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以“君子”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为人格美的典范。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②《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就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④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分不舍。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这不仅是对长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
????????⑤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在道德和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
????????(摘编自杜晓丹《<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之美》)
(1)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中的“君子”,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
B.“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以提升内心的人格修养。
C.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D.中国古往今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它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君子知礼好礼。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B.在孔子时期,《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知礼,正是通过学《诗》获得的。
C.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感,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
D.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和洞穿宇宙人生的眼光与视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千年来,“君子”形象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始终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这与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B.在一些祭祀仪式的去留问题上,孔子并非难以割舍具体的形式,而是留恋长幼有序、尊卑有法,更不舍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C.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这是儒家在处理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持有的鲜明态度。
D.无论在道德上还是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地不断散发着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君子式的人生仍然让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为之神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1.6亿辆。如果按照每辆车匹配1.4个泊位的国际通行标准来计算,那么目前国内汽车停车位总需要量约2.16亿个。而截至到2015年,我国传统停车位有6935万个,我国停车场供给缺口巨大。
????????
????????材料二
????????大白天,小区里车位空着,附近办公区停车却“一位难求”。张斌在四川成都一处20多层的写字楼上班,楼下配建车位远远不够,为了抢车位,每天得提前1个多小时到公司。如果选商业停车场,停一天要60多元,一个月下来停车费要花销1000多元。
????????最近,公司附近的小区满庭芳园出现了共享车位,“丁丁停车”就是一个共享平台,给居民车位安装智能车位锁,将车位的空闲时间发到网上,供周围上班族租用。
????????打开“丁丁停车”APP上面的车场地图,张斌就可以获取空闲车位信息,并且在地图导航下准确找到车位,提前预订适合自己的车位,停车花费大大减少了。
????????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共享车位也成了一些创业公司的“金矿”。目前,一线城市车位的平均价格在20万元左右,假设白天空闲8个小时,就意味着损失了20万元的1/3.如果能把这些车位分享给别人使用,不仅能减少稀缺资源的浪费,也会给车位所有人带来收益。
????????(摘编自常钦《分担停车费划算了》)
????????材料三
????????近来,一些互联网平台在成都推广“车位共享”来缓解停车难的压力。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六个小区,调查发现“共享车位”虽然听上去很美好,但推行中却面临着四大难题。其中一款较为成熟的共享APP上线一年半以来,认证的共享车位却仅有3000个。共享车位推行一年半,遇四大难题:理念接受难。据相关APP平台负责人透露,特别是成都一些品牌楼盘,出于楼盘品质和物业管理服务方式的考虑,不会轻易打开车位“共享之门”。安全风险高。虽然停车APP平台表示,愿意对营运过程中发生的车辆擦挂,给出最高1000元的补偿,以及车辆失窃最高10000元的补偿,但因为怕担责,很多物业方仍然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物管服务压力大。共享车位,就意味着物业要承担更多的事情。利益分配不理想。有相关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车位共享需要处理好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三方面的关系,目前的利益分配不够理想。
????????(摘编自涂文全《共享车位推行一年半,遇四大难题》)
????????材料四
????????共享停车,具体怎么操作?
