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板书“聪”字,提问: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这节课我们要用到这个字,你知道我们需要用到它的哪个部分吗?(指名说)
(预设)生:我知道上课要用耳朵认真听老师讲什么,用眼睛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用嘴巴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用心想问题。
师:表述得真清楚。今天,黄老师希望大家回答问题时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积极并且声音响亮。因为要想变聪明,想拥有更多的聪明才智,就必须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
二、新课讲授
1、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计算开始吧!
出示习题:
30+20+79
160÷10×6
350÷70+44
40—2×10
①先计算,再说运算顺序
②指名汇报
提问:这四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生答:都没有括号
提问:第①、②题按怎样的顺序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第③、④题按怎样的顺序算?(先乘除后加减)
师小结:孩子们真会观察,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相机板书课题)
2、出示例题1
①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再问:想想,要求出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
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师巡视指导)
②指名汇报
③提问:那谁能把这个分步算式的解答过程列成综合算式吗?(指名说:相机板书)
12×3+15×4
提问:你会算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试题吗?请同学们先根据例题想一想,这道算式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来计算呢?再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追问:你觉得按这样的顺序计算正确吗?能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④比较分别计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两种情况。提问:谁的过程更简便一些?
⑤师小结:是呀,像这种三步算式中,加、减号两边同时发现乘除法时,乘除法可同时计算,这样使过程更简单些,那是不是所有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算式都可以先同时算两边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出示试一试)
3、试一试
150+120÷6×5
①要求:先计算,再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②指名汇报
提问:这题可以先同时算两边吗?为什么?那到底在哪种情况下,三步混合运算可以先同时算两边?
(两边是乘除法,中间是加减法)
师小结:由此可见,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齐读2次)。
4、练一练
①出示练习题卡
A、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40÷6—2×17
51—36÷3+5
B、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40—200÷5×8
110—20×5÷25
=440—200÷40
=90×30
=440—5
=2700
=435
3、美术组有1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合唱组的人数比美术组和书法组人数的总和还多6人,合唱组一共多少人!
18+18×2+6=60人
答:合唱组有60人。
四、回顾课堂谈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本节课我学会了……
2、我今天的课堂表现……
五、课堂总结:
六、拓展延伸,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