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国海军第十一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
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海军第十一批护航编队“青岛”舰护送商船
一、郑和下西洋
二、戚继光抗倭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郑和下西洋 “西洋”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文莱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刘家港
刘家港
占
城
今加里曼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
今印度科泽科德
榜葛剌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
红
海
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今索马里摩加迪沙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占城-----------
古里--------
满剌加-----
天方---------
越南
印度
马来西亚马六甲
沙特麦加
时间
次数
人数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船只200多艘。
规模
到达范围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120吨
100吨
50吨
长24.5米
宽6米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船只大小
4艘
17艘
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
船数
160人
1000-1500人
27800人
人数
1次
4次
7次
次数
1497-1498年
1492-1504年
1405-1433年
时间
绕过非洲南
端到达印度
到达美洲
下西洋
地点
达·伽马
哥伦布
郑和
姓名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图说历史
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一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最根本条件)
二是造船技术的发达;
三是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四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郑和航海用的“宝船”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九桅十二帆的船只,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龙骨由数根木头连接起来,同独木一样坚固。船的“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一个锚,有几千斤重”。大宝船可容四五百人,甚至近千人。
明代罗盘
郑和船队编形图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
1、倭寇指什么?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自主探究:
戚继光
想一想: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4、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
3、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2、戚继光卓越的军事和指挥才能;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你认为戚继光有哪些高尚 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只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
2.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有何区别
岳家军抗金是我们民族之间的斗争,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因此岳飞是抗金英雄不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所以,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家军
哄儿谣: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要回来,回来。母亲!母亲!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攫取在澳门的
居住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歌谣记忆本课内容
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处扬。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家乡。
葡萄牙,靠欺骗,攫取澳门居住权。
小结
巩固新知
1.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的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古里和锡兰
C.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 D.占城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 )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岳飞
3、1533年骗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是( )
A、荷兰殖民者 B、葡萄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
课 堂 检 测
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_______
2、郑和下西洋出发地是————
3、郑和下西洋从———年开始,到——年结束。前后历时——年,最远到达————和——————
4、郑和船队带去的商品中,以——-和——最受当地人欢迎。
5、戚继光九战九捷的地点是————台州。
明成祖
刘家港
1405
1433
28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丝绸
瓷器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