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跳皮筋》(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02 09: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跳皮筋》教学设计
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宽松和谐、互动合作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己动脑、思维以及教学中介的互动,来实现让互动合作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互动合作的优势,在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成功,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水平一,是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活动器材简单,并可供多人共同参与,受场地与气候影响较小。由于动作轻快、灵巧、优美,能够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下肢力量,发展灵敏、协调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因此,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练习都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的,对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合作创新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它在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中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体现了教材的使用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兴趣保持时间难持久,但他们善于模仿,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和竞争意识,而教师则要善于把握传授技术的“度”,即不能过多地追求技术细节,偏离教学实际,又不能否定技术动作的规范,使学习缺乏深度。通过学习《跳皮筋》各种动作与节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
了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作用,学习掌握跳皮筋的基本动作。
2、运动技能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平衡能力,促进学生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的功能。
3、身体与心理健康目标
激发学生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增进同伴间的友谊,体验群体学习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大小腿折叠的动作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连贯
五、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要想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流程,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指导。在课的开始部分我设计了舞蹈,即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又使学生置身与一种快乐的易于接受学习的气氛中。在课的基本部分中根据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观察—自我尝试—讨论、点拨—小组练习—自编动作—效果展示”这一教学流程。此程序是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练的互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个体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他们的创新创造了学练空间。根据学生
“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法要求,在课的基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尝试教学法”。
首先,教师通过视频欣赏和互问互答引出课题,然后通过讲解与示范,引导学生尝试练习,使他们初步了解动作术语的形象概念,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练习中根据术语做动作,建立从术语到动作的联系。其次,再根据学生技能形成规律泛化特点,引导学生编儿歌来展开讨论与合作,增强信心,展示自我,突破重难点完成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灵活应用及活跃课堂气氛,又添加了《竹竿舞》,使学生在动态的练习中得到健与美的享受,整节课都采用音乐节奏配合,并贯穿了游戏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提升。
教学设计表
年级:二年级
人数:31人
执教:
教学内容
1、跳皮筋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大小腿折叠的动作
教学难度
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技能目标: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课的结构
时间
次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场地




8’
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学习目标。
安排见习生
6.游戏:《开关门》
7.热身操:《拍手歌》
各关节活动
集合整队要求快、静、齐。
教师接受报告并做出指令。
教师语言引导,导入主题。
4.讲解游戏规则
5.组织学生随着音乐跟老师进行准备活动练习。
6.教师组织学生做关节活动的练习。
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体育委员向老师报告人数。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问题。
学生听教师指挥迅速回归队伍。
边跑步边听教师将游戏规则
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示范动作按要求完成练习。
学生跟教师做腕活动。
组织:
♀♀♀♀♀♀
♀♀♀♀♀♀
♀♀♀♀♀♀
♀♀♀♀♀♀

组织:
学生按要求散开

♀♀♀♀♀♀

♀♀


♀♀


♀♀

♀♀♀♀♀♀
课的结构
时间
次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场地




4
4
一、学习跳皮筋
1.
学习点:站在皮筋的一侧中间,两手叉腰或两臂侧平举。一脚原地跳动一次,另一脚随之跳起用前脚掌点地。(注:以下基本动作的预备姿势同“点”)。
2.
学习迈:一腿自然弯曲从皮筋这边迈过至另一边。
3.
学习跳皮筋完整动作。
分组练习。
讨论—反馈。
能力提升(编儿歌)
能力提升:《竹竿舞》
二、游戏《穿越火线》
1.播放花样跳皮筋视频
2.提出问题
3.教师讲解并逐一示范每个分解动作
4.根据点的技术动作,提示学生迈的动作。
5.重新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
6.组合动作的示范与领做,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独立完成练习
6.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展示—讨论—评价。
7.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自编儿歌或口诀
8.巡回指导
(1)个别指导与纠正
(2)引导学生对比讨论。
(3)、积极评价
在音乐的伴奏下,指导学生摆动竹竿和跳《竹竿舞》
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指导学生进行游戏
,并积极鼓励。
1.认真观赏视频内容
2.举手回答问题
3.学生认真观察模仿、练习
4.根据教师提示,自我学习迈的动作
5.认真观察视频,讨论并体会用左脚跳。
6..组合练习
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组合动作的尝试性练习。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思考、探究,自编儿歌,积极主动完成练习。
7.自编动作的展示
8.学生观看各组自编动作,进行对比讨论。
9.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听反馈意见。
10.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起跳《竹竿舞》
学生认真听讲游戏方法和规则
与同伴默契合作,发挥自己最好成绩。
组织形式:





















要求:
认真观摩,体会动作,在练习中注意动作的规范性,主动参与,协同合作,注意安全。
各组由小组长组织讨论与学习
要求:积极参与
协同合作,注意安全。

????


????


????


????




















5’
一、放松操:
二、小结本课
三、宣布下课
一、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二、教师小结本课并引导学生谈收获。
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放松操
二、学生谈收获,把自己对跳皮筋学习的成功体验分享给大家。
三、体育委员组织收器材。
组织:原队形不变。
组织:
♀♀♀♀♀♀
♀♀♀♀♀♀
♀♀♀♀♀♀
♀♀♀♀♀♀

场地
器材
1.皮筋4根
2.
标志桶4个
体操垫16块
空场地一块儿。
预计练习密度35%
平均心率预计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