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教学设计
一、课题:花样跳绳
本教材是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水平一(二年级)跳绳活动。
二、教材简解
花样跳绳是水平一二年级跳绳活动的内容,是基本跳绳技术动作,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同时,通过对花样跳绳的学习,还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本次课个人花样与双人花样跳绳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尝试个人花样和双人花样基本动作,提高对跳绳运动的兴趣,在学练中通过变换练习方法、增加练习难度,使学生在学、练、玩中体会动作,最终掌握简单的花样跳绳动作。
三、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掌握花样跳绳技术动作,建立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脚双人花样跳基本技术与动作,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协调等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体验成功感,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与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甩臂摇绳有力。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节奏一致。
五、设计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性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设计思路
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后慢跑热身,体验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基本部分:作为课的关键部分,精心设计了五大环节的学习,分别为体验、启发、精讲、巩固、愉悦学习内容。以“绳”为主线,从
“体验”游戏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跳绳兴趣,再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初步个人花样跳绳的动作,逐步过度到双人花样跳绳,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花样跳动作,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最后以丢手绢游戏,在乐趣的氛围中,让学生快乐成长。
3.结束部分:采用四肢肌肉拉伸消除肌肉运动后乳酸,放松身心。
七、教学过程
《花样跳绳》课时教案
教学
内容
花样跳绳
班级
一(9)
器材
竹节绳33只
人数
32人
安全提示
穿运动鞋,热身充分
教学
目标
1.
掌握花样跳绳技术动作,建立动作概念。
2.
使学生掌握脚双人花样跳基本技术与动作,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协调等能力。
3.
通过练习,体验成功感,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与良好的人际关系。
重点
难点
甩臂摇绳有力。
动作协调,节奏一致。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时
间
次
数
负荷
组织措施及要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开
始
部
分
1.课
堂
常
规
1.整队报告人数。
2.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3.宣布内容及注意事项。
1.保持队伍整齐与安静。
2.讲清课的内容。
3.讲解、示范、口令。
1.集合快静齐。
2.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3.认真听课的内容与要求。
1′
1′
1
组织:
△
要求:快、静、齐。
2.
热身
1.热身:慢跑1圈
2.体验游戏:过山车;足球。
1.教师领跑,口令调动。
2.教师带领学生跟随视频进入体验游戏。
3.语言、口令提示学生。
1.
喊出口令和口号,积极慢跑。
2.跟随教师,积极参与体验。
3.在教师的口令下,积极纠正动作。
2′
2′
20至30次
中
中
要求:精神饱满,步伐整齐。
组织形式:
要求:积极参与,调整呼吸,平衡协调
基
本
部
分
1.体验
个人花样:以一分钟并脚跳为导入,以“锤子、剪子、布”传统游戏动作个人花样跳为乐点,带领学生对简单个人花样跳绳的学习。
1.教师讲解示范摇绳动作。
2.巡视指导,语言提示。
3.哨音提示,参与摇绳。
1.认真听,仔细看,积极模仿。
2.积极体验摇绳动作。
3.听从哨音提示,积极配合。
1′
2′
20至30次
小
中
组织形式:
要求:身体重心稳,手脚用力协调
2.启发
双人花样跳①:左右朋友跳,两人一组,左右站立,两人外侧手拿绳子,同时摇绳打地跳起。
1.教师讲解与示范动作。
2.组织学生原地摇绳打地跳起
3.哨音提示轮换
1.学生认真观看讲解示范。
2.
认真听,仔细看,开动脑筋,积极模仿。
3.听到哨音后快速轮,积极练习动作。
1′
2′
2′
20至30次
小
中
组织形式:
要求:积极思考,主动练习。
3.精讲
双人花样跳②:面对面朋友跳,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人拿绳摇绳,另一人积极跳起。
1.教师提炼动作口诀,逐句详实讲解。
2.组织学生两人面对面练习。
3.哨音提示轮换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1.学生熟得口诀,并能理解口诀对应的动作要领。
2.两人一组,摇绳找节奏,积极挑起。
3.听哨音后积极轮换摇绳。
4.积极练习,主动思考,遇到疑惑善于交流。
1′
5′
30至40次
中
中
组织形式:
要求:积极参与,配合默契。
4.巩固
双人花样跳③:排排跳,四人一组,三人排成一排,一人摇绳面对面逐个跳。
1.讲解示范排排跳技术与动作。
2.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听哨音统一练习
3.语言、口令提示,纠正错误动作。
4.巡视,纠正,表扬优秀球员。
1.认真听讲,明白排排跳要领。
2.四人一组,
听口令统一摇绳跳绳
3.
积极探索,开动脑筋。
4.积极练习,与同伴互相激励。
1′
5′
20至30次
大
大
组织形式:
要求:动作协调,听哨音统一练习。
5.
愉悦
游戏:丢手绢,全班学生围坐一个圆形,一人拿起手绢绕学生背后奔跑,在儿歌的配合下,将手绢丢到其他学会背后,被丢者发现后,拿起手绢追上。
1.教师布带领学生走成圆形后盘膝而坐。
2.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3.
教师组织学生游戏,巡视指导。
4.挑优秀学生点评。
1.积极跟随教师,站好圆形队形。
2.
仔细聆听游戏规则,有疑惑请教老师。
3.认真观察,积极投入到游戏。
4.用心欣赏,扬长避短
1′
5′
2′
20至30次
中
大
组织形式:
要求:积极参与、尊重规则。
结
束
部
分
1.放松
2.总结
3.下课
4.整理器材
1.拉伸放松。
2.小结评价。
3.宣布下课。
4.组织学生整理归还器材。
1.身心投入。
2.总结反思。
3.师生再见。
4.帮助教师整理归还器材。
2′
1′
1次
小
组织形式:
要求: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总结,协助教师归还器材。
负荷
预测
平均练习密度:35-40%;心率:110-120次/分。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经过多次教学设计调整,以及优秀教师的指导帮助,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每一次试讲,每一次教学设计的调整,每一次的点评指导,都使我受益匪浅。1.确定主题,理清思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的主体本是学生,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通过体验、启发、精讲、巩固、到最后的愉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身心,整个课堂教学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动作。2.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从技术层面上谈跳绳动作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力不会持久,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时,注重考虑了花样的地位,尤其个人花样,增加了此环节的练习,故形成的巩固学习。整个课堂教学下来学生对动作掌握较好,只存在配合不太默契等现象,会在接下来的课时教学中不断加以强化完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