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上7.2昼夜与四季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衢州)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一乙之间 B.乙一丙之间 C.丙一丁之间 D.丁一甲之间
2.(2021·杭州)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1七下·滨江期末)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当天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上图中的 ,且杭州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a;昼>夜 B.a;昼<夜
C.b;昼<夜 D.b;昼>夜
4.(2021九下·海曙月考)当地球在A、D之间运动时,下列出现的情况与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相符合的是( )
A.清明时,踏青插柳 B.发红包,守岁迎春
C.观花灯,喜闹元宵 D.赏明月,共庆团圆
5.(2021·金华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开幕式当天地球所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21·江北模拟)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A.a 段 B.b 段 C.c 段 D.d 段
7.(2021·镇海模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在图中 ( )
A.甲处附近 B.乙处附近 C.丙处附近 D.丁处附近
8.(2021·浙江模拟)2020年 12月17日1时59分,携带2公斤月球“土特产”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结束了24天的月球之旅,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着陆场安全着陆。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图所示B位置时,宁波所处的节气是( )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10.(2020七上·浙江期末)读宁波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两分两至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正午太阳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长的是( )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
11.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
A.春分到秋分 B.秋分到次年春分
C.冬至到次年夏至 D.夏至到冬至
12.下列节日中,宁波地区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六一儿童节 B.五一劳动节
C.七一建党节 D.正月十五元宵节
13.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4.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是( )
A.阴历 B.阴阳历 C.公历 D.农历
15.以下年份属于闰年的是( )
A.2018年 B.2020年 C.2019年 D.2022年
16.以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定义为( )
A.日 B.年 C.月 D.秒
17.(2020七下·乐清期末)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今天(6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18.(2020七下·上虞期末)细心的小李同学发现我区路灯开闭的时间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下图是“我区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路灯开闭时间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d日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9.(2020七下·余杭期末)2019年12月20日,正值澳门回归20周年,当天地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 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0.(2020·富阳模拟)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如图所示时,此时节气可能为( )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嘉兴期末)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纪念日,当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 (填字母)。请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
22.(2020·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D→C→B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选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现象。
(2)2020年6月26日(农历初六)是中考的日子,这天月亮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选填“A”、“B”、“C”或“D”)。
23.北半球 季昼长于夜, 季夜长于昼,昼最长是在 日,夜最长是在 日,昼夜平分是在 日和 日。
24.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背向太阳的半球是 。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交替的现象。
(4)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 。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北半球的 季。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填序号)。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3)此时,浙江杭州的太阳高度的大小为______(填序号)。
A.一年中的最大值 B.一年中的最小值
C.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 D.太阳高度与日期关系不大
26.如图所示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 。
(2)这天的日期是 前后。
(3)南极圈以南地区昼夜情况是 。
(4)赤道上的昼夜情况是 。
(5)这段时期南半球是 季,昼夜长短情况是 。
27.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图。
(3)线AB是晨昏线,是 与 的分界线。更确切地讲,AB是晨昏线中的 线。
(4)图中甲地和乙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时间相同,但这天 先进入白天。
28.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间为 ,北半球的节气为 。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为
(4)此时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29.(2017·绍兴)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 ;对北半球而言,B位置的节气是 。
30.(2017·浙江模拟)2017 年 4 月 12 日杭州临安发生4.2 级地震,全省不少地方都有震感。
(1)中国属于多地震国家,浙江省处在亚欧板块与 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2)地震当天,假设浙江地区白昼时间长为 t 1 小时,北京地区白昼时间长为 t 2 小时,
则 t 1 t 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解答题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当太阳运行到④位置时,在一年中的节气是 ,这一天,南极昆仑站见到的景象是 。
(2)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国庆节这一天,地球运行到 (序号代号)附近,地球运行到该点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32.读地球公转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杭州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填“相同”或“不同”)。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3)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我国从 季过渡。
(4)请你在图3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
图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甲是春分(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所以7月1日地球在乙丙之间;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
【解答】A、① 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昼变长夜变短,所以A不符合题意;
B 、 ②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所以B正确;
C、 ③ 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昼变短夜变长所以,C不符合题意;
