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2 15:26:04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一、单选题
1.(2020·沈阳)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
C.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A符合题意;
B.用力拨动琴弦,增大了琴弦的振动幅度,可以提高琴声的响度,B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响度大小无关,C不符合题意;
D.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速度和介质种类、温度有关;阻止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
2.(2018八上·德州期末)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
A.频率变大 B.振幅变小 C.振幅变大 D.频率变小
【答案】C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 dB变为50 dB,表明响度变大了,即振幅变大,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大小的单位是分贝,声音的响度不同,分贝值不同.
3.(2017八上·金山期末)“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答案】D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而知其人”,
故答案为:D。
【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才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等.
4.(2020·株洲模拟)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高度只音调。
5.(2018八上·达州期中)要使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大拨弦的力度 B.改用更粗的琴弦
C.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 D.把琴弦拉的紧些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增大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而不能使声音的音调变高,A不符合题意;
BC、改用更粗的琴弦、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这样会让琴弦振动减慢,音调就会变低,BC不符合题意;
D. 把琴弦拉的紧些,会让琴弦振动加快,音调就会变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音调高的物体较短、较细,音调高的物体更紧些,
6.(2018·奉贤模拟)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和女低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
A.音调 B.振幅 C.响度 D.音色
【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不同的主要是音调,是由于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引起的。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7.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是禁止行人通过的标志,不合题意;
B、是禁止载重车辆通过的标志,不合题意;
C、是禁止鸣笛的标志,符合题意;
D、是禁止自行车通过的标志,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认真观察,对照图中的标志,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8.苏州轨道交通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轨交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传播过程中 B.人耳处
C.声源处 D.声源和人耳处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轨交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只有C的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 
9.(2016八·房县月考)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答案】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
C、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就是从人耳处减弱的,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不符合题意;
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大小的程度,并不能减小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10.(2018八上·呼和浩特期中)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同学听清楚了,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节奏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答案】A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当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听得的声音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和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11.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题中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A选项表示此道路禁止骑自行车;B选项表示限载20吨;C选项表示静止鸣笛;D选项表示此地距离顺德的路程为20km。
故选C
【分析】本题数以识记类,平时注意多积累。
12.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A、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会污染环境,对噪声无影响,不符合题意;
B、氟里昂的代用品可以减小温室效应,对噪声无影响,不符合题意;
C、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用高音喇叭宣传产品,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生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13.(2016·呼和浩特)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答案】A
【知识点】声速;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解:A、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如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巨大的噪声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2)噪声的分类有两种:①从物理角度考虑:物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②从生活角度考虑: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都是噪声;(3)声音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4)在同一介质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的速度相同.
此类题目是考查多个声学知识点的综合题目,要结合相关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
14.(2017八上·城中期中)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15.(2017八上·陇西期末)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关于扩音设备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音调 B.改变响度 C.改变音色 D.改变频率
【答案】B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扩音设备的作用是增大声音,所以扩音设备提高了声音的响度.
故选B.
【分析】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16.(2021·广东)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时,声音主要由玻璃瓶振动产生,故A错误,B正确;
从左到右,水的质量不断增大,那么瓶子的振动频率逐渐减小,音调逐渐降低,即a瓶音调最高,而h音调最低,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1)(2)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3)(4)首先分析振动频率的大小,再确定音调的高低。
二、填空题
1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答案】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干扰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故答案为: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干扰。
【分析】从环保角度而言,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18.(2019八上·扬州月考)蜜蜂1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   Hz,人耳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若音叉振动的频率是256Hz,其物理意义为   .
