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个粗瓷大碗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 一个粗瓷大碗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1 08:3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27.一个粗瓷大碗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被捕,于1936年8月英勇就义。
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建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
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
年被评为“100位为新
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粗瓷大碗


guǎn



wǎn
博物馆
搪瓷缸子
táng

gāng


màn
chén
lián


gāng


huán
dùn

liáng

zhēn

hái
还有
还是
huán
归还
还乡
第2~4自然段:写了赵一曼要求小通讯员把送来的碗还回去。
第5~8自然段:写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满的一碗高粱米饭换成了半碗野菜粥。
第9~11自然段:写赵一曼再次丢碗,小通讯员着急不已。
送碗

用碗

丢碗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同甘共苦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