(1)个人或商业物业提前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
(2)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找到“共享停车”的板块,点击预定车位,系统就会按近远顺序给出可供选择的停车位。
(3)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费用从手机自动扣除。
(摘编自闫枫《又一个行业要变天,共享停车真的来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丁停车”共享平台,将居民车位的空闲时间发到网上,供周围上班族租用。
B.2007~20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C.有些品牌楼盘,出于楼盘品质和物业管理服务方式考虑,不愿接受共享停车理念。
D.有些人不愿将空闲车位分享给别人使用,是因为没有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C
A.根据材料一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停车场的供给缺口很大。
B.材料二中张斌如果用“丁丁停车”,提前预订适合自己的车位,一个月就比选商业停车场节省1800多元。
C.目前一线城市车位平均价格不菲,假设只是晚上使用,白天却闲置8小时,就意味着损失了车位价格的1/3。
D.若个人或商业物业未能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客户需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预定车位方能找到停车位。
E.共享停车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这就给某些不想掏停车费的人以可乘之机。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解决共享停车四大难题的基本途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山上的崖柏
????????妻子的糖尿病到了晚期,已经走不了路,有时一句话没有说完就睡着了。清醒的时候,她跟海芳说,也别治了,捱到几时算几时吧。海芳就骂她,你走了,我和孩子怎么办!以后的日子还长呢,咱得好好活。
????????海芳带妻子来到省城的医院,先是住在走廊里,等了两天,总算有了床位,搬进了病房。
????????病房里住满了病人和陪护家属,被压抑和痛苦填充,只有窗外几条梧桐的嫩枝,给这惨白拥挤的空间增添些许亮色。
????????靠近窗边住的也是一位妇女,跟海芳妻子年龄相仿,她的丈夫蹲在床边角落里,整日不声不响。
????????海芳下楼给妻子买饭,正要往回走,天上扯下淅淅沥沥的春雨,海芳拐进旁边的超市,买了把雨伞。海芳刚进病房,那个男人也买饭回来,他没有伞,外套被雨淋湿了一片。进屋后,男人把外套脱下,露出后背烂了一个大洞的破秋衣。
????????男人买回了四个馒头,一小份豆腐脑。他将一个馒头掰碎,丢进豆腐脑里,搅匀了,将妻子扶起,一勺一勺喂给她吃。妻子吃完后,男人用自己烂了的秋衣袖子帮她抹了抹嘴,然后蹲回角落去吃剩下的馒头,依旧是不声不响。只一会儿,三个馒头就被他吃进肚里。
????????海芳看得直愣怔,扶妻子躺下后,走过去说,兄弟,吃得饱吗?
????????男人站起来,黑脸上露出干净的笑,说,吃得饱呦,吃得饱。
????????海芳说,正好我要去吃饭,咱俩一块,好做个伴。
????????男人正要推迟,被海芳拉着手出了门。
????????走出病房楼,雨下得更大了,男人帮海芳撑着伞,一起走进雨里。
????????男人把伞整个罩住海芳,自己的身子露在外面。海芳不肯,男人说,没事,大哥,俺山里人身子骨强,这点雨根本不算啥,倒是你,淋了雨怕是会生病。
????????海芳心里暖暖的,快步走进医院门外马路边的小饭店,坐下来要了三荤一素四个菜。男人不住说太多了,会浪费的。
????????男人说,他叫程永林,家在洛宁县上戈镇。早年妻子在屋里烧炭,煤气中毒,落下了病根,前些日子眼看不行了,这才来省城的医院。
????????两个同病相怜的男人是不缺话题的,越聊越近乎,越聊越感慨。
????????程永林的妻子每天要测六次血糖,后来程永林不让护士测了,海芳问他为什么,他说光这一项,一天得百十块,他没那么多钱。
????????海芳就偷偷替他交了费,安排护士照常测。
????????程永林的妻子先出的院。程永林收拾好东西,走过来紧紧握住海芳的手,连说谢谢,说你帮着交钱的事我早知道了,人穷志短,现在要走了,才敢把感谢二字说出口。
????????海芳说,咱们同一个屋檐下住了半个月,早成了兄弟,不说客气话。我知道你身上没钱了,这五百块钱你拿着当路费。以后弟妹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等我回到家,再帮你想办法。
????????回到淮阳不久,海芳就张罗着找朋友为程永林捐钱捐物,把东西打包后寄到一个叫上坡子村的地方。不久,海芳会收到程永林的短信,程永林是半个文盲,海芳每次连猜带蒙,才看懂那些句子。再过些日子,就会有山核桃一类的东西从上坡子村寄过来。
????????妻子的病情稳定后,海芳决定跟朋友一起去一趟上坡子村。
????????下了高速,车子一头扎进豫西绵延的大山里,细细的柏油路像风中飘扬的丝带,汽车马达轰鸣,战战兢兢。
????????上坡子村在上戈镇南部浅山丘陵地区,这里山虽浅了些,却又深深陷入高山险岭的包围圈。柏油路到镇上就断了,往上坡村去的,只有一条泥石混杂的土路。路两边不见庄稼和田地,只有高高低低的侧柏、毛白杨、核桃树或野杏。
????????山坡上零星分布着村落,土屋土院,海芳想,上坡子村多半也是这个样子。正想着,朋友说到了。海芳抬头一看,前面山坡上有一级平地,平地上有一个村子,果然是土屋土院。
????????一位村民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一行人从村东走到村西,招出了整个村子的人,都说老程家来了山外的贵客。
????????程永林和他的老父亲、妻子,还有一双儿女,已经在门外等候了,看到海芳,慌慌张张迎过来,接过海芳带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朋友的儿子把一个熊猫玩具塞到程永林女儿怀里。
????????走进院子,程永林指着低矮的砖屋,说去年政府给了五千块钱,起了这间新屋,他们一家才从屋后的窑洞里搬出来。
????????走进堂屋,只见环堵萧然,海芳一阵心酸,他到底没能想象出山里坚硬的贫穷。
????????程永林的父亲跟儿子一样,朴实憨厚,一双儿女也十分乖巧可爱。小女孩已经换上了海芳送的花裙子,躲在一边,紧紧抱着怀里的熊猫玩具,大眼睛里波光闪闪。
