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评价训练
1.1.2 化学真奇妙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氢原子__________
氧原子__________
水__________
氢气__________氧气__________
2.
经过人类坚持不懈的探索,发现了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
属于人工合成的物质有(
)
A.
蚕丝
B.
石油
C.
尼龙
D.
DNA
5.
发生化学变化时必将有(
)
A.颜色改变
B.形态变化
C.
新物质生成
D.
温度变化
6.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现象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
煤炭燃烧
B.
呼吸作用
C.
灯泡发光
D.
光合作用
7.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放热、发光等现象
D.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8.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
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
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9.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右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
A.HCHO
B.CO2
C.NH3
D.CH4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有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有的物质则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
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11.甲和乙发生反应生成丙,结果如图所示甲、乙、丙中共含有(
)种分子
A.1
B.2
C.3
D.4
12.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二氧化碳是由右图的微粒构成(红球代表氧原子,绿球代表碳原子),请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描述二氧化碳的组成和构成。
微观:
。
宏观:
。
参考答案
1.H
O
H2O
H2
O2
2.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原子、分子
3.1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
4.C
5.C
6.C
7.D
8.A
9.C
10.B
11.C
12.微观: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微观: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