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动作方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冀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蛙泳动作方法。二年级学生对学习蛙泳的热情非常高,模仿能力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学中根据个体的差异和需要,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陆地观看视频图像,模拟青蛙游泳开始,再过渡到蛙泳腿部动作练习,然后上升到适合学生的蛙泳动作。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初步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提高腿部力量、增强动作协调性、提高蹬腿准确性以及强化思维判断能力等身体素质和水感,激发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学生身体素质个体差异明显,但学生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积极性高,上进心强。随着生活常识与文化知识的积累,已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思考能力。本节课是一节游泳课,而游泳课在我们北方地区体育教学中开展甚少,普及性较低,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本节课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本节课采用背背漂、抓手板进行练习的方式,以增加学生的安全感,使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摆脱对水的恐惧心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蛙泳的自信心。大部分学生在一年级未曾接触过游泳,但他们通过电视、网络、手机、书刊等媒介知道一些基本的游泳知识,只是所了解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提供舞台。
设计意图:
游泳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项目,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向。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本课力求通过蛙泳动作练习,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活动能力为目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观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用游戏比赛法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下肢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拼搏向上的良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蛙泳动作方法的学习,使大部分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了解收腿、翻脚的概念。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并能协调用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收腿、翻脚
难点:翻脚蹬夹腿
教法和学法:
1.常规部分和热身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2.学习和活动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比赛法、纠正错误法、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评价法。
3.放松和结束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评价法、游戏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教学特色:
本课在教法上符合学生实际,遵循蛙泳技术技能的学习规律。本课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针对基本没有蛙泳技术基础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合理安排练习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做到从陆地到水中,从定点到移动,从个人到组合的游泳教学规律。
教学设计表
课题
一、蛙泳动作方法
二、游戏:挑战不可能
水平阶段
水平一
班级
二(3)班
人数
20
教师
时间
地点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蛙泳动作方法的学习,初步掌握腿部的基本动作,了解收腿、翻脚的概念。
2、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以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并能协调用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重
难
点
重点:收腿、翻脚
难点:翻脚蹬夹腿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时间
准备
部分
准备
部分
一、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二、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选举小组长。
三、安全教育
1、身体感到不适者,报告老师。
2、不可潜水,不可拉拽游泳伙伴。
3、离开泳池报告老师,归队时也要报告老师,小队长随时清点人数。
4、游泳馆内不可追逐打闹,一切活动听指挥。
5、蹬腿时注意水线,切勿受伤。
队形:?
?
要求:1、快、静、齐?
2、不明白之处举手问答
3、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小组长
4、注意水线及扶梯,切勿受伤
8’
热身:
一、颈部热身
左侧伸展
右侧伸展
后侧伸展
