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两个问题,写在课后空白处。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曲”,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认识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曲”,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情景导入
(1)同学们看看这张照片,看完有什么感受?
预设:感受到绿意凉凉,在炎热的夏季能感受到凉爽。
(2)这种能用绿意清爽点缀我们炎热生活的植物叫作爬山虎。对于爬山虎,你的了解有多少?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爬山虎的资料?
预设:爬山虎,亦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果可酿酒。
2.板书课题,读题。《爬山虎的脚》
(1)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爬山虎呢?
预设:我会从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这些方面去描写爬山虎。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先生眼中的爬山虎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感知,感知大意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描写爬山虎精彩的地方。
(1)认识作者:对于作者叶圣陶,你的了解有多少?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叶圣陶的资料?
预设: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隔膜》《线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等。
2.认识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1)出示生字,指读:均
柄蜗
曲
萎
(2)做游戏,检查生字的朗读。
(3)小组内互读,相互纠正。
(4)提出要求:比一比:看谁为生字组词最多。
(5)多音字。
曲:(qū)弯曲
曲折
曲径通幽
(qǔ)歌曲
曲调
3.图文学习:手柄
蜗牛
枯萎
4.了解大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比赛诵读;
(3)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预设:
第一部分(1):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2):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3-5):爬山虎脚的特点。
设计意图:
由整体感知到部分品析,有条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探究二:再读课文,品析语句。
1.品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爬山虎生长在哪里?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1)从下面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满”“占了一大片地方”。
预设:爬山虎多而盛。
(2)这段话中反复出现了“墙”表明了什么?
预设:暗示爬山虎是一种善于攀爬的植物。
2.再读课文第一部分,你还有什么收获?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预设:爬山虎的位置是操场上、我家;体现爬山虎的分布的词语是“满是”“也有”。
3.猜测一下爬山虎还会爬到哪里?
预设:墙壁、花盆、岩石、屋顶……
4.讨论:自读第一自然段后,爬山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1:爬山虎长得很茂盛。
预设2:爬山虎是一种擅长攀爬的植物。
5.朗读指导:“满是”、“一大片”两个词语要读得慢一些,“满”和“大”两个字要重读,突出爬山虎繁盛、茂密的样子。
设计意图:
这部分看似环节简单,实则要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寻找和品读,四年级的学生品读能力还比较稚嫩,让他们多练习,老师多引导。
探究三:情感朗读,书写生字
1.通过朗读感受“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1)默读第三段,边读边体会:这一段都写了“脚”的什么?可以圈圈划划或在旁边做上批注。
(2)生汇报:写了位置、形状、颜色。
(3)脚的位置在哪里?谁来读读有关句子?(出示图片,讲解脚的位置)
(4)脚的形状是怎么样的?(生读句子)再读一次,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读得响亮一些。(重点引导学生读出“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和“像蛟龙的爪子”,并出示对比图增加感受)
(5)那颜色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将表示颜色的词语读出重音)
(6)下面咱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请女生读描写位置和形状的句子,男生读描写颜色的句子,老师读最后一句。
(7)小组之间也像这样合作读一读。
2.现在我们来比赛写生字,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把生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准确。
(1)课件出示:虎
操
占
嫩
顺
均
叠
隙茎柄萎
瞧
固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提醒:“虎”字竖向笔画要短,最后一笔横折弯钩向外伸展;“嫩”字中部窄长,三部分注意穿插迎让;“叠”上部小而紧凑,中部宽,下部底横长;“瞧”字“目”稍窄,“焦”四横间距相等。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6)讲评写得漂亮又整齐的字,教师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
先让孩子们自己熟悉结构,再有重点地指导,进而练习,循序渐进。
三、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站(
)
嫩(
)
瞧(
)
贴(
)
漱(
)
焦(
)
2.基础积累大巩固。
(1)从文中抄写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一句含有颜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先学后练,增加语用。
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通过那些准确形象的语句,感受到了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下节课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再一起学习爬山虎的脚。
五、作业
1.基础作业:掌握生字,认清字形,将每个生字书写三遍。
2.拓展作业: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除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外,也注重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