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商不变的规律” 是青岛版数学(五、四分段)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5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学段目标
单元目标
课时目标
说课内容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难点
3
教学方法
4
教学过程
5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商不变的规律是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
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的基础。
学情分析
1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2 发现和探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发现规律性,总结规律性
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能运用规律口算相关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发现并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理解商不变规律
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和评价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法
启发探究
观察发现
课堂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5分钟
2
探索规律,汇报交流 15分钟
3
练习巩固,掌握规律 10分钟
4
引导总结,交流收获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花果山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在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吧。’小猴子听了,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就说:‘那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请您开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课前小研究
班级 : 姓名:
读故事,探规律
一故事中,你能发现猴王的每一种分法让每个小猴子能得到几个桃子?
(列式并计算)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二猴王为什么笑了?
三我的例子:
合作探究
学生按照老师创设的情境、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对于问题,分组交流,相互补充。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解疑。
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
教师过程引导
同学们,猴王为什么笑了?
第一次:6 3
第二次:60 30
第三次:600 300
猴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骗过了小猴子。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商不变的规律
总结规律
12 ÷ 6= 2
(12×0) ÷( 6 × 0)= ?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商不变。
商不变的规律
零除外
练习巩固 掌握规律
1 我是聪明小法官
2口算题
3我会用
下列说法对不对?
(1)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缩小2倍,商不变。 ( )
(2)被除数增加10,除数增加10,商不变。 ( )
(3) 18 ÷6 = 3
(18 × 2) ÷(6 × 3) = 3 ( )
×
×
×
3
3
48
(1)24÷8=3
(24×2)÷(8 × 2)=
(24× 3)÷(8× 3)=
(2)480 ÷10=48
(480 ÷ 2)÷(10 ÷ 2)=
(480 ÷ 5) ÷(10 ÷ 5)=
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48
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
720÷90 =
7200÷900 =
36÷3 =
360÷30 =
3600÷300 =
80÷4 =
800÷40 =
8000÷400 =
8
8
8
12
12
12
20
20
20
做一做
下面是淘气计算“400÷25”的过程,仔细观察计算的每一步,你受到什么启发?
400÷25
=(400 × 4)÷(25 × 4)
=1600 ÷100
=16
你能用这种方法计算 700÷25 吗?
巩固练习设计
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情况
考查学生对规律的掌握情况,会利用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判断题
二、三题
简便计算
规律的运用:为以后学习简便计算做准备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然后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收获?
商不变的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