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是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呢?
说说本单元课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桥》中面对凶猛的洪水时,人们的恐慌,老汉的镇定。
《桥》中山洪到来时,那种天崩地裂的环境让人害怕,可老汉在暴雨中的喊话盖过了一切。
《穷人》中桑娜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时那忐忑不安中透出来的善良与质朴。
读小说时,可以通过关注情节、环境,以及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人物
《穷人》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语言等描写
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等
对丈夫的担忧、体贴,对邻居的关心
小说情节
把两个孤儿抱回家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环境描写
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
穷人生活的艰难
桑娜夫妇的热心
除了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关注小说情节和环境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从本单元另外两篇课文中任选一篇,照样子填写理解人物形象的图示。
人物语言等描写
小说情节
环境描写
经典情节往往因为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让人印象深刻。《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的经典情节让你印象深刻呢?
“长坂桥张飞退曹军”就是一个经典情节。朗读下面的片段,读出张飞的神勇。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张飞的神勇之气?圈画出关键词语。
2.自由练习读出张飞的神勇之气。
3.同桌互读、交流,派代表汇报朗读。
第二课时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都写出了内心的忐忑。
是他来啦
他会说什么呢
桑娜忐忑不安时的心理变化图
揍我一顿也好
已经够他受的了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抱过来
不敢朝那儿看
不忍眼巴巴地看着
心绷得紧紧的
浏览第二个片段,照样子填写“我”的心理曲线图。
心如刀绞一般
担心会跳会叫
忍不住不看
盼望出现奇迹
1.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
2.照样子画出自己的心理图示,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方框。
3.借助图示,写清楚自己的复杂心理。
试着写一段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简短的古诗也向我们讲述了诗人的故事和心情。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古诗《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身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金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偶:偶然。
偶书:偶然间写下的诗。
鬓毛: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衰:疏落、减少。旧读“cuī”,在这里读“shuāi”。
你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才回到家乡。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村里的孩子见了我都不认识了,都笑嘻嘻地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啊!
诗人久别归乡,但乡音未改,思乡之情未改,心情十分激动。富有戏剧性的是,家乡儿童却因不相识而发问,不由令诗人产生了无限感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一读。
同桌练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在多读的基础上背诵积累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