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单元测试题(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单元测试题(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1 13: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是(  )
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微粒
C.所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在它向甲分子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将一直做加速运动
B.在r>r0阶段,乙分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当乙分子到达r0位置时,其加速度最大
D.在r>r0阶段,两分子的势能一直减小
3.在下列给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
B.海绵吸水
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给中有金
D.将大米与玉米混合均匀,大米与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设分子间距时,甲、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现将甲固定不动,让乙从无限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对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甲、乙分子间的分子引力为零
B.当时,甲、乙分子间既存在分子引力也存在分子斥力
C.分子力先对乙做负功,后对乙做正功
D.当时,甲、乙分子间的分子势能最大
5.分子的热运动是指(  )
A.温度高的物体的运动
B.温度高的分子的运动
C.单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C.分子势能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
D.悬浮在水中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B.某物体温度升高,则该物体的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一定增大
C.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
D.根据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V和油膜面积S就可以算出油膜的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
8.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温度和体积)决定的
B.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
C.物体内能的大小可以用物体吸热和放热的多少来度量
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9.设有甲、乙两分子,甲固定在O点,r0为其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现在使乙分子由静止开始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距甲0.5r0处开始沿x方向运动到无限远,则(  )
A.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乙分子到达r0处时速度最大
C.分子力对乙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D.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
10.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小
B.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D.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增大,所以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增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15分)
11.利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体现了构建分子模型的物理思想,也体现了通过对宏观量的测量来实现对微观量的间接测量方法.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B.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C.在浅盘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D.在浅盘上覆盖带方格的透明玻璃板,描出油膜形状,算出油膜的面积.
该同学上述实验步骤中有问题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若该同学计算出滴在水面上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测得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________.
12.(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反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四个步骤,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_(用标号表示)。
(2)用“油膜法”来粗略估测分子的大小,是通过一些科学的近似处理。以下这些处理属于科学近似的有:___________。
A.把在水面上尽可能扩散开的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
B.把形成油膜的分子看作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
C.将油酸溶于酒精,配置成油酸溶液
D.在水面上撒痱子粉
(3)实验中,用的纯油酸配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滴管取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n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则:
①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是___________cm。
②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滴的___________。
A.摩尔质量
B.摩尔体积
C.体积
三、解答题(共45分)
13.2015年2月,美国科学家创造出一种利用细菌将太阳能转化为液体燃料的“人造树叶”系统,使太阳取代石油成为可能.假设该“人造树叶”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将10-6g的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摩尔质量M=1.8×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被分解的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2)一个水分子的体积V.
14.某热水袋内水的体积约为,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水的密度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求它所包含的水分子数目约为多少?水分子的直径约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如图表示一个氯化钠(NaCl)晶体的晶胞,其形状是一个立方体,其空间结构是每个立方体的8个角上分别排有一个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是交错排列的。图中以●表示钠离子,以○表示氯离子。若已知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M=5.85×10–2
kg/mol,密度为ρ=2.22×103
kg/m3,试估算相邻最近的两个钠离子间的距离。
16.举世瞩目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的比赛场馆,该中心拥有长50m宽25m、水深3m水温保持,共10条泳道的国际标准比赛用游泳池.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当游泳池注满水时,估算池中水分子数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组成的,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a点处分子力表现了引力,故乙分子将加速运动,到达r0时,分子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在r>r0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速度增加,分子势能减小,之后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乙分子做减速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C
【详解】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不是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故A错误;
B.海绵吸水是由于浸润现象产生的,不是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故B错误;
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是不同的物质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故C正确;
D.将大米与玉米混合均匀,大米与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不是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B.当时,甲、乙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选项A错误、B正确;
C.乙从无限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因与位移方向相同而做正功,后表现为斥力,因与位移方向相反而做负功,选项C错误;
D.当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分子的热运动是指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B
【详解】
A.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而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磁场。故A错误;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定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磁场,而均匀变化的电场则产生恒定的磁场,所以B正确;
C.分子势能增大时。表明分子粒做负功,但是分子间的作用力不一定减小,故C错误;
D.悬浮在水中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热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A.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距离曾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此时分子势能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再增大,故A错误;
B.某物体温度升高,则该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不是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增大,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根据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V和油膜面积S就可以算出油膜的厚度
即油酸分子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8.AD
【详解】
AB.物体的内能是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是由温度决定的,分子势能是由体积决定的,则物体的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温度和体积)决定的,选项A正确,B错误;
C.物体内能的变化的大小可以用物体吸热和放热的多少来度量,选项C错误;
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选项D正确。
故选AD。
9.BD
【详解】
A.在0~r0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且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在r0~10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且引力先增大后减小,当大于10r0时,分子力忽略不计,故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直至到零,故A错误;
B.在0~r0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乙分子先加速,当乙分子到达r0处时,分子力为零,乙分子速度最大,之后分子力为引力,乙分子减速,故B正确;
C.斥力时分子力对乙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引力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
D.只有分子力做功,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
10.AC
【详解】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小,
A正确;
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仍然具有内能,B错误;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若物体同时放热,则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C正确;
D.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的机械能无关,D错误。
故选AC。
11.BC
V/s
【详解】
①步骤B中在量筒中滴入N滴该溶液,测出它含有的油酸的体积;步骤D中为了测量油膜的面积,应撒入痱子粉,再滴入油酸溶液.
②油酸分子直径为

12.dacb
ABD
B
【详解】
(1)[1]
操作过程是: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然后将1滴此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所以从图来看顺序是:dacb
(2)[2]
A.把在水面上尽可能扩散开的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是近似处理,A正确;
B.把分子看成一个一个的球排列,是近似处理,B正确
C.这是稀释油酸,不是近似处理,C错误;
D.撒痱子粉是为了使油酸的界面清楚,是近似处理,D正确。
故选ABD。
(3)[3]
先求一滴油酸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
所以分子直径
[4]
已知分子直径d,把分子看成球体,从而就能求出一个分子的体积
若还已知摩尔体积Vmol,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故选B。
13.(1)水分子数为:个;(2)水分子体积为:
【详解】
(1)水分子数:个
(2)水的摩尔体积为:
水分子体积:
14.1.3×1025个;
【详解】
水的密度
ρ=1×103?kg/m3=1g/cm3
水的质量
m=ρV=1g/cm3×400cm3=400g
水的物质的量为
水分子数
N=nNA=1.3×1025个
将水分子看做球体,则
水分子的直径约为
15.4.0×10–10
m
【解析】每个离子分属于8个小立方体,所以图中的每个离子对图中画出的这一个立方体的贡献是个离子,即平均每个立方体含有一个离子,如图所示。因此,可以想象每个离子占有一个如题图所示的小立方体空间,或者说,一个氯化钠分子占有两个小立方体的空间。设小立方体的边长为a,则相邻最近的两个钠离子间的距离d=a.可见,只要能设法求出a,就能完成本题所求。
以1
mol氯化钠为研究对象,其摩尔体积V=,每个分子的体积V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每个小立方体的体积
小立方体的边长
两相邻的钠离子的最近距离为d=a,代入数据:
d=a=×2.8×10–10m≈4.0×10–10m。
16.个
【详解】
设水的密度为ρ,游泳池中水的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游泳池中水的总体积为:
V=50×25×3m3=3.75×103m3.
则游泳池中水的物质的量为:
所含的水分子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