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目标
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幸福花儿开心上》。
认识重音记号并能正确演唱。
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唱好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感受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热烈,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唱好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
新疆地区——柯尔克孜族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热烈、欢快的。
歌曲为我们描写了哪些美景?
羊群、草原、太阳、葡萄、酥油
拓展知识
1、柯尔克孜族标徽
2、教师介绍: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西部。他们热情奔放,多自弹自唱。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新中国成立以前还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每个部落下有若干个家庭及基层组织,生产生活低下。新中国的柯尔克孜草原出现了兴旺景象。《幸福花儿开心上》就描述了牧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
3、服装的介绍
三、学习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
(1)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数一数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
(2)请同学们试着演唱第一、二乐句的第一段歌词,注意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
(3)挥拍视唱第一、二乐句旋律,并说一说这两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4)仔细观察第三、四乐句旋律,找找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完全重复)
(5)唱一唱出示的两个乐句旋律,有什么不同?(学习重音记号,了解重音记号的作用)
(6)师生合作演唱第三、四乐句,学生演唱高声部旋律,老师演唱低声部旋律。(感受合唱二声部)
(7)同学们挥拍视唱第三、四乐句低声部旋律,注意重音记号的演唱。(低声部练习)
(8)学生演唱低声部旋律,老师演唱高声部旋律。(先分声部练习,再进行和声练习。)
(9)学习结束句,解决后十六分节奏难点及唱准八分休止符。
(10)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注意前奏,以及合唱部分的音准与声音和谐。(在准确地熟唱歌曲后,启发学生感情的投入。)
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注意色块处的演唱。
四、精彩展示
1.《幸福花儿开心上》这首歌曲的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
2.《幸福花儿开心上》这首歌的旋律中你发现了一些什么?
第一、二乐句音区较低,音域在六度以内。第一乐句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而第二乐句旋律下行。第三、四乐句为合唱部分。两个乐句完全重复。
3.集体演唱《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评价
1、学生表现歌曲时的参与率及喜爱程度。
2、能否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及旋律。
3、能否准确地演唱合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