D、 ④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等长,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3.【答案】A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a位置为夏至日,b位置为秋分日,c位置为冬至日,d位置为春分日。
【解答】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接近7月1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由图可知,D是春分,3月21日;A是夏至,6月22日;地球在AD之间,即日起是3月21日--6月22日;
A、清明节,4月4日前后;故A正确;
B、发红包,守岁迎春,是除夕,故B错误;
C、元宵节是在初春,故C错误;
D、中秋节在秋分之后;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由图可知,甲是春分(3月21日),乙是夏至日(6月22日),丙是秋分(9月23日),丁是冬至日(12月22日),所以9月10日距离秋分最近;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
【解答】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为春分日,春分日为3月21日,C位置介于这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因此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C,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A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图中甲是夏至日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6月23日是夏至日刚过一天,所以地球处于甲附近;
故答案为:A。
8.【答案】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2020年12月17日处于公转轨道中秋分(9月23日)到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即丁处;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导致出现的现象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由图可知B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当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时影子越短,高度越小时影子越长。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极递减。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所在位置与直射点纬度相差越大时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2、题中问我们的是车位上的影子长度,当太阳垂直照射时整个车位都是车棚的影子,所以应该是太阳高度最大时车位上遮阳棚影子最长。
【解答】题中问我们的是车位上的影子长度,当太阳垂直照射时整个车位都是车棚的影子,所以应该是太阳高度最大时车位上遮阳棚影子最长。 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宁波地区的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夏至①符合条件,B选项正确。
故选B
11.【答案】C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的时间有两天:春分日和秋分日,春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秋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
【解答】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C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宁波位于北半球,昼长最短为冬至日,12月22日,故越接近冬至日,昼长越短,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
【解答】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当3月21日左右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春分日.从今天起,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当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所有的各点达到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即夏至日.从这一天开始,太阳光的直射点转向南运动,当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秋分日。此后,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南运动,当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所有的各点达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即冬至日,所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都是昼比夜长,而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昼比夜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A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冬至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公历一般指公元。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解答】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历法为公历,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用选项中的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据此解答。
【解答】2020年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解答】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自转一周为一天,因此以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定义为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6月30日,地球处于夏至日(6月22日)位置附近;即丙位置;
故答案为:C。
18.【答案】D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解答】a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恰好为12小时,说明此日昼夜等长;b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小于12小时,说明此日昼长夜短;c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恰好为12小时,说明此日昼夜等长;d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大于12小时,说明此昼短夜长。所以d日是冬至日。
故答案为:D
19.【答案】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春分日3月22日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
【解答】冬至日(12月22日),④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而2019年12月20日与冬至日日期相近,故当天地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的④附近,D符合题意。
故选:D
20.【答案】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答】由图片中可以看出太阳光照射南极,导致南极这天昼最长,夜最短,因此此时节气可能是冬至。
故答案为:D
21.【答案】A;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1)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
【解答】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点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当天最接近图中A。
地球的公转方向图为:
22.【答案】(1)四季更替
(2)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了四季更替;
(2)6月26日是农历初六,即这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月球大约在D位置处;
故答案为:(1)四季更替;(2)D。
23.【答案】夏;冬;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 。
【解答】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故答案为:夏;冬;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24.【答案】(1)ABC;CDA
(2)昼半球;夜半球
(3)昼夜
(4)黑夜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3)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4)北京市:北纬39度54分 东经116度23分纽约市:北纬40度43分,西经74度00分,根据相差的经度可知两城市在地球上的位置,由北京处于正午确定美国的时间。
【解答】(1)晨线是指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ABC将由黑夜进入白天所以ABC是晨线;昏线是指由白天进入黑夜,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CDA将由白天进入黑夜所以CDA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4)从北京和纽约的经纬度可知,两地经度相差180度左右,刚好位于地球相对的两侧,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黑夜。