前侧伸展
二、肩部绕环
1、左侧绕圈
2、右侧绕圈
三、上臂拉伸
1、左臂拉伸
2、右臂拉伸
四、前弓步
1、左腿拉伸
2、右腿拉伸
五、脊背拉伸
1、左侧弯曲
2、右侧弯曲
六、腰部热身
1、左侧画圈
2、右侧画圈
七、小腿拉伸
1、右腿拉伸
2、左腿拉伸
3、左右分腿拉伸
观看视频影像资料、陆地模拟练习
准备姿势
收腿
翻脚
蹬腿
夹腿
滑行
教法:
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关节活动。
二、观看蛙泳视频,学习蛙泳技术动作。
三、在陆地上进行蛙泳技术动作。
陆地模仿练习,解决重点问题,收腿、翻脚、翻脚蹬夹水。
组织:
要求:
1、保持安静、注意观察腿部动作
2、知道“收、翻、蹬夹”
基本
部分
基本
部分
熟悉水性
手扶池边水中行走(向前、向后、向侧行走;跳跃式行走)
水中呼吸(闭气、呼气、连贯呼吸)快吸-稍闭-慢呼-猛吐
抓岸呼吸配合蹬腿漂浮
游戏(水下泼水节)
二、蛙泳动作方法:
收腿——翻脚——蹬夹——滑行
收腿:屈膝收腿,脚跟向臀部靠拢,小腿躲在大腿后面慢收腿(不收大腿)。
2、翻脚:两脚距离大于两膝距离,两脚外翻(勾脚),脚尖朝外,脚掌朝后,小腿和脚内侧对准水,像英文字母“W”。
蹬夹水:实质是腿伸直的过程(屈髋、伸膝),由腰腹和大腿同时发力,以小腿和脚内侧同时蹬夹水,向外、向后下方蹬水,轨迹如同半个圆圈。
4、滑行:双腿并拢伸直后短暂的滑行(2-3秒)。
呼吸:漂浮2秒后抬头呼吸
节奏:一次蹬腿一次呼吸
要领:平趴时微微紧腰,收腿时动作缓慢平稳,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性,快速蹬夹腿时以大腿带动小腿发力,腰部适度紧张,并腿漂浮。
三、带板15米练习
带手板15米蛙泳动作练习,提示右侧通行,强调注意收、翻、蹬夹动作及呼吸节奏。(图1)
优生示范
选举优生示范收、翻、蹬、夹分解动作及配合呼吸完整动作。
五:带板25米练习
带板25米蛙泳动作练习,强调慢收、慢翻、快速蹬夹腿动作要领。
六、游戏:1、挑战不可能
方法:把硬币仍入水中,听到口令后下潜捡硬币,看谁捞的硬币数量多。
水下泼水节:所有练习者,水中相对站立,间距约1米,听到信号后用手朝对方撩水,不能前进也不能后腿,不可用手捂脸、不可背向对方,体会满脸淌水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短促的换气。
教法:
教师讲蛙泳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强调慢收(腿)慢翻(脚)、快速蹬夹腿,学生进行15米蛙泳腿部动作。
教师巡回观察,及时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并选举优生示范。
学生平均分成4组,在各自的泳道持板进行25米蛙泳腿部动作。
组织:
图1
要求:前后间隔1米,确保互不干扰
保持右侧通行,保证泳道通畅
有序进行,不可用手臂划水
要求:
不能拉拽对方
不能踩池底
不可嬉戏打闹
一切听教师指挥
27’
结束
部分
1、放松练习
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游50米(2分-3分)
2、小结
3、收拾器材
4、师生道别
5’
负荷
练习密度:63%
平均心率:120次/分-130次/分
场地器材:游泳馆、标志盘、手板20个、
秒表一块
课后
反思
今天,上完蛙泳动作方法这节课,收获颇多。通过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强我对教学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学生蛙泳水平良好,水性较好的有6-9名同学,学生较活跃,喜欢钻研、喜欢玩水、喜欢模仿。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在开始准备活动阶段,利用场馆有限的场地,我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操,有效提高肌肉粘滞性,提高学生的懒惰情绪。本节课,抓住学生好学好动的特点,合理提供学习情境:运用打水仗的游戏,即增进学生彼此的感情、又训练了学生呼吸时机。通过游戏,换气,水下练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其次在学习新知识阶段,我能重视教学的层次、序列。本课以蛙泳动作练习为主线,以“打水仗”游戏的“启发――点拨――再练习”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1、老师讲解,示范蛙泳动作。A.两臂并拢伸直平趴在地上;B.两腿并拢慢慢收腿,脚跟尽可能靠近臀部;C.两脚外翻,脚尖朝外,脚掌朝上,脚跟相对;D.以腰带动大腿向后下方成半圆形蹬夹腿。E.让学生身体成流线形向前漂浮。
2、边示范边讲解,并对配合教师示范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表扬,让其形成骨干。
3、让学生在老师口令提示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出现的错误动作纠正并进行指导。师生互动,表扬鼓励好的学生。
4、下水15米蛙泳游。期间多次强调收(慢)、翻(慢)、蹬夹(快)、漂浮动作节奏,来提醒学生进行正确的蛙泳技术动作。利用蹬夹水反作用力来推进身体前进。此次练习活动的开展,学生积极性很高,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期间,两名学生掌握的不够好,腿部动作严重变形,没能形成前进的动力,导致原地运动,即将丧失信心,对此加强对他们两人的指导训练,由呼吸到腿部动作,慢慢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穿插于各组之间,进行互动,进行鼓励。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维,实现了在乐中学,在乐中练的目标。
不足:
此次课堂活动开始部分,应增加学生陆地练习时间,让学生体会收、翻、蹬夹腿,进而为后面的水下动作提供有利保证。
在水中之时,应增加熟悉水性的时间,保证学生水性的熟悉。
游戏的设置主旨是增强学生的水性,提高学生的呼吸能力及反应能力。本节课所设置的距离应再远些,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耐力,从而改善学生的呼吸系统。
本节课中,我始终和学生一起互动,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激励的言辞鼓励孩子,使学生和老师成为朋友。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会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努力,更好的教学方法,投入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