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体验化学探究-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讲解及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体验化学探究-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讲解及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31 20: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体验化学探究
知识集结
知识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讲解
蜡烛火焰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H2O和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澄清石灰水Ca(OH)2变浑浊
CO2?+
Ca(OH)2?=
CaCO3↓
+
H2O
例题精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例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1.??????????
?
2.??????????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CO2含量不同
3.??????????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O2含量不同
4.??????????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含水量不同
【答案】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
【解析】
题干解析: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的量不同,得到白色浑浊的量不同。根据小木条燃烧的时间长短或燃烧的剧烈程度(快慢)差异,比较氧气含量不同。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可以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的水分。
?
例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所示,请完成实验报告。
?
探究内容
实验步骤.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
1.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
?
??
?
?
?
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
?
2.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
?
?
?
?
?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
?
3.水的含量是否相同
?
?
?
?
?
?
?
?
【答案】
?
1.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明显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高于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2.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立即熄灭
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远远小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3.呼出的气体使干燥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
?
【解析】
题干解析:由实验目的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可知,该实验要进行对比的两实验对象是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分别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呼出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可知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
将燃着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可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多;
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可知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
?
当堂练习
单选题
练习1.“转化法”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实验没有利用转化法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测石块的体积
C.测量大气压强
D.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红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采用了转化法;
B.图示实验中,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采用了转化法;
C.图示实验中,细玻璃管内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即为大气压,采用了转化法;
D.图示实验中要控制水和汽油的体积相同,加入的氯化钠的量相同,这是控制变量法。
练习2.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和增加公众对化学的欣赏和了解.下列观点或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
A.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B.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学科
C.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D.鼓励青少年学习化学,激发他们创造未来化学的热情
【答案】C
填空题
练习1.小明在实验室中把硫酸铜晶体放入水中,水就变成蓝色。旁边的小刚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小明和小刚讨论了一下,提出了三个假设:
(1)可能是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共同使水呈蓝色;
(2)可能是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使水呈蓝色;
还有一个可能的假设,请你替小明和小刚提出: 
 ?
??。?
小明査阅了资料,了解到硫酸溶液中也含有硫酸根离子,他和小刚在实验室内走了一圈找到盛硫酸溶液的试剂瓶,发现硫酸是无色的。于是,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
?
?
 。
小刚也査阅了一份资料,了解到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中均含有铜离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硝酸钠溶液含有硝酸根离子。他于是马上到实验室观察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铜硝酸铜溶液的颜色,发现 ?
?
?
?
? 溶液的颜色出现蓝色,则可以得出结论:铜离子使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
【答案】
可能是硫酸铜中的铜离子使水呈蓝色;
不是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使水呈蓝色;
氯化钠、硝酸钠溶液呈无色,氯化铜和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解答题
练习1.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某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氧化硫气体(SO2),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案】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