故答案为:(1)ABC、CDA;(2)昼半球、夜半球;(3)昼夜;(4)黑夜
25.【答案】(1)冬
(2)B
(3)B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南北极的昼夜情况,或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确定北半球的季节;
(2)根据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可确定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
(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是冬至日是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小的日子。
【解答】(1)从图中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所以此时是冬至日,北半球是冬季;
(2)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B选项正确;
(3)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候,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冬;(2)B;(3)B
26.【答案】(1)北回归线
(2)6月22日
(3)极夜
(4)昼夜平分
(5)冬;昼短夜长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夏至日(时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北纬 23.5°)。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这时是北半球处于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
【解答】(1)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这天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
(3) 南极圈以南地区昼夜情况是极夜;
(4) 赤道上的昼夜情况是昼夜平分;
(5) 这段时期南半球是冬季,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27.【答案】(1)
(2)
(3)白昼;黑夜;晨
(4)甲地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从赤道上空看地球的地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2)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根据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位置可知,光从右侧照射过来;
(3)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4)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甲地与乙地距离晨昏圈的距离可判断出谁先进入昼半球。
【解答】(3)线AB是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AB线是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所以AB是晨昏线中的晨线;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条经线上的甲地和乙地,甲距离晨线更近,所以甲地先进入白天。
故答案为:(3)白昼、黑夜、晨;(4)甲地
28.【答案】(1)6月22日前后;夏至
(2)66.5°
(3)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
(4)12;24
(5)昼变短,夜变长;变小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由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或根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确定此时的时间和节气;
(2)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 N),算出A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再用90 减去纬度差即得A点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4)A点位于赤道,赤道全年昼夜平分。B点位于北极圈,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5)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当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之后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当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出现极夜现象,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之后范围逐渐缩小。
【解答】(1)由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23.5 -0 |= 66.5°;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为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
(4)A点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所以A点昼长为12小时,B点在北极圈,此时北极圈出现了极昼现象,所以B点昼长为24小时;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也就是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为:昼变短,夜变长。极昼或极夜范围变小。
故答案为:(1)6月22日前后;夏至(2)66.5 ;(3)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4)12;24(5)昼变短,夜变长;变小
29.【答案】;夏至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地理意义,属于知识性试题,容易混淆,需理解记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春分日和秋分日。
【解答】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B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D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A为春分日和C为秋分日。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夏至。
30.【答案】(1)太平洋
(2)小于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比浙江高,北京白昼时间较长。
【解答】(1)浙江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形成地震;
(2) 4 月 12 日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比浙江高,北京白昼时间 t2大于浙江白昼时间 t1。
故答案为:(1)太平洋;(2)小于。
31.【答案】(1)冬至;极昼
(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3)③;昼夜平分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太阳绕日公转与节气的关系如下图:
【解答】(1) 当太阳从③运行到④位置时, 太阳直射点是从赤道移动到南回归线,此时节气是冬至。南半球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当太阳从①运行到②位置时, 太阳直射点是从赤道移动到北回归线,此时节气是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北京处于北半球, 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3)国庆节是10月1日,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后几天,故地球运行到的位置在③附近。该点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1)冬至;极昼;(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3)③;昼夜平分
32.【答案】(1)相同
(2)白昼越来越短,至最短;夜越来越长,至最长
(3)冬季向春
(4)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1)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丙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杭州位于北半球上,两位置上太阳都处于我们的南方,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都朝北,只不过在甲位置时,正午影子最短,丙位置时影子最长;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太阳的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往赤道,再到南回归线上,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3)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往赤道上移动,我国此时从冬季向春季过渡;
(4)地球公转至甲处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如图
故答案为: (1)、相同; (2)、白昼越来越短,至最短;夜越来越长,至最长 ; (3)、冬季向春(4)、 答案在上图
