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常见的金属材料-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讲解及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常见的金属材料-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讲解及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31 21: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的金属材料
知识集结
知识元
金属材料
知识讲解
1.金属材料及其发展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几种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


铜(又称紫铜)
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为7.86g/cm3,熔点为1535
℃,沸点为2750℃,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2.7g/cm3,熔点为660℃,沸点为2467℃,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铜具有紫红色金属光泽,密度为8.92g/cm3,熔点为1083℃,沸点为2567℃,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2)金属的共性:金属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
②有金属光泽;
③大多数金属是热、电的良导体;
④有延展性。
(3)金属的特性
金属除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不同的金属又有各自的特性。
①颜色: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状态: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固体,而汞却为液体。
③导电性:银、铜、铝(由强到弱)是导电性很强的金属。
④熔点: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
⑤硬度:铬的硬度最大,而钠、钾等较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⑥密度:锂、钠、钾等的密度比水的小,其他大多数金属的密度比水的大,其中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
3.金属的用途
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性能的金属。
金属的物理性质
应 用
有金属光泽
可做装饰品(如金、银首饰等)
导电性好
电极、电线、电缆等
导热性好
做炊具,如铁锅、铝壶等
延展性好
制成车辆外壳、钢丝绳、铝箔
硬度大
加工成多种工具,如铁锤、剪刀、机床底座等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了物质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制品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例如,银的导电性强,但它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少,价格昂贵,故不宜做导线。
4.合金及其性能
(1)合金
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叫做合金。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制造合金的过程是熔合,而不是化合,也不是简单的混合,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组成合金的各物质仍保持各自的性质。
(2)合金的性能
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更好;抗腐蚀性能更好;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强度、硬度大;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5.几种重要合金
常见合金:铁合金、钛合金、黄铜、硬铝、18K黄金等
(1)铁合金
?
生 铁

含碳量
2%~4.3%
0.03%~2%
其他元素
Si、Mn、S、P(少量)
Si、Mn等
性能
硬而脆、无韧性
坚硬、韧性大、有良好的
延展性和弹性
机械加工
可铸不可锻
可铸、可锻、可延压
用 途
用作炒菜的铁锅、暖气片、机床的底座等
机械制造、交通工具、炊具等
(2)几种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合 金
主要成分
主要性能
主要用途
黄铜
铜、锌
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
机器零件、仪表、日用品
青铜
铜、锡
强度高、可塑性好、耐磨、耐腐蚀
机器零件如轴承、齿轮等
白铜
铜、镍
光泽好、耐磨、耐腐蚀、易加工
钱币、代替银做饰品
焊锡
锡、铅
熔点低
焊接金属
硬铝
铝、铜、镁、硅
强度和硬度好
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
18K黄金
金、银、铜
光泽好、耐磨、易加工
金饰品、钱币、电子元件
(3)钛和钛合金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其性质和用途如下:
①性质:熔点高、密度小(钛的密度仅为4.5
g/cm3),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能非常好,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②用途: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人造骨等。
例题精讲
金属材料
例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武德合金制保险丝是利用合金的熔点高
C.铝可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故A正确;
B.武德合金制保险丝是利用合金的熔点低,故B不正确;
C.铝可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故C正确;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故D正确.
例2.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铁是一种铁的合金
B.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C.钢是一种化合物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相对于组成它的金属来说,一般具有熔点较低、耐腐蚀性强、硬度大、机械强度大等方面的特点。
A.生铁是铁合金,故正确;
B.黄铜是铜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故正确;
C.钢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焊锡是锡合金,其熔点比纯锡的低,故正确。
例3.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用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不锈钢是一种特殊的合金,由于其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故A正确;
B.金属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加热容器,故B正确;
C.铝合金具有其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的优点,硬度大、密度小等,故铝合金可用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故C正确;
D.发热体要求能承受较高温度,
而铅锑合金的熔点低,温度稍高就熔化,所以不适合制发热体,故D错误。
例4.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体温计中的液体是 ??
;制造导线一般是用 ??
;水龙头表面镀的一般是 ??
;炒菜锅最好用 ??
制作;灯泡里的灯丝是 ??
;一种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 ??
.(以上空格均写物质的名称)
【答案】
汞,铜,铬,铁,钨,钛;
【解析】
题干解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它们有很多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汞;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作导线的一般是铜;铬的硬度大,耐腐蚀,水龙头表面镀的金属一般是铬;铁具有导热性,炒菜的锅一般是铁.钨的熔点最高,灯泡的灯丝是钨;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例5.在地铁修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
(1)地铁入口的雨棚骨架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 ??
 、 ??
 .
(2)钢轨用锰钢的原因是 ??
 .
(3)出口处的广告架是金属经焊接而成的,焊条的熔点是 ??
 (填“>”、‘“=”或“<”)组成焊条的纯金属的熔点.
【答案】
(1)抗腐蚀性能强,密度小;(2)强度大;(3)<.
【解析】
题干解析:(1)棚骨架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铁是因为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强,密度小,故填:抗腐蚀性能强,密度小;
(2)钢轨用锰钢是因为其强度大,故填:强度大;
(3)焊条的熔点低于其纯金属的熔点,故填:<.
