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3.比较《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知识结构】
【自主学习】
课标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
《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1.概况
时间
1894-1895年
过程
开始标志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主要战役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
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并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
壮烈殉国
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孤军迎敌,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军占领旅顺,制造了
威海卫战役
1895
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全军覆没
结果
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
》
2.《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割地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全岛及所有附属
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埠
开放沙市、
、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导火线
三国干涉还辽
表现
抢夺利权、
、划分“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政策
时间
1899年
提出者
美国
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
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合作探究】
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奋勇杀敌的爱国官兵,也拥有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为什么还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夯实基础】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哀悼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邓世昌???B.?林则徐??C.?左宗棠??D.?关天培
2.19
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运动的兴起
B.甲午战争的失败
C.民族资本的发展
D.新式学制的创立
3.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B.?开埠通商??C.?协定关税?D.?设立工厂
4.2.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
A.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
C.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
5.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6.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
串琉球是我的族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史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马关条约》
根据史料一指出诗中”酷炎的夏日”是指哪国侵略者。导致清末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是哪次侵略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用-
-句话概括史料二的主要内容。该条约与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除了史料-
-、
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培优提升】
[2020·舟山中考]1.如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2020·四川遂宁)3.1843
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割地
B.赔款
C.通商
D.设厂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僵化的专制体制;
(2)相较于日本,清军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战斗力低;
(3)清朝战略战术落后,丧失了制海权;
(4)日本蓄谋已久,重视海军建设,战事准备充分。
【夯实基础】
ABDBD
6.(1)日本;甲午中日战争。
(2)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的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3)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
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培优提升】
CAD(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3.比较《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十九世纪的亚洲全图(1865)
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日益腐朽,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
明治维新后,日本摆脱摆脱困境,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意欲称霸世界。
整体感知
大
陆
政
策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材料一:明治政府刚一建立,就认定“强兵为富国之本”,穷兵黩武,并制定了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所谓“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独占亚洲,称霸世界。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一、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一(根本原因):日本出台“大陆政策”欲独占亚洲,称霸世界,核心是征服中国。
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根据今日之形势,日清冲突已不可避免,而早日开战对我有利。开战的口实,除朝鲜自主问题外,别无其他借口。自主问题光明正大,亦可对列国充分显示我国之义举。清国虽地域辽阔,然从近年来之陆海军备看,徒具其表,实则极不完备,不足为惧。
——杉村濬《明治二十七八年在韩苦心录》
背景二(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背景
日本侵略中国
日本成为其侵略朝鲜
和中国的助手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利用日本牵制
俄国的远东发展
趁机夺取新的权益
侵略准备尚未就绪,不干涉
趁机夺取新的权益
一.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
我多兵逼处,易生事;远扎,则兵多少等耳。……我再多调,倭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今但备而未发,续看事势再定。
——《李文忠公全集》
背景三(可乘之机):清政府避战求和
背景四:列强支持默许
一、甲午中日战争
阶
段
战
场
主要
战役
战
况
重要
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第一阶段(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平壤失守
战火至华
左宝贵
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根据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结合课本,梳理归纳表格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经过
一、甲午中日战争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日本随笔画家笔下的平壤战役
左宝贵
(1837—1894)
经过
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的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的格局;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经过
伤痕累累的镇远舰
清舰中弹
日舰中弹数
定远
159
松岛
13
镇远
220
严岛
8
来远
225
桥立
11
靖远
110
吉野
8
平远
24
浪速
9
济远
15
高千穗
5
广丙
1
秋津洲
4
致远
沉
千代田
3
扬威
沉
比睿
23
超勇
沉
扶桑
8
广甲
沉
赤城
30
经远
沉
西京丸
12
总计754
总计134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600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
一、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邓世昌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经过
一、甲午中日战争
辽东半岛战役
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领九连城、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经过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
知耻而后勇
一、甲午中日战争
辽东半岛战役
经过
一、甲午中日战争
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进攻威海卫之日军在荣成登陆
经过
左宝贵
邓世昌
左宝贵、邓世昌……
忠勇无畏、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爱国精神等。
一、甲午中日战争
尽管清军百病缠身,但战场上依然涌现出不少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被哪一位英雄所打动?从他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品质?
畅所欲言
一、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日本当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意识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舆日本一国的战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1894年正值慈禧六十大寿,清政府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办盛大庆典,庞大开支除要各级官员捐纳外,还提用户部饷需与边防经费,甚至挪用海军军费。11月7日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重镇失守,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皇帝与大臣陪坐听戏三日,不问国事。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两次中日战争比较研究》
材料一
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舰船实力对比表
阅读材料,分析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日军实力突出,占据优势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提升,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
统治集团腐朽不堪,消极避战
合作探究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方面
内容
影响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内容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失去更多领土
加重人民负担
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破坏最大
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1895年6月---10月台南陷落
抗击日军50000余人
台湾居民与日军
战斗100余次
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
打死打伤32000余人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间,毫无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了约数十万台湾民众,平均每6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国难。
知识拓展
苏州
杭州
重庆
沙市
甲午战前,日本棉纱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2.5%,甲午战后,1898年飚升至
18.7%,
1900年更达到33.1%。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研究》
1894年日本对华资本输出额为
881万余日元,1897年增至2132万日元,
1903年更是增至6499万日元以上,
十年左右大约增加了6倍以上。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开启列强资本侵略路径,资本输出激增
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腹地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府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影响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辽东
欧
辽东
欧
三国干涉还辽漫画
《马关条约》签定的当天,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向德国、法国两国驻俄使节声明:“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并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加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如果不接受,三国将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切断它在中国大陆与日本岛之间的联系,让他孤立无援。
——《甲午战争图志》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三国在华的侵略利益
条件:清政府向日本支付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熊代表俄国
太阳代表日本
香肠代表德国
犬代表英国
鹰代表美国
蛤蟆代表法国
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
《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瓜分狂潮
时间
提出
内
容
1899年
美国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
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
华政策上的矛盾。
评价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政府的政策乃是寻求一种解决办法,使中国获得永久安全与和平,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维护各友邦受条约与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并保护全世界在中华帝国境内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吗?为什么?
不是。材料中美国“维护各友邦受条约与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事实上就等于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因而,所谓的“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只是维护中国在形式上的完整,而不是真正的完整。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
日本蓄意发动战争
朝鲜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经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结果
《马关条约》的签订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堂小结
1.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
)
①割占土地?
②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①④
2.1895年7月15日,《申报》痛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其卖国罪行,发出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呼声,台湾各族人民也组织起来大量义军誓死抗倭报国。材料反映了(
)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B.《南京条约》使中国主权遭到侵犯
C.《马关条约》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甲午战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B
B
当堂测评
3.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割占了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C.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当堂测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