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丁香结 课件(23+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丁香结 课件(23+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1 10:38:49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
六年级(上册)·
人教
2.丁香结
第一课时
紫丁香
毛丁香
西蜀丁香
北京丁香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花吗?
很多文人墨客喜欢给花草树木赋予某种品格,譬如松树、柏树象征着坚贞高洁,竹子象征着有节气,梅花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兰花象征着高尚等。那么,丁香花又有怎样的品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丁香结》,看看在文中,作者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
紫丁香
《丁香结》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散文《紫藤萝瀑布》等。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作者简介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自学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我会认
缀满
zhuì
幽雅
yōu

伏案
àn
笨拙
zhuō
我会认
单薄

模糊
恍然
huǎng
hu




zhuì
yōu

àn
我会认




zhuō

hu
huǎng

kuī
“幽”的“山”里面是两个“幺”不能写成“纟”。
特别提醒

yōu
“糊”的左边是“米”,不能写成“木”。
特别提醒

hu

zhuì
左窄右宽

yōu
外面的“山”要写得略扁平,里面的“幺”要写得略窄
是左中右结构,要注意各部分写匀称。

hu
词语解析
幽雅
释义:幽静而雅致。
笨拙
释义: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动作难看的。
单薄
释义: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
释义:忧愁怨恨。
《丁香结》写作者多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在一次春雨中她忽然发现一柄柄的丁香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感悟到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句段精析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句段精析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作者从古人发明“丁香结”一说展开思考,最终领悟到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丁香结》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谢谢观看(共23张PPT)


·
六年级(上册)·
人教
2.丁香结
第二课时
听写生字词
点缀
zhuì
伏案
àn
幽雅
yōu

笨拙
zhuō
单薄

恍然
huǎng
模糊
(
hu
)
听写生字词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她对丁香花又有着怎样的情感?我们继续走进《丁香结》这篇课文,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她对丁香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吧!
读课文第1~3自然段,重点关注描写丁香花的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1自然段
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的丁香花
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花
写了“我”居住的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星星般的小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的形状,突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眼的特点;“探出半树银妆”和“从墙上窥着行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丁香花的生长状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同时“探”和‘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
月光下白的潇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檐前积雪”指的是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丁香花的香气很浓郁;单个的丁香花虽然很小,但由于丁香花繁多,众多的花朵聚到一起,一簇簇的,所以就不显得单薄了。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颜色
气味
丁香具有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
第4~6自然段,想一想,这一部分除了具体描写丁香花以外,还写了什么?
还写了作者对丁香结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芭蕉不展丁香结
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就像丁香的花蕾一样含苞不放。
丁香空结雨中愁
那绵绵的春雨中绽开的丁香花蕾可是一团团结成的愁怨。
根据诗意想一想,古人对丁香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两句诗?
古人把自己的惆怅、愁思寄寓在丁香中,以丁香寄情;作者引用这两句诗,旨在寄情于物,使意境更加优美。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格外妩媚,像印象派的画。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更能表现雨中丁香色彩的朦胧感,给人极美的感受。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指的是丁香花鼓鼓的花蕾,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作者为什么说“果然是丁香结”?
作者多年来一直不解古人为何有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终于发现,从外形上看,丁香花的花蕾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丁香结常出现在诗句中以表达闺怨、愁思,承载着解不开的愁怨,象征着人生中不顺心的事。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超然物外、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充满坎坷,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一正是这些解不完的问题,才使我们的人生不至于平淡无味。
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把生活中的惆怅、愁怨这些情结寄托于“丁香结”,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从容豁达的人生的态度:
正视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把它当作磨炼自己的“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
生活充满了坎坷,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正视它,
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天无限的阳春,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的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课堂小结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像作家宗璞那样,从容面对,把它们当作磨炼我们的一个个“结”,让这些“结”变成生命中的一个个浪花,使我们的人生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