1 / 1华师大七上7.2昼夜与四季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衢州)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一乙之间 B.乙一丙之间 C.丙一丁之间 D.丁一甲之间
【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甲是春分(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所以7月1日地球在乙丙之间;
故答案为:B。
2.(2021·杭州)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
【解答】A、① 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昼变长夜变短,所以A不符合题意;
B 、 ②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所以B正确;
C、 ③ 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昼变短夜变长所以,C不符合题意;
D、 ④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等长,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3.(2021七下·滨江期末)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当天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上图中的 ,且杭州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a;昼>夜 B.a;昼<夜
C.b;昼<夜 D.b;昼>夜
【答案】A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a位置为夏至日,b位置为秋分日,c位置为冬至日,d位置为春分日。
【解答】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接近7月1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2021九下·海曙月考)当地球在A、D之间运动时,下列出现的情况与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相符合的是( )
A.清明时,踏青插柳 B.发红包,守岁迎春
C.观花灯,喜闹元宵 D.赏明月,共庆团圆
【答案】A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由图可知,D是春分,3月21日;A是夏至,6月22日;地球在AD之间,即日起是3月21日--6月22日;
A、清明节,4月4日前后;故A正确;
B、发红包,守岁迎春,是除夕,故B错误;
C、元宵节是在初春,故C错误;
D、中秋节在秋分之后;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2021·金华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开幕式当天地球所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由图可知,甲是春分(3月21日),乙是夏至日(6月22日),丙是秋分(9月23日),丁是冬至日(12月22日),所以9月10日距离秋分最近;
故答案为:C。
6.(2021·江北模拟)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A.a 段 B.b 段 C.c 段 D.d 段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
【解答】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为春分日,春分日为3月21日,C位置介于这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因此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C,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1·镇海模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在图中 ( )
A.甲处附近 B.乙处附近 C.丙处附近 D.丁处附近
【答案】A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图中甲是夏至日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6月23日是夏至日刚过一天,所以地球处于甲附近;
故答案为:A。
8.(2021·浙江模拟)2020年 12月17日1时59分,携带2公斤月球“土特产”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结束了24天的月球之旅,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着陆场安全着陆。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2020年12月17日处于公转轨道中秋分(9月23日)到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即丁处;
故答案为:D。
9.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图所示B位置时,宁波所处的节气是( )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导致出现的现象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由图可知B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0七上·浙江期末)读宁波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两分两至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正午太阳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长的是( )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
【答案】B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当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时影子越短,高度越小时影子越长。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极递减。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所在位置与直射点纬度相差越大时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2、题中问我们的是车位上的影子长度,当太阳垂直照射时整个车位都是车棚的影子,所以应该是太阳高度最大时车位上遮阳棚影子最长。
【解答】题中问我们的是车位上的影子长度,当太阳垂直照射时整个车位都是车棚的影子,所以应该是太阳高度最大时车位上遮阳棚影子最长。 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宁波地区的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夏至①符合条件,B选项正确。
故选B
11.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
A.春分到秋分 B.秋分到次年春分
C.冬至到次年夏至 D.夏至到冬至
【答案】C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的时间有两天:春分日和秋分日,春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秋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
【解答】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C符合题意。
故选:C
12.下列节日中,宁波地区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六一儿童节 B.五一劳动节
C.七一建党节 D.正月十五元宵节
【答案】D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宁波位于北半球,昼长最短为冬至日,12月22日,故越接近冬至日,昼长越短,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
【解答】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当3月21日左右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春分日.从今天起,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当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所有的各点达到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即夏至日.从这一天开始,太阳光的直射点转向南运动,当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秋分日。此后,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南运动,当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所有的各点达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即冬至日,所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都是昼比夜长,而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昼比夜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答案】A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冬至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是( )
A.阴历 B.阴阳历 C.公历 D.农历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公历一般指公元。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解答】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历法为公历,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以下年份属于闰年的是( )
A.2018年 B.2020年 C.2019年 D.2022年
