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0070.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070.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1、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填空。(3分)
涕sì ( )横流 kuò( )然无累 ruì ( )智
一póu( )黄土 怒不可è ( ) 灵jiù ( )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符。
B.枘凿:比喻两不相容。
C.亵渎:轻视,瞧不起自己。
D.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
B.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
C.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
D.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慰、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高峰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持怀疑的态度,常和书中的学说________,常常______书中的学说,常常_______书中的学说。
A.修正 评判 辩论 B.辩论评判 修正
C.评判 修正 辩论 D.修正 辩论 评判
5.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B.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家乡是我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
D.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6.填空。(3分)
(1)《敬业与乐业》体裁为_______,文章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是_________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2)伏尔泰是法国_______家、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7.下列诗句中并非以动写静的一项是( )(2分)
A.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开头两句意思是:西湖四季的风光都很美,毕竟最美的还是荷花盛开的六月间。
B.三、四句用对偶和对比的手法描写景物,色彩鲜明:蓝天衬托下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C.全诗紧扣一个“送”字,抒发了诗人与林子方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无限伤感之情。
D.诗人用眼前的美景告慰友人,冲淡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感情更显得含蓄深沉。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5分)
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纪式的法官、罗马天主教式的神甫。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这是睿智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涵着哲理的忧伤。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笑对付权责;以怜悯安抚百姓。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它把迷信的内部照得透亮,看看这样的丑恶是有好处的,它让丑恶显示出来。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新的社会,平等,让步的欲望和这叫作宽容的博爱的开始,相互的善意,给人以相称的权利,承认理智是最高的准则,取消偏见和成见,心灵的安详,宽厚和宽恕的精神;和谐,和平,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
1.上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他也战胜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纪式的法官、罗马天主教的神甫。”这句话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运用诗化的语言,对比鲜明,文采飞扬,请找出两组,抄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此文,你一定会对伏尔泰生出敬仰之情,请你用一副对联或一组比喻排比句赞美他或概括他的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自信,在人的事业中具有怎样的力量呢 郭沫若说:“一个人总要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达尔文在童年曾发誓说:“我长大以后非要搞清每一棵鹅卵石的来源不可。”可他小时候成绩一般,他父亲认为他是个天资平庸的孩子,大了不会有多大出息;校长认为他不务正业,常常训斥他。但是,他很自信。
经过几十年坚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成了进化论的奠基人。再如,斯蒂芬逊,因家境贫寒,十七岁还是个文盲,十八九岁开始与七岁的小孩在一起学习小学课程。尽管受到许多人嘲笑,但他却始终不气馁,发愤苦学,不也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了吗?要想成才,自信是不可缺少的。
1.本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________”应作“______”;“______”应作“_________”。
2.选段的论点应该是( )(3分)
A.自信,在人的事业中具有怎样的力量。
B.困境,能造就人自信的品格。
C.人的自信品格是在困境中磨炼出来的。
D.要想成才,自信是不可缺少的。
3.为了证明论点,选段选取了几个论据,请简要的加以介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论证方法是( )(3分)
A.摆事实 B.讲道理 c.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5.画横线的句子是( ),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A.设问句 B.疑问句 C.反问句 D.祈使句
(三)读书与做人(19分)
(1)人生是这样丰富,人生是这样辉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仅有自己的一点经历是不够的,要想充实大脑,就要靠读书了。
(2)读书,谁都知道是好事儿,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儿。