????????当阳光直照在挂在窝棚柱子上的鸡窝篮时,海芳起身要走。程永林和父亲拉住海芳的手,说什么也不肯。程永林扭头让妻子去捉鸡,海芳一听急了,说这可使不得,你这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这几只鸡下蛋卖钱。
????????院子里有一丛灌木,海芳的朋友认出是崖柏,蹲下身来看。
????????程永林说,一丛草稞子,准备晒干当柴火烧,你们要是不嫌麻烦,就拿走吧。
????????海芳说,这个可值钱啊。
????????程永林说,这能值啥钱?山上到处都是。说完搬起崖柏,放到海芳汽车后备箱里。
????????海芳临上车前,硬塞给程永林两千块钱。
????????这一家人,跟着车,直送到村外的隘口。
????????回来的路上,朋友儿子突然说,抱布娃娃的那个姐姐跟我讲,她家的那棵小树,是她爸爸从很远的山上带回来的,她爸爸说,等带到镇上卖了钱,就让她去上幼儿园。
????????海芳慢慢把车停在山路边,摇下车窗,看着耸立眼前的大山,点起一支烟。
????????一支烟没有抽完,海芳已经泪流满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两次写到程永林蹲到角落里“不声不响”,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山区农民憨厚、朴实的形象,突出了程永林不堪重负而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
B.海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陪护生病的妻子时,发现程永林只吃剩下的三个馒头,就邀请程永林到小饭店吃饭,并偷偷地为他交了医院里的费用。
C.小说构思巧妙。先叙写朋友的儿子送玩具给程永林的女儿,再在小说结尾处借朋友儿子之口交代程永林的崖柏的真实用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D.小说描写人物的语言极其简练却传神。如程永林离开医院时与海芳的对话,既表现了程永林的感激与真诚,又突出了海芳对程永林的体贴与关心。
(2)小说结尾写到海芳“看着耸立在眼前的大山,泪流满面”,寥寥数语,意蕴丰厚。海芳为什么“泪流满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全文有关崖柏的内容很少,作者却以“远山上的崖柏”作题目,为什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师说
????????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一致的是(
)
A.生乎吾前君子生非异也
B.是故无贵无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古之学者必有师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位卑则足羞非利足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否定了那些只教孩子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认为他们并不符合作者认定的老师的标准。
B.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C.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却不如这些人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D.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事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第②段文字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就文段中对比的具体内容加以简要概括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伤春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1129年冬,金兵渡江,攻破临安,宋高宗从海上奔逃。1130年春,金兵又攻破明州,宋高宗奔逃到温州,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该诗作于此时。②陈与义(1090-1138),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③甘泉,宫名,秦始皇筑的行宫,汉武帝时有所增筑。此处代指宋皇宫。④向延阁,名子諲,当时做长沙太守。⑤犬羊:对金兵的鄙称。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
A.三、四句中“初怪”与“岂知”互相呼应,句法灵活,“穷海看飞龙”是指皇帝逃到偏远的海上。
B.诗歌的第二句,写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官,以汉朝之事比况金兵逼近京都,用典贴切,形象化,与第一句形成因果关系。
C.尾联落笔有力,写出了向子諲以疲惫力弱的部队,敢于抵挡金兵的入侵,“犬羊”一词是对金人的蔑称。
D.颈联化用诗句,对仗贴切、工整,紧扣题目“伤春”,写诗人白发如霜,对处处烟花燃放的景象都无心欣赏。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感情,请概括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2)曹操《短歌行》中比喻用人“多多益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相比早已?________的高铁,作为我国铁路另一高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载铁路却一直
_______.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办的首届重载铁路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在河北沧州举行,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进入展厅,中央的大尺寸沙盘首先映入眼帘,直观清晰地展现了国家能源集团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地理分布。展厅中最
_________的是由三节车厢组成的机车模型,它就是“神华号”十二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
)传统的机械开关地面过分相设备存在开关寿命低、故障率高、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为此,神朔铁路分公司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该装置能实现列车无感知过分相,对重载铁路的运能提升、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司机操作强度、提高车﹣网匹配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启了铁路牵引供电技术新纪元,值得
