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词》中,
《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
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
代,山东济南人,
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
。留有作品集
易安居士
宋
婉约
“婉约正宗”
“易安体”
《漱玉词》。
李清照出生于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十八岁嫁与宰相赵挺之幼子赵明诚,夫妻俩志同道合,感情深厚,常一起研究金石,鉴赏书画,唱和诗词,夫妻婚后生活融洽。然而好景不长,遭遇靖康之变。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
(簿雾浓云愁永昼)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声声慢
李清照
“千古第一悲情之词”
1.了解作者及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理解作品,熟读成诵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学习目标:
此词作于南渡后,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写作背景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起涌来,令人痛彻肺腑。忽冷忽热的时候,最难调养生息。几杯薄酒,怎么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一行行大雁掠过,又引起内心的感伤,却原来是旧时相识。
地上到处都是盛开的菊花,憔悴枯损,如今还有谁能与我共摘啊?守在窗子边上,一个人怎样挨到天黑啊!绵绵细雨洒落在梧桐叶上,到黄昏时,一点点,一滴滴,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囊括得了!
用一个字概括本词内容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眼)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
直接抒情的句子:
词人如何抒发愁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意象)
(借景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自然贴切”,“无斧凿痕”
——张端义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梁衡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
☆国家民族的前途;
☆丈夫在世的幸福爱情;
☆自身价值。
☆流亡以前的生活
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冷清,更有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寻觅的结果:
冷冷清清
结果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感受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然寡欢
引发
运用叠词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
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
1.音乐美;
2.增强感情。
运用叠词作用:
形式上:
内容上:
结构上:
1.音乐美
2.增强感情
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间接写愁:
诗歌写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酒
雁
黄花
梧桐
风
细雨
借景抒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酒是“愁”的象征
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的愁情之重。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秋风渲染愁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雁
雁象征离愁
雁象征离愁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悲凉。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
凄苦忧愁
黄花喻憔悴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
意境:
添愁、助愁
情感:
传递出孤寂愁苦
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凄婉、哀怨、愁苦之境
1.最难将息的乍暖还寒的
2.三杯两盏淡酒
晚来风急
3.相识的传书的飞雁
4.凋零、满地堆积的黄花
5.独守寒窗
6.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梧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指哪些光景?“愁”中又具体包含哪些情感?
(天气)
(无法消愁)
(凄冷)
(未能带来书信)
(无人摘)
(孤单孤苦)
(更添愁绪)
为何生愁?
18岁: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42岁: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46岁: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47岁: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48岁: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71岁: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愁
情愁——
国愁——
家愁——
愁什么?
颠沛流离之苦
亡国之恨
故土之思
亡夫之痛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颠沛流离之苦。
主题思想:
梁衡称她是“乱世中的美神”,是一个勇敢率真的女人,大胆地以己之情,抒己之怀。
她又是一个柔情万种、愁若苦海的女人,无论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日子,还是动乱的时代、变迁的年华,都使她的诗歌充满了愁绪;
她更是一个豪情万丈的女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她的英雄观。
李清照
1.下列李清照的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当堂检测
C
豪放风格
2.不存在语序倒装现象的是( )
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烽火扬州路。
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正常语序应为:
A.应笑我多情,
华发早生;
B.扬州路烽火;
C.西风卷帘,人比黄花瘦。
D
拓展延伸
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3.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