【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用选项中的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据此解答。
【解答】2020年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以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定义为( )
A.日 B.年 C.月 D.秒
【答案】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解答】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自转一周为一天,因此以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定义为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2020七下·乐清期末)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今天(6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6月30日,地球处于夏至日(6月22日)位置附近;即丙位置;
故答案为:C。
18.(2020七下·上虞期末)细心的小李同学发现我区路灯开闭的时间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下图是“我区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路灯开闭时间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d日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D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解答】a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恰好为12小时,说明此日昼夜等长;b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小于12小时,说明此日昼长夜短;c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恰好为12小时,说明此日昼夜等长;d中路灯开的时间总和大于12小时,说明此昼短夜长。所以d日是冬至日。
故答案为:D
19.(2020七下·余杭期末)2019年12月20日,正值澳门回归20周年,当天地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 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答案】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春分日3月22日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
【解答】冬至日(12月22日),④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而2019年12月20日与冬至日日期相近,故当天地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的④附近,D符合题意。
故选:D
20.(2020·富阳模拟)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如图所示时,此时节气可能为( )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答案】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答】由图片中可以看出太阳光照射南极,导致南极这天昼最长,夜最短,因此此时节气可能是冬至。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嘉兴期末)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纪念日,当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 (填字母)。请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
【答案】A;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1)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
【解答】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点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当天最接近图中A。
地球的公转方向图为:
22.(2020·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D→C→B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选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现象。
(2)2020年6月26日(农历初六)是中考的日子,这天月亮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选填“A”、“B”、“C”或“D”)。
【答案】(1)四季更替
(2)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了四季更替;
(2)6月26日是农历初六,即这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月球大约在D位置处;
故答案为:(1)四季更替;(2)D。
23.北半球 季昼长于夜, 季夜长于昼,昼最长是在 日,夜最长是在 日,昼夜平分是在 日和 日。
【答案】夏;冬;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 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 。
【解答】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故答案为:夏;冬;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24.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背向太阳的半球是 。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交替的现象。
(4)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 。
【答案】(1)ABC;CDA
(2)昼半球;夜半球
(3)昼夜
(4)黑夜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3)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4)北京市:北纬39度54分 东经116度23分纽约市:北纬40度43分,西经74度00分,根据相差的经度可知两城市在地球上的位置,由北京处于正午确定美国的时间。
【解答】(1)晨线是指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ABC将由黑夜进入白天所以ABC是晨线;昏线是指由白天进入黑夜,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CDA将由白天进入黑夜所以CDA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4)从北京和纽约的经纬度可知,两地经度相差180度左右,刚好位于地球相对的两侧,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黑夜。
故答案为:(1)ABC、CDA;(2)昼半球、夜半球;(3)昼夜;(4)黑夜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北半球的 季。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填序号)。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3)此时,浙江杭州的太阳高度的大小为______(填序号)。
A.一年中的最大值 B.一年中的最小值
C.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 D.太阳高度与日期关系不大
【答案】(1)冬
(2)B
(3)B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南北极的昼夜情况,或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确定北半球的季节;
(2)根据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可确定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
(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是冬至日是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小的日子。
【解答】(1)从图中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所以此时是冬至日,北半球是冬季;
(2)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B选项正确;
(3)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候,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冬;(2)B;(3)B
26.如图所示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 。
(2)这天的日期是 前后。
(3)南极圈以南地区昼夜情况是 。
(4)赤道上的昼夜情况是 。
(5)这段时期南半球是 季,昼夜长短情况是 。
【答案】(1)北回归线
(2)6月22日
(3)极夜
(4)昼夜平分
(5)冬;昼短夜长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夏至日(时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北纬 23.5°)。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这时是北半球处于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
【解答】(1)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这天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
