(1)人体产生痛觉,形
(?http:?/??/?www.21cnjy.com?)成痛觉的神经冲动传导的路径较长,需要时间的较长.因此当手不小心碰到火焰时,我们的反应是先缩回手,后感到痛。(2)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④是感受器。(3)某人由于意外导致图中的②传出神经受损断开,反射弧不完整,因此缩手反射不能发生,但是神经冲动还能通过脊髓内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还能感受到疼痛,故选D。(4)大脑皮层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他能控制脊髓中较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缩手反射、排便反射等。答案:(1)缩回手
(2)①
(3)D
(4)脊髓
◆变式训练
1.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D.
若b处受损,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
2.(2020
温州)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http:?/??/?www.21cnjy.com?/??)
A.①???????B.②???????C.④???????D.⑤
【答案】A
【考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由图可知,甲中完成反射的过
(?http:?/??/?www.21cnjy.com?)程是:手部热感受器e→传入神经b→脊髓处的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d→手部肌肉a,完成缩手反射。所以e应该是指感受器。由图乙反射弧中箭头的方向可知,
①是反射弧的起点应该表示的是感受器,所以e与
①对应,A选项正确。
3.(2018·金华)2018年3月14日
(?http:?/??/?www.21cnjy.com?),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A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4.下图是脚被扎后肌肉收缩产生的反射弧的图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
A.?破坏乙,刺激甲,戊不发生反应?????????????????????????
B.?破坏丙,刺激丁,戊不发生反应
C.?破坏甲,刺激丁,戊能发生反应?????????????????????????
D.?破坏丁,刺激甲,戊不发生反应
考点9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例9-1.下列反射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A

A.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B.谈虎色变、眨眼反射
C.杯弓蛇影、缩手反射
D.望梅止渴、排尿反射
◆变式训练
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含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http:?/??/?www.21cnjy.com?/??)
考点10
动物的行为
例10-1.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A
)2·1·c·n·j·y
A.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B.生来就有
C.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D.能伴随动物一生
例10-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B

A.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例10-3.杜鹃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该小鸟会辛苦地为杜鹃孵卵并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C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例10-4.不同白冠雀鸟
(?http:?/??/?www.21cnjy.com?)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虽然还是鸟群A的基调,但已明显带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而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这说明:
(1)a的鸣叫声基调与鸟群A相同,这是__先天性__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__学习__行为起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__遗传物质__;
(3)上述实验说明:__学习__行为是在__先天性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变式训练
1.下列全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C

A.狗辨主客、飞蛾扑火、老马识途
B.猫捉老鼠、蜻蜓点水、鹦鹉学舌
C.
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
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C

A.
蜜蜂采蜜
B.蜘蛛结网
C.鹦鹉学舌
D.孔雀开屏
3.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
(?http:?/??/?www.21cnjy.com?)红色,并会对入侵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观察并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表: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腹部红色

腹部有红色条纹

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D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
腹部为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4.马戏团的小猴,在驯养员发出指令
(?http:?/??/?www.21cnjy.com?)后,会做出倒立、翻筋斗等复杂动作。这是条件反射的一个例子。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用鸡、哨子和米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一下吧。
(1)假设在一段时间内将给鸡喂米与
(?http:?/??/?www.21cnjy.com?)吹哨的信号结合起来,鸡将形成对哨声刺激的反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一个狗建立条件反射的实例支持这一假设(上述事例除外)。__马戏团的小狗算算术__。2-1-c-n-j-y
(2)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__先给哨声__。
(3)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__实验__组。
(4)训练完成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养在一起,给予哨声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现会怎样?
答:实验组的鸡会对哨声刺激做出反应,而对照组的鸡不会。
(5)在实验开始之前,哨声对于鸡来说属于__无关__刺激,它与能够引发某种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就会使鸡形成条件反射。
(6)通过上述过程所建立的反射,是在__非条件反射__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大脑皮层__的参与下形成的一种__后天__性反射。
(?http:?/??/?www.21cnjy.com?/??)
考点11
体温的调节
例11-1.(2020
宁波)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答案】
B
(?http:?/??/?www.21cnjy.com?/??)
【考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A、效应①皮肤血管舒张血
(?http:?/??/?www.21cnjy.com?)流量增加,可使散热增加,判断正确,A错误;
B、效应②汗液分泌增加,汗液蒸发能带走热量,有利于散热,但不可使产热减少,判断错误,B正确;
C、效应③骨骼肌收缩减少后,可使产热减少,判断正确,C错误;
D、效应④甲状腺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人体产热,激素减少后可使产热减少,判断正确,D错误。
例11-2.(2020
湖州)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http:?/??/?www.21cnjy.com?)?
B.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
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答案】
A
【考点】器官和系统,胰岛素与血糖含量,体温的控制,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A、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叙述错误,A正确;
例11-3.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他的体温在bc段变化时,他的皮肤最有可能是(??D?

(?http:?/??/?www.21cnjy.com?/??)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例11-4.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的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如图所示是皮肤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A__图所示,此时体温__高于__(填“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所示,血管处于__舒张__状态,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量__增大__,皮肤温度__升高__,散发的热量将__增加__。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__汗液蒸发__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__C__图所示。
◆变式训练
1.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21教育网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A.
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2.(2020
嘉兴)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
(?http:?/??/?www.21cnjy.com?),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化,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你在剧烈运动后就会汗流浃背,
此时大量流汗主要为了维持人体的(
?)
A.体温平衡?????B.血糖平衡??????C.氧气平衡?????D.水分平衡
【答案】A
【考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根据体温调节的知识可知,流汗可带走热量,主要是维持人体的体积平衡,A选项正确。B、C、D错误。
3.(2020
杭州)健康人的正
(?http:?/??/?www.21cnjy.com?)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
【答案】
B
【考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
(?http:?/??/?www.21cnjy.com?)器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所以B汗液分泌增加正确,B选项正确,A、C、D错误。
4.(2018·温州)人体在不同的外
(?http:?/??/?www.21cnjy.com?)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http:?/??/?www.21cnjy.com?/??)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
(?http:?/??/?www.21cnjy.com?)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
(?http:?/??/?www.21cnjy.com?)对人的热感影响更大。因为气温为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所以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得更热。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人体的激素调节
3.神经调节
4.动物的行为
5.体温的调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