【答案】440;能;音叉1s振动256次
【知识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蜜蜂1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 人的耳朵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那么人耳能听到这种频率的声音;音叉振动的频率是256Hz,物理意义是音叉1s振动256次。
【分析】利用振动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人而的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是每秒振动的次数。
19.(2020八上·吉林月考)医院的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琴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信息;音调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医院用B超检查病情,是指通过听声音、观察现象,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频率,达到改变发声音调的目的。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改变发声体的长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20.(2017八上·惠安期中)小林闭上眼睛也同样知道是谁在说话.可知,小林是根据不同的人说话的   不同来判断的;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空气柱   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如图所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后,沿椭圆形轨道飞行.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
【答案】音色;振动;音调;静止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美妙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竹管内的空气柱长短不同,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后,沿椭圆形轨道飞行.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音色;振动;音调;静止.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3)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常作为区分不同声音的标准;
被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位置变化了,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21.(2018八上·临沂月考)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以上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响度;音调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响度由振幅决定,当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时,钟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用相同的力敲不同的编钟时,振幅相同,大小不同的编钟的振动频率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 ;音调
【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2.如图,小明用硬卡片两次快慢不同的划过梳齿,主要是比较两次发出声音的    不同,本题所研究的声源是     (梳齿、硬纸片)
【答案】音调;梳齿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当用一张硬纸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两次木梳齿的振动快慢不同,粗齿振动的慢,所以两次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本题所研究的声源是梳齿.
故答案为:音调;梳齿.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的物体为声源. 
23.(2020八上·桂林期末)平时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区分是哪个熟悉的同学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主要是为了   (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
【答案】音色;消声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不同的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一样的,区分他们的声音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即主要是为了消声。
【分析】不同声音有不同的品质与特色,即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消音器通过多孔塞达到消音的目的。
24.(2016八·宁远月考)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答案】甲和乙;甲和丙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三、解答题
25.(2017八上·雁塔月考)小李在学了有关声音的特性以后,对知识点进行了归纳,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的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
【答案】解: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发生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音色能够分辨不同乐器的演奏声.
【分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发生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
26.小华在家练习小提琴,邻居张奶奶认为琴声十分悠扬悦耳,是乐音,而邻居明明认为小提琴声影响了他的学习,是噪音,他们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答案】答:正确;小提琴的声音虽然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如果妨碍明明正常学习,所以是噪声。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分析】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四、实验探究题
27.(2017八上·宝鸡月考)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决定的
(2)如图甲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越高.
(3)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图丁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其发声物体是    选填“试管”、“水”或“空气柱” ,当水量增加时,声音的音调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1)甲乙丙频率
(2)音调
(3)响度;低;钢尺振动太慢了,发出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4)空气柱;升高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甲图硬纸板接触数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甲符合题意;乙图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乙符合题意;丙图塑料尺子在梳子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丙符合题意;丁图改变吹试管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与振幅的振关系,故丁不符合题意;故选甲乙丙。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甲图中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硬纸板振动越快,音调越高;(3)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调会逐渐变低;当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4)用嘴对着管吹气,声音是由于试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水量增时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1)甲乙丙频率;(2) 音调;(3)响度;低钢尺振动太慢了,发出次声波,人耳听不到;(4)空气柱;升高.
【分析】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即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8.(2020八上·昆明期中)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
(1)如图1,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   ;
(2)如图2,抽去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真空不能   ,而现实生活中,绝对真空达不到,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   得到的;
(3)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3这个实验是为了声音能够传递   。我们用相同的力敲击材料相同、大小不同的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答案】(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传声;推理
(3)能量;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2)电铃振动会发出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当抽空玻璃罩内的空气后,没有传播介质后就会听不到声音。在现实生活中,绝对真空达不到,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得到的。(3)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3这个实验是为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色基本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导致音叉的振动快慢不同,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29.(2019八上·齐齐哈尔月考)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答案】80、1.02;100、1.02;AB或AC;AD或DF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故答案为:AB或AC;(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答案为:AD或DF;(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的数据相同,即80、1.02或100、1.02。
【分析】探究音调和物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选择长度和材料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探究音调和长度关系时,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探究音调和材料关系时,需要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
30.(2019八上·内蒙古期中)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 2131
2 31 2 1284
3 48.5 2.5 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填“能”或“不能”);理由:   。
【答案】(1)20.50
(2)3
(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1号管的长度为20.50cm.(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所以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或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分析】(1)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上的物体测量长度;
(2)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探究分析音调和长度、直径关系,要使被研究的量不同,保持其它因素相同。
1 / 1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一、单选题
1.(2020·沈阳)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
C.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018八上·德州期末)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
A.频率变大 B.振幅变小 C.振幅变大 D.频率变小
3.(2017八上·金山期末)“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4.(2020·株洲模拟)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5.(2018八上·达州期中)要使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大拨弦的力度 B.改用更粗的琴弦
C.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 D.把琴弦拉的紧些
6.(2018·奉贤模拟)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和女低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
A.音调 B.振幅 C.响度 D.音色
7.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8.苏州轨道交通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轨交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传播过程中 B.人耳处
C.声源处 D.声源和人耳处
9.(2016八·房县月考)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10.(2018八上·呼和浩特期中)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同学听清楚了,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节奏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11.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13.(2016·呼和浩特)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14.(2017八上·城中期中)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5.(2017八上·陇西期末)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关于扩音设备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音调 B.改变响度 C.改变音色 D.改变频率
16.(2021·广东)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二、填空题
1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8.(2019八上·扬州月考)蜜蜂1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   Hz,人耳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若音叉振动的频率是256Hz,其物理意义为   .
