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19世纪60年代,咸丰皇帝的日子肯定内外焦灼:外患未平,
太平天国运动又以燎原之势进逼清廷。这场农民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纷乱的时代赋予它怎样的特色?又有怎样的结果?
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2,银价持续上涨。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各州县连连下令催交捐税,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原因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兴起)
一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反抗斗争
不断发生。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原因: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P14
人
物
扫
描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兴起)
一
过程
阅读教材P14-17,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找出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件。
过程
1851~1864年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2年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1851.1.11洪秀全、广西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
①金田起义
材料研读
永安建制
②永安建制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原因: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3、过程:
(1)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1853年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过程
1851~1864年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2年
永安建制
1853年
定都天京
1853年
开始北伐和西征
1856年
天京事变
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①金田起义
②永安建制
③定都天京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定都天京(全胜)
二
定都天京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⑤北伐和西征
天王府模型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定都天京(全胜)
二
结合P15教材内容和材料研读
内容是什么?
想要建立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
反映了农民阶级怎样的愿望?
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纲领性的文件
⑤北伐和西征
目的
意义
结果
概括
二、定都天京
(3)定都天京: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5)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经过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但也就在此时,内部争权夺势的矛盾激化,发生事变,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最终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什么事变?这一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1856年
⑥天京事变
天王府不设太监,妃嫔与女官共有2300人之多,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洪秀全一生共有88个后妃,都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在召见时以数字化依次编号,如“第25妻”、“第73妻”之称谓。
洪秀全去探视东王杨秀清的病情时,坐的是64人抬的大轿。
《李秀成自述》载:“(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天京事变(失败)
三
⑥天京事变
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影响
结果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背景
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逼
杀
责
杀
疑
走
天京事变(失败)
三
1856年
洪秀全如何改变当时的不利局面?
建立新的领导核心(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以法治国,严禁贪污;提倡广开言路,准卖新闻。
经济
发展工商业,兴银行办邮局修水利,准许私人开办工业,保护私人财产。
文化
兴办学馆,奖励科技发明,革除腐朽习俗。
外交
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未实施
缺乏群众基础,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等。
1858年,破江北大营,取得浦口、三河镇大捷。
1860年,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1860~1861年,安庆保卫战,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陈玉成牺牲。(湘军和华尔的洋枪队、李鸿章的淮军)
1862年,天京被围困。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后期的防御战及最后失败
天京事变(失败)
三
天京
安庆
汉口
武昌
庐州
寿州
扬州
杭州
上海
慈溪
三河镇
湘军
淮军
清军
三河镇大捷
破江南大营
上海之战
安庆失守
破江北大营
天京保卫战
洋枪队
天京
1853年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过程
1851~1864年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2年
永安建制
1853年
定都天京
1853年
开始北伐和西征
1856年
天京事变
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失败)
三
三、天京陷落
(6)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颁布《资政新篇》:洪仁玕
(8)天京陷落:1864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篇。
4、性质: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5、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观原因)
中外联合绞杀
6、意义: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
探究:新特点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
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①起义背景新——
②起义形式新——
③治国方案新——
④担负任务新——
⑤失败原因新——
⑥所属范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