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重点:1、重庆谈判
2、转战陕北
难点:1、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中的斗争牵涉到国内外形
势变化、社会矛盾的转变、民心项背、军事力
量对比等因素,因此正确理解国共两党举行重
庆谈判的不同意图 。
2、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牵涉
到一些军事知识,如何理解七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也是一个难点。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国家前途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和平与安宁
那么以蒋介石为首国民党统治集团又是什么态度?
重庆谈判
目的
国民党:
共产党:
争取和平,揭露骗局
争取时间----作掩护
时间:1945、8、28
代表:毛泽东、周恩来
成果
(1)签订《双十协定》 1945、10、10 内容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 内容
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商国家大计”呢?
既然明知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谈判是放烟幕弹,为什么毛泽东等还要去重庆谈判?如果不去在社会上会有什么反响?
毛泽东离开延安,飞赴重庆
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右一)与前来迎接的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左一)、美国特使赫尔利(左三)飞赴重庆前在在延安机场。
二、战略防御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6国民党全面进攻 中原解放区
2、作战方法:
运动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1、进攻陕甘宁边区1947、3
2、转战陕北:
彭德怀西北野战军“蘑菇战术”
结果: 歼敌70万,粉碎进攻
粉碎敌人重点进攻战役:
青化砭、蟠龙镇、沙家店
经过5个月的转-----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 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 装备 接受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 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 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陕西
山东
中原
刘邓大军 挺进中原
战略部署为什么选在中原
避实击虚
转入反攻
标志:
1947、6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建立中原革命根据地
全面反攻意义:
双方的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毛泽东
重庆谈判(政治上较量)
全面内战爆发(军事上较量)
重点进攻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反攻开始
战略防御
1、一名中学生的作文里有如下一句话:“1945年8月,我们的城市是最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因为这里关系着举国上下的和平与安宁。”据此,请你判断“城市”指的是哪( )
A、南京 B、北平
C、天津 D、重庆
D
2、人民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标
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延安 B、东北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C
3、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时( )
A、进攻中原解放区
B、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进攻大别山地区
D、转战陕北
B
列举重庆谈判的目的
国民党——
共产党——
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
列举
全面内战爆发——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粉碎敌人重点进攻战役:
青化砭、蟠龙镇、沙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