19.(2020八上·吉林月考)医院的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琴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2017八上·惠安期中)小林闭上眼睛也同样知道是谁在说话.可知,小林是根据不同的人说话的   不同来判断的;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空气柱   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如图所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后,沿椭圆形轨道飞行.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
21.(2018八上·临沂月考)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以上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2.如图,小明用硬卡片两次快慢不同的划过梳齿,主要是比较两次发出声音的    不同,本题所研究的声源是     (梳齿、硬纸片)
23.(2020八上·桂林期末)平时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区分是哪个熟悉的同学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主要是为了   (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
24.(2016八·宁远月考)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三、解答题
25.(2017八上·雁塔月考)小李在学了有关声音的特性以后,对知识点进行了归纳,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的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
26.小华在家练习小提琴,邻居张奶奶认为琴声十分悠扬悦耳,是乐音,而邻居明明认为小提琴声影响了他的学习,是噪音,他们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27.(2017八上·宝鸡月考)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决定的
(2)如图甲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越高.
(3)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图丁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其发声物体是    选填“试管”、“水”或“空气柱” ,当水量增加时,声音的音调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8.(2020八上·昆明期中)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
(1)如图1,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   ;
(2)如图2,抽去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真空不能   ,而现实生活中,绝对真空达不到,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   得到的;
(3)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3这个实验是为了声音能够传递   。我们用相同的力敲击材料相同、大小不同的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29.(2019八上·齐齐哈尔月考)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0.(2019八上·内蒙古期中)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 2131
2 31 2 1284
3 48.5 2.5 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填“能”或“不能”);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A符合题意;
B.用力拨动琴弦,增大了琴弦的振动幅度,可以提高琴声的响度,B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响度大小无关,C不符合题意;
D.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速度和介质种类、温度有关;阻止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
2.【答案】C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 dB变为50 dB,表明响度变大了,即振幅变大,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大小的单位是分贝,声音的响度不同,分贝值不同.
3.【答案】D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而知其人”,
故答案为:D。
【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才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等.
4.【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高度只音调。
5.【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增大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而不能使声音的音调变高,A不符合题意;
BC、改用更粗的琴弦、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这样会让琴弦振动减慢,音调就会变低,BC不符合题意;
D. 把琴弦拉的紧些,会让琴弦振动加快,音调就会变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音调高的物体较短、较细,音调高的物体更紧些,
6.【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不同的主要是音调,是由于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引起的。
故答案为:A。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7.【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是禁止行人通过的标志,不合题意;
B、是禁止载重车辆通过的标志,不合题意;
C、是禁止鸣笛的标志,符合题意;
D、是禁止自行车通过的标志,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认真观察,对照图中的标志,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轨交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只有C的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 
9.【答案】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
C、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就是从人耳处减弱的,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不符合题意;
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大小的程度,并不能减小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10.【答案】A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当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听得的声音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和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11.【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题中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A选项表示此道路禁止骑自行车;B选项表示限载20吨;C选项表示静止鸣笛;D选项表示此地距离顺德的路程为20km。
故选C
【分析】本题数以识记类,平时注意多积累。
12.【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A、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会污染环境,对噪声无影响,不符合题意;
B、氟里昂的代用品可以减小温室效应,对噪声无影响,不符合题意;
C、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用高音喇叭宣传产品,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生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A
【知识点】声速;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解:A、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如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巨大的噪声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2)噪声的分类有两种:①从物理角度考虑:物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②从生活角度考虑: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都是噪声;(3)声音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4)在同一介质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的速度相同.