(3) 南极圈以南地区昼夜情况是极夜;
(4) 赤道上的昼夜情况是昼夜平分;
(5) 这段时期南半球是冬季,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27.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图。
(3)线AB是晨昏线,是 与 的分界线。更确切地讲,AB是晨昏线中的 线。
(4)图中甲地和乙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时间相同,但这天 先进入白天。
【答案】(1)
(2)
(3)白昼;黑夜;晨
(4)甲地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1)从赤道上空看地球的地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2)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根据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位置可知,光从右侧照射过来;
(3)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4)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甲地与乙地距离晨昏圈的距离可判断出谁先进入昼半球。
【解答】(3)线AB是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AB线是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所以AB是晨昏线中的晨线;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条经线上的甲地和乙地,甲距离晨线更近,所以甲地先进入白天。
故答案为:(3)白昼、黑夜、晨;(4)甲地
28.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间为 ,北半球的节气为 。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为
(4)此时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答案】(1)6月22日前后;夏至
(2)66.5°
(3)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
(4)12;24
(5)昼变短,夜变长;变小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由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或根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确定此时的时间和节气;
(2)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 N),算出A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再用90 减去纬度差即得A点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4)A点位于赤道,赤道全年昼夜平分。B点位于北极圈,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5)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当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之后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当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出现极夜现象,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之后范围逐渐缩小。
【解答】(1)由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23.5 -0 |= 66.5°;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为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
(4)A点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所以A点昼长为12小时,B点在北极圈,此时北极圈出现了极昼现象,所以B点昼长为24小时;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也就是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为:昼变短,夜变长。极昼或极夜范围变小。
故答案为:(1)6月22日前后;夏至(2)66.5 ;(3)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4)12;24(5)昼变短,夜变长;变小
29.(2017·绍兴)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 ;对北半球而言,B位置的节气是 。
【答案】;夏至
【知识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地理意义,属于知识性试题,容易混淆,需理解记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春分日和秋分日。
【解答】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B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D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A为春分日和C为秋分日。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夏至。
30.(2017·浙江模拟)2017 年 4 月 12 日杭州临安发生4.2 级地震,全省不少地方都有震感。
(1)中国属于多地震国家,浙江省处在亚欧板块与 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2)地震当天,假设浙江地区白昼时间长为 t 1 小时,北京地区白昼时间长为 t 2 小时,
则 t 1 t 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太平洋
(2)小于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比浙江高,北京白昼时间较长。
【解答】(1)浙江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形成地震;
(2) 4 月 12 日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纬度比浙江高,北京白昼时间 t2大于浙江白昼时间 t1。
故答案为:(1)太平洋;(2)小于。
三、解答题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当太阳运行到④位置时,在一年中的节气是 ,这一天,南极昆仑站见到的景象是 。
(2)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国庆节这一天,地球运行到 (序号代号)附近,地球运行到该点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答案】(1)冬至;极昼
(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3)③;昼夜平分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太阳绕日公转与节气的关系如下图:
【解答】(1) 当太阳从③运行到④位置时, 太阳直射点是从赤道移动到南回归线,此时节气是冬至。南半球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当太阳从①运行到②位置时, 太阳直射点是从赤道移动到北回归线,此时节气是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北京处于北半球, 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3)国庆节是10月1日,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后几天,故地球运行到的位置在③附近。该点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1)冬至;极昼;(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3)③;昼夜平分
32.读地球公转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杭州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填“相同”或“不同”)。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3)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我国从 季过渡。
(4)请你在图3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
图3
【答案】(1)相同
(2)白昼越来越短,至最短;夜越来越长,至最长
(3)冬季向春
(4)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1)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丙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杭州位于北半球上,两位置上太阳都处于我们的南方,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都朝北,只不过在甲位置时,正午影子最短,丙位置时影子最长;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太阳的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往赤道,再到南回归线上,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3)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往赤道上移动,我国此时从冬季向春季过渡;
(4)地球公转至甲处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如图
故答案为: (1)、相同; (2)、白昼越来越短,至最短;夜越来越长,至最长 ; (3)、冬季向春(4)、 答案在上图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