(3)我喜欢小说。小时候常读中国的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也爱读外国小说,比如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这些书对于我对人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4)读书最重要的是从中可以学到知识。现在的知识多极了,从计算机一直到航天科学,包括种地都属于知识的范围。记得30年代我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有一位教文学的叶教授他就是什么书都读,那个时候就开始研究宇宙。我很诧异。叶教授说,一个搞文学的人需要具备广学的知识,通过博览群书,就可以得到你生活之外的一大部分知识。
(5)读书一方面要读得广,读得博;另一方面要敢于探索,人家没有看过的书也要读还要读得深。中国有种老的说法叫‘‘读书破万卷”。这本书你不仅读过了,而且从中还悟出了许多道理。所以,有些书必须细读,并不是要读成什么专家,而是要从中悟出道理,找到动力,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帮助,这可说是读书的要义。
(6)人的灵魂本身不喜欢浅薄、庸俗、无聊,它永远在追求最高尚的东西。读完鲁迅先生的小说,你懂得当时社会的残酷、黑暗、卑鄙,给你一种动力,鼓舞你向上,像阳光照进来一样,世界亮了起来,碰到了就会得到一种力量。然而,好书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还需要用心去发现。
(7)巴金说:读书就得有用。巴金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佩服的老师,我跟他交往了半个世纪以上。巴金从头到底一直都说真话,就是由卢梭的书引起的。《忏悔录》大家都读过,对有的人影响不大,巴金却得到了大益处,他一辈子都受影响,就好比达到了一种境界。
(8)我已经83岁了,现在回想起来,最懊悔的是读书没有读专,读过之后真正用到的也不多。面对年轻的中学生朋友,我希望你们要从中学就开始想: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有怎样的益处。要读书,读好书。要在好书的引#-T,做一个大写的人。“人”这个字,就这么一撇一捺,但要真正做一个大写的人却不容易。
1.“读书破万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杜甫的一句诗,其原诗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而又复杂的事儿”,为什么说读书是一件既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谈到作者读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第(6)自然段举鲁迅小说的事例,是为了论证读书的一个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7)自然段举巴金读书的事例,是为了论证读书的另一个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下面句子加点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通过博览群书,就可以得到你生活之外的一大部分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交流(50分)
题目:“责任”
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要求。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1.泗 廓 睿 抔 遏 柩
2.C 3.C 4.B 5.C
6.(1)演讲稿《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卓如 (2)启蒙思想 文学哲学
7.C 8.D
二、(一)1.第一问:写伏尔泰独自战斗,战胜了宗教、顽固、愚昧;对弱者怜悯安抚,对强者权贵嘲讽。第二问:表现了伏尔泰捍卫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
2.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
3.“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心安。”“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4.略(注意内容恰切,语言优美)
(二)1.“棵”应作“颗” “坚”应作“艰” 2.D 3.运用了三个论据:(1)引用郭沫若的话论证人要自信;(2)用达尔文成功的事例论证自信的重要;(3)用斯蒂芬逊的成功论证自信的力量; 4.C
5.C,加强语气,进一步表明斯蒂芬逊因为自信而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三)1.读书超过万卷,形容读书很多 下笔如有神
2.随便读书简单,选择有益的,读后对人生有用的都是复杂的。
3.曹雪芹 罗贯中 施耐庵
4.读书可以学到知识,理解人生,学会做人。
5.给人动力,给人力量。读书有用,可以影响人。
6.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7.不可以,个人生活之外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读书得到的,但也有些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体现语言的严密性。
三、略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 订 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参考答案
一、1.泗 廓 睿 抔 遏 柩
2.C 3.C 4.B 5.C
6.(1)演讲稿《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卓如 (2)启蒙思想 文学哲学
7.C 8.D
二、(一)1.第一问:写伏尔泰独自战斗,战胜了宗教、顽固、愚昧;对弱者怜悯安抚,对强者权贵嘲讽。第二问:表现了伏尔泰捍卫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
2.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
3.“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心安。”“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4.略(注意内容恰切,语言优美)
(二)1.“棵”应作“颗” “坚”应作“艰” 2.D 3.运用了三个论据:(1)引用郭沫若的话论证人要自信;(2)用达尔文成功的事例论证自信的重要;(3)用斯蒂芬逊的成功论证自信的力量; 4.C
5.C,加强语气,进一步表明斯蒂芬逊因为自信而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三)1.读书超过万卷,形容读书很多 下笔如有神
2.随便读书简单,选择有益的,读后对人生有用的都是复杂的。
3.曹雪芹 罗贯中 施耐庵
4.读书可以学到知识,理解人生,学会做人。
5.给人动力,给人力量。读书有用,可以影响人。
6.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7.不可以,个人生活之外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读书得到的,但也有些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体现语言的严密性。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