此类题目是考查多个声学知识点的综合题目,要结合相关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C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15.【答案】B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扩音设备的作用是增大声音,所以扩音设备提高了声音的响度.
故选B.
【分析】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1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时,声音主要由玻璃瓶振动产生,故A错误,B正确;
从左到右,水的质量不断增大,那么瓶子的振动频率逐渐减小,音调逐渐降低,即a瓶音调最高,而h音调最低,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1)(2)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3)(4)首先分析振动频率的大小,再确定音调的高低。
17.【答案】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干扰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故答案为: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干扰。
【分析】从环保角度而言,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18.【答案】440;能;音叉1s振动256次
【知识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蜜蜂1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 人的耳朵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那么人耳能听到这种频率的声音;音叉振动的频率是256Hz,物理意义是音叉1s振动256次。
【分析】利用振动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人而的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是每秒振动的次数。
19.【答案】信息;音调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医院用B超检查病情,是指通过听声音、观察现象,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频率,达到改变发声音调的目的。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改变发声体的长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20.【答案】音色;振动;音调;静止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美妙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竹管内的空气柱长短不同,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后,沿椭圆形轨道飞行.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音色;振动;音调;静止.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3)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常作为区分不同声音的标准;
被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位置变化了,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21.【答案】响度;音调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响度由振幅决定,当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时,钟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用相同的力敲不同的编钟时,振幅相同,大小不同的编钟的振动频率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 ;音调
【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2.【答案】音调;梳齿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当用一张硬纸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两次木梳齿的振动快慢不同,粗齿振动的慢,所以两次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本题所研究的声源是梳齿.
故答案为:音调;梳齿.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的物体为声源. 
23.【答案】音色;消声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不同的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一样的,区分他们的声音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即主要是为了消声。
【分析】不同声音有不同的品质与特色,即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消音器通过多孔塞达到消音的目的。
24.【答案】甲和乙;甲和丙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25.【答案】解: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发生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音色能够分辨不同乐器的演奏声.
【分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发生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
26.【答案】答:正确;小提琴的声音虽然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如果妨碍明明正常学习,所以是噪声。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分析】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27.【答案】(1)甲乙丙频率
(2)音调
(3)响度;低;钢尺振动太慢了,发出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4)空气柱;升高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甲图硬纸板接触数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甲符合题意;乙图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乙符合题意;丙图塑料尺子在梳子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丙符合题意;丁图改变吹试管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与振幅的振关系,故丁不符合题意;故选甲乙丙。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甲图中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硬纸板振动越快,音调越高;(3)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调会逐渐变低;当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4)用嘴对着管吹气,声音是由于试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水量增时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1)甲乙丙频率;(2) 音调;(3)响度;低钢尺振动太慢了,发出次声波,人耳听不到;(4)空气柱;升高.
【分析】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即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8.【答案】(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传声;推理
(3)能量;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1)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2)电铃振动会发出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当抽空玻璃罩内的空气后,没有传播介质后就会听不到声音。在现实生活中,绝对真空达不到,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得到的。(3)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3这个实验是为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色基本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导致音叉的振动快慢不同,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29.【答案】80、1.02;100、1.02;AB或AC;AD或DF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故答案为:AB或AC;(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答案为:AD或DF;(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的数据相同,即80、1.02或100、1.02。
【分析】探究音调和物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选择长度和材料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探究音调和长度关系时,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探究音调和材料关系时,需要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
30.【答案】(1)20.50
(2)3
(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1号管的长度为20.50cm.(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所以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或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分析】(1)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上的物体测量长度;
(2)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探究分析音调和长度、直径关系,要使被研究的量不同,保持其它因素相同。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