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01 12:5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导入新课
海洋馆中有鱼、水草、珊瑚、水、石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
想一想,议一议
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又说明了什么呢?
右图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生物
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一个池塘、一片农田以及学校的花园等,都是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
一片草原
一片海洋
农田
这些都是生态系统
啄木鸟在树上找虫子吃
吃与被吃的关系
探究新知
拓展探究
树与昆虫幼虫之间,昆虫幼虫与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会消失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植物
阳光、空气、水等
动物
细菌和真菌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生产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被取食
被捕食
被分解
被分解
被分解
分解后的产物被吸收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食物链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吃与被吃又构成了什么?
食物链和食物网
树叶→蝉→螳螂→黄雀
请据图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食物链
食物链
1
注意: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来到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吸吮花蜜,冷不防背面划过一道绿色刀影,转眼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奄奄一息,螳螂正要品尝美餐,一只蛤蟆出其不意地吐出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还没来得及吞咽,悄悄爬到近旁的长蛇猛地一蹿,准确无误地咬住蛤蟆,正在此时,一只老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抓住蛇。
鲜花
蝴蝶
螳螂
蛤蟆

老鹰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描述的一个场景
食物链
1.上图有几条食物链?
9条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啄木鸟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1、什么是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食物网
2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A
B
C
D
E
A微小的水生植物
B剑水蚤
C蜻蜓幼虫
D小鱼
E大鱼
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
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人会中毒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1953年,日本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距离该市60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引起的。 
日本水俣病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水俣病患者
在草原上,若草较之前长得繁茂,兔的数量短期内会怎样变化?长期呢?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兔的数量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短期内,兔的数量会增加。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哪些后果?为什么?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过度放牧,草不能及时再生,导致草原的食物网受到破坏,严重时则会造成沙漠化。
人类应该爱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资源。
技能训练
观察兔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家猫的两眼都在前方,兔的两眼在头的两侧。
眼睛的位置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吗?
家猫是捕食者,能捕食鼠类等,两眼生在前方,利于发现猎物和准确捕食猎物;
兔是草食性动物,易被其它肉食动物捕食,为逃避敌害便于发现四周动静,所以两眼生在头两侧。
这是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阳光、空气、水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课堂小结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D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B
随堂检测
3、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
.
增加
B.
减少
C.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
C
4、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后增
A
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