生铁和钢
知识讲解
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重要的合金.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要比钢的高.由于纯铁的质地软,实验在实际应用中使用铁制品一般都是生铁或钢等合金.
例题精讲
生铁和钢
例1.
(2019?南岗区校级一模)2018年5月27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回到大连造船厂,与首艘国产航母001A首次“同框”亮相,中国的双航母完成了历史性的“会师”。
(1)航母对钢材的特殊要求是源于其主要在水下活动,并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其
中主要利用了该钢材的化学性质是___
A.熔点高
B.硬度大
C抗腐蚀性好
(2)航母最早使用的是银锌蓄电池,电池在工作时是锌和氧化银发生了置换反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锂电池取代了银锌电池,锂电池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②________;
(3)常规航母航行时的动力是由柴油发电机组工作产生的,航母运行时能量转化全过程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是②________。
【答案】
(1)C;(2)Zn+Ag2O=ZnO+2Ag;+4变为+3;(3)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机械能;有足够的空气
【解析】
题干解析:(1)航母对钢材的特殊要求是源于其主要在水下活动,并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其中主要利用了该钢材的抗腐蚀性好;故填:C;(2)①锌和氧化银反应生成氧化锌和银;在二氧化锰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锰元素显+4价,在亚锰酸锂(LiMnO2)中,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锰元素显+3价;故填:Zn+Ag2O=ZnO+2Ag;+4变为+3;(3)常规航母航行时的动力是由柴油发电机组工作产生的,航母运行时能量转化全过程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机械能;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有足够的空气;故填: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机械能;有足够的空气。
例2.
(2019?永州模拟)请说出导致下列差异的因素.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性能不同,原因是_______;
(2)CO与CO2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
(4)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元素种类不同,原因是________;
(5)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含碳量不同;(2)分子构成不同;(3)最外层电子数不同;(4)核电荷数不同;(5)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
题干解析:(1)生铁含碳量2%-4.3%,钢含碳量0.03%-2%,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性能不同,原因是含碳量不同;(2)CO与CO2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4)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元素种类不同,原因是核电荷数不同;(5)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铁的冶炼
知识讲解
一.金属矿物
(1)存在形式: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如金、银等,绝大多数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十的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
(3)矿石
①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②几种常见的矿石:
铁矿石:赤铁矿(Fe2O3)、黄铁矿(FeS2)、菱铁矿(FeCO3)、磁铁矿(Fe3O4)。
铝矿石:铝土矿(Al2O3)。
铜矿石: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
二.铁的冶炼
1.实验室中铁的冶炼
(1)实验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
高温?
2Fe+3CO2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氧化铁放入玻璃管中央,固定;
③先点燃右侧酒精灯;
④给玻璃管通入CO气体;
⑤给氧化铁加热;
⑥停止给氧化铁加热;
⑦待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CO气体;
⑧盖灭右侧酒精灯。
(4)实验现象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
(5)注意事项
①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同时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
③尾气的处理:因为CO有毒,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气体。可点燃使其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
④实验室如果没有酒精喷灯,可用酒精等代替,不过要在火焰山加一个金属网罩,使火力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2.工业冶炼
(1)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是炼铁的原料。铁矿石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和菱铁矿。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产生还原剂,石灰石的作用是做熔剂,除去铁矿石中的SiO2等杂质。
(2)原理和设备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炼铁的主要设备是炼铁高炉。
(3)过程及反应
①焦炭燃烧产生热量和还原剂CO;
C+O2?
点燃?
CO2,CO2+C?
高温?
2CO
②氧化铁被CO还原成铁;
3CO+Fe2O3?
高温?
2Fe+3CO2
③SiO2和CaCO3分解产生的CaO反应生成硅酸钙;
CaCO3?
高温?
CaO+CO2↑,CaO+SiO2?
高温?
CaSiO3
④硅酸钙是炉渣的主要成分,密度比铁水小,从出渣口放出。
?
例题精讲
铁的冶炼
例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装置末端处添加尾气处理装置,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故正确;
B.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如果玻璃管中有空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爆炸,故实验开始要先通入一氧化碳至空气排完,再加热药品,故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可以用Ca(OH)2溶液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故正确;
D.盐酸不但与铁反应,也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不能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铁,故错误.故选D.
例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应先给玻璃管加热,后通CO
B.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C.实验中能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加热或点燃一氧化碳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要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故A说法错误;
B.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故B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看到的现象为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故C说法正确;
D.尾气中可能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故D说法正确.故选A.
例3.如图所示是CO和Fe2O3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说明Fe2O3具有氧化性
②玻璃管中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
③玻璃管中的Fe2O3发生了还原反应
④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
⑤说明CO被还原的产物是CO2.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全部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①在反应中,氧化铁能将一氧化碳氧化为二氧化碳,本身具有氧化性,故正确;
②氧化铁颜色为红色,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铁粉,铁粉颜色为黑色,所以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红色粉末变黑,故正确;
③在反应中氧化铁失去氧转化为铁,发生了还原反应,故正确;
④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以防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
⑤在反应中,一氧化碳得到氧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氧化碳被氧化铁氧化的产物,故错误.故选C.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知识讲解
合金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性质并不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总和。
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质:
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的大
2.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3.合金的机械性能方面明显优于各成分金属
4.合金的化学性质与成分金属不同。
鉴于此,合金比纯的金属的用途更广。
例题精讲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例1.
