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7
故事二则
RJ
四年级上
1.
认识“拜、侯”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纪”。
2.
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3.
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学习目标
拜访
王侯
敷药
剂量
骨髓
纪昌
目标
bài
hóu
fū
jì
suǐ
jǐ
biāo
字词学习
纪昌
听了《纪(jǐ)昌学射》的故事后,他训练更加刻苦了,最终在区运会上打破了纪(jì)录。
在这千钧一发(fà)之际,援兵终于到了,战况发(fā)生了转变。
纪
jǐ
jì
纪录
发
fà
千钧一发
fā
发生
敬辞,拜会;会见(从客人方面说)。
【拜见】
【高明】
(见解、技能)高超。造句:他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对病人非常负责。
【一声不响】
不发出一点声响。形容沉默不语或寂静无声。造句:我一声不响地慢慢靠近那只漂亮的蝴蝶,可还是惊动了它。
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造句:看到病床上妈妈痛苦的样子,我却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
【请教】
请求指教。
【百发百中】
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造句:在这次比赛中,我省的射箭选手几乎百发百中,成绩遥遥领先。
【聚精会神】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造句:他在灯下聚精会神地看书,连我进来了都没有察觉。
容易——
高明——
严重——
开始——
模糊——
进步——
成功——
聚精会神——
拙劣
轻微
落后
结束
失败
心不在焉
困难
清楚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
拜见——
高明——
理睬——
浑身——
满意——
模糊——
一声不响——
无能为力——
拜访
高超
全身
搭理
杂技演员(高明
高超)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妈妈对我的表现很(满足
满意
),决定答应我的要求。
√
满足
含糊
一言不发
束手无策
√
形容注意力集中的四字词语: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心无旁骛
“百~百~”式:
百发百中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两篇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二部分(5~6)
第一部分(1~4)
写蔡桓侯屡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他的病越来越重。
写蔡桓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扁鹊不再请求给他治病,最后蔡桓侯病死了。
扁鹊治病
第二部分(2~3)
第一部分(1)
写纪昌向飞卫请教射箭。
写纪昌练眼力的经过。
纪昌学射
第二部分(4~5)
写纪昌成了射箭能手。
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扁鹊治病》。
2.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梳理故事情节;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自读要求:
1.找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
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不久。
——《扁鹊治病》——
2.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
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指出他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蔡桓侯认为自己没有病,还在扁鹊走后,嘲笑医生喜欢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说蔡桓侯的病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蔡桓侯很不高兴,没有理睬扁鹊。
十天后,扁鹊说蔡桓侯的病发展到肠胃里了,蔡桓侯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派人问扁鹊,他为什么不说话就跑掉了。扁鹊说,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扁鹊早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3.你怎样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蔡桓侯:骄横自负、不听善言。
扁鹊:医术高明、尽职尽责。
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
不能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纪昌学射》。
2.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梳理故事情节;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自读要求:
1.找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
开始练习→两年以后,练得相当到家→再次去拜见飞卫→又开始练习→练到后来→后来。
——《纪昌学射》——
2.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
纪昌向飞卫请教射箭,飞卫让他下功夫练眼力,要做到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睛。纪昌回家后,就开始练习。妻子织布时,纪昌躺在织布机下,盯着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他做到了看东西不眨眼睛。
纪昌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说他还需要把眼力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东西看得很清楚。
纪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每天聚精会神地盯着一只小虱子,练到后来,小虱子在纪昌眼里大得竟像车轮一样。
这时,飞卫开始教纪昌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
(2)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名师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①《扁鹊治病》
病在皮肤——没病
②《纪昌学射》
故事二则
苦练
病入骨髓——病死
拜师:首先练眼力
病在皮肉——不悦
病在肠胃——不悦
盯踏板:针刺不眨眼
盯虱子:大得像车轮
成功:百发百中,射箭能手
文章结构
《扁鹊治病》写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病,拒绝医治,以致小病发展成大病,最终无药可救。这个故事警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主题归纳
《纪昌学射》写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先练眼力,纪昌刻苦练习,后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一种技艺,必须先练基本功;还告诉我们,名师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随堂练习
拜见(bài
pài)
剂量(jì
qí)
骨髓(suí
suǐ)
纪昌(jǐ
jì)
?
?
?
?
√
√
√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蔡桓侯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
秋天到了,树叶就像一只只黄蝴蝶从树上飘落下来。
小古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扁鹊见蔡桓公
拓展空间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
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
纪昌学射
熟读课文,会认课文中的生字词。
把这两篇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