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脍炙人口
鲜为人知
有目共睹
大书特书
B.家喻户晓
无人问津
有目共睹
万古流芳
C.脍炙人口
无人问津
引人注目
万古流芳
D.家喻户晓
鲜为人知
引人注目
大书特书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表现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B.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呈现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C.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呈现。
D.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也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B.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便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C.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则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D.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
作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志愿者,你接受了一位外国记者关于本次赛会徽标介绍的采访,请根据下图徽标完成对话。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记者:您好!请问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徽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共享友谊”这一主题的?
志愿者:①________。(30字以内)
记者:很形象,那“同筑和平”的主题呢?
志愿者:首先,请看第一颗五角星的一角是一只和平鸽的造型。另外徽标主体数字“7”就像②________(10字以内),象征着中国新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愿景,凸显中国和平发展理念。
记者:一带一路的徽标造型构思真是巧妙!听说这种联想思维也常常运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您能举个例子并介绍一下吗?
志愿者:③________。(40字以内)
记者:非常感谢您对徽标造型设计和相关联想思维的介绍!
?
把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花绽前,外围有毛茸刺包裹,花蕾仰天而冲,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唐干花,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花种,多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林区。其枝干暗红,网状、蓬生,全身长有短刺,刺长不足方寸,尖如绣针。叶子柳形,周边有锯齿,青绿如翡翠。________花绽后形成玉盘,大如莲花,可盛装数颗珍珠。
四、写作(60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9年2月,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拱手礼”引发质疑。文史专家陈洪认为,雕塑施礼方式有误,拱手礼从揖礼演化而来,行礼时右手成拳,左手包住,表示压住了具有攻击性的右手来表达友善。
②2019年2月,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让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跃然眼前。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弘扬传统文化对丰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应该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社表科抛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科常阅够
社表科抛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5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小根阅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文言射开较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理解内验,概括归河要轻(古代诗察鉴赏)
把握验家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名篇较句默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综三读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表格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综三读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写作(60分)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材正知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