(2019?徐州模拟)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黄铜与铜片相互刻划,在黄铜上留下划痕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正确;
B.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金属的硬度,黄铜是一种铜合金,所以黄铜与铜片相互刻划,在铜片上留下划痕,故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显酸性,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错误。
例2.
(2019?甘肃模拟)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黄铜
B.不锈钢
C.镁条
D.焊锡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A、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属于合金。
B、不锈钢是钢的一种,主要成分是铁,属于铁的合金。
C、镁条属于单质,不属于合金。
D、焊锡锡、铅合金,是合金。
例3.
(2019?曲靖模拟)下面说法没有科学道理的是( )
A.铅笔不含铅
B.水银不是银
C.干冰不是冰
D.合金中不一定含金属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铅笔的铅是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不是铅,故说法正确;
B、水银不是银,说法正确,水银为汞,化学式为Hg,银的化学式为Ag,故说法正确;
C、干冰不是冰,说法正确,干冰为二氧化碳的固体,冰为水的固体,故说法正确;
D、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一定含有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当堂练习
解答题
练习1.
(2018?昆明)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从矿石中制取金属单质的过程叫冶金,金属作为金属材料,其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冶炼的难易程度。例如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制得金属铁。
金属除了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有各自的特性。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但矿物的储量有限,因此,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变得迫在眉睫。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_____(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钨。
(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的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金属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金属的____性。
(5)根据材料可知,________合金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6)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金属腐蚀;②___________;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
【答案】
(1)白钨矿;(2)冶炼成本太高;(3)2Al2O34Al+3O2↑;(4)延展;(5)钛镍形状记忆;(6)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解析】
题干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白钨矿中含有钨元素,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钨;故填:白钨矿;(2)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故填:冶炼成本太高;(3)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故填:2Al2O34Al+3O2↑;(4)金属具有延展性,所以可压成片,抽成丝;故填:延展;(5)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故填:钛镍形状记忆;(6)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锈蚀,由于金属锈蚀而浪费的金属约占三分之一,要想方设法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原料、节省能源,是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减少了金属的使用等。故填: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练习2.
(2018?兴城市模拟)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
(2)“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以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3)工业上可用电解硫酸铜溶液的方法来制取铜,同时还生成硫酸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久置的铜制品表面会锈蚀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措施___________。
【答案】
(1)导热性;(2)单质;(3)2CuSO4+2H2O2H2SO4+2Cu+O2↑,二氧化碳;(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来保护金属资源;(答案不统一)
【解析】
题干解析:(1)铁锅炒菜是利用铁锅能将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传递给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2)元素的存在形式由其化学性质决定,沙里淘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与土壤中的水及氧气等物质不反应,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3)电解硫酸铜溶液能生成硫酸、铜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2H2SO4+2Cu+O2↑,根据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可知,铜绿的形成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的结果;(4)因金属较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而被腐蚀,如钢铁的腐蚀,则应注意防止金属腐蚀;为更好的利用金属,可将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则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也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又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则应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以达到保护金属资源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来保护金属资源;
练习3.
(2018秋?绥滨县校级月考)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答案】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合理即可)
【解析】
题干解析: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锈蚀,由于金属锈蚀而浪费的金属约占,要想方设法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原料、节省能源,是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减少了金属的使用等。
练习4.
(2019?元宝区校级二模)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1)铁生锈需及时除锈,而铝氧化不需除去氧化膜。
(2)某学生在做镁带燃烧实验时,先用火柴去点燃镁,镁带并没有燃烧,后来改用酒精灯去点燃镁带,镁带燃烧了。
【答案】
(1)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收氧气和水,会加速铁的锈蚀;而铝表面的氧化膜结构致密,可以阻止铝与氧气接触;(2)火柴温度达不到镁带燃烧时的着火点,所以镁带不能燃烧;酒精燃烧的温度能够达到镁带的着火点,并且周围有氧气,所以镁带能够燃烧
【解析】
题干解析:(1)铁生锈需及时除锈,而铝氧化不需除去氧化膜,是因为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收氧气和水,会加速铁的锈蚀;而铝表面的氧化膜结构致密,可以阻止铝与氧气接触,故答案为: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收氧气和水,会加速铁的锈蚀;而铝表面的氧化膜结构致密,可以阻止铝与氧气接触;(2)用火柴去点燃镁,镁带并没有燃烧,后来改用酒精灯去点燃镁带,镁带燃烧了,是因为火柴温度达不到镁带燃烧时的着火点,所以镁带不能燃烧;酒精燃烧的温度能够达到镁带的着火点,并且周围有氧气,所以镁带能够燃烧,故答案为:火柴温度达不到镁带燃烧时的着火点,所以镁带不能燃烧;酒精燃烧的温度能够达到镁带的着火点,并且周围有氧气,所以镁带能够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