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场——搭配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画图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的个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借助画图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1.“六一”节就要来临了,小亚准备穿上漂亮的衣服跟爸爸、妈妈出去游玩,她有红色、蓝色、绿色3件上衣,有黄色、灰色2条裤子,(出示图片贴在黑板上)。
如果让你帮她选配衣服和裤子穿,你会怎样配?
2.刚才几位同学都说出了他们喜欢的搭配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搭配问题。
出示课题“搭配”。
二、探究学习:
1.操作实验,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①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师: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像刚才那样的搭配,一共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②摆一摆、验证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师:到底有几种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你们2人为一组,用学具来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搭配的,并把搭配的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③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时在媒体上实物操作演示,你是从什么出发的?
从衣服出发……
从裤子出发……
问:你觉得他们刚才在搭配时的思考方法怎么样?
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问题
板书: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小结:对呀,我们在搭配时,一定要注意有序思考,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
用图画的方法记录所有的搭配方案。
师:刚才小朋友用实物进行搭配时,有的从衣服出发,有的从裤子出发,找到了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并把它们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个小组的记录。
①
展示不同的记录方法,说一说怎么想的。(文字、字母、数字、符号)
师:同学们真聪明,有这么多的记录方法,都很棒。
②
介绍连线方法。
师:这里老师也想介绍一种方法——连线法。
演示:
分别从衣服出发连和从裤子出发
③
根据学生演示情况小结。
师:我们在搭配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想,尽量做到有序思考。在记录时,尽可能地用简洁、清楚的方法。
师:小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准备吃早餐了,妈妈为她准备了丰盛的早餐。看,有饮料和点心。(课件演示)
④
试一试
早餐搭配:一种饮料搭配一种点心,可以有几种方法?
牛奶
果汁
饼干
面包
蛋糕
包子
你能既快又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记录后交流,再电脑演示。
出去游玩,鞋子、袜子一定要穿得舒服。看妈妈为她准备了3双袜子、
4双鞋。
(电脑出示)
3.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鞋袜搭配:3双袜子,
4双鞋,一共有几种穿法?
(3个4
4×3=12种
或
4个3
3×4=12种)
①
增加一双鞋子
有几种穿法?怎样想的?
(3个5
5×3=15种
或
5个3
3×5=15种)
②
增加一双袜子
有几种穿法?怎样想的?
(4个5
5×4=20种
或
5个4
4×5=20种)
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在刚才的搭配中找到了规律,其实求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文字搭配:“读、好、书”3个字一共有几种读法?请分别写出。
2.路线搭配:小亚准备“六一”节去东方明珠和锦江乐园游玩,从家到东方明珠有3条路,从东方明珠再到锦江乐园也有3条路。从家到东方明珠再到锦江乐园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请你写出每一种走法的路线图。
四、课堂小结: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这样的搭配问题,今天你学了搭配以后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