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1 15: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老眼混浊,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只能漂泊异乡。
他步履蹒跚的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
,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登高
杜甫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杨伦《杜诗镜铨》
“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胡应麟《诗薮》
1.熟读成诵,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大意。
2.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3.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写这首诗时已在外飘零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节拍一般为“二二二一”,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真遗憾国运和自身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
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潘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悲伤或悲凉
诗歌赏析
秋景
特点
意境





啸哀





飞回
孤独愁苦
雄浑高远
肃杀凄凉
首联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情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个意象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春江花月夜》
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命之短暂
时间之永恒
这两句诗融情于景,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感慨万千。“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也让人感受到沉郁悲凉的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壮志未酬之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
宋代
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万里

作客
常作客
百年
多病


无亲朋也,孤独、形单影只。
地之远也,远离家乡;
时之凄惨也;
羁旅也,客居他乡;
久旅也,长久漂泊异地;
迟暮也,年暮垂老;
衰疾也,衰弱、精神疲惫;
高迥处也;
合作探究
结合全诗概括诗中“悲”的内容

景:自然之秋
己:人生之秋
国:国家之秋
离家万里长年漂泊年岁已高百病缠身孤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他两鬓斑白了。
思考: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思考:
“苦恨”二字,包含多少情感?
1.世事艰难,功业无成的悔恨
2.连年战乱,忧国忧民的仇恨和愤恨
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描绘出一幅境界阔大、萧瑟凄凉的峡江秋景图。
后四句抒登高所感,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衰、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惆怅之情,也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全诗充分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全诗总结
艺术成就
胡应麟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1.对仗工整,音调铿锵。
2.情景交融
这首诗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之样的静态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动态的描写,整句属于动静结合的写法;而
“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颔联两句中
“萧萧”写出了秋风扫落叶的声态;“滚滚”写出了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慷慨低沉情感更加苍凉悲痛。
三首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共同特点:
年老、孤独、伤感、多病、颓丧,这正是诗人晚年生活的写照。
杜甫精神的伟大之处:
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
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
杜诗的沉郁与伤感或忧郁有质的区别。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更多的是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这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襟,使得他的诗歌体现的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那多半言愁的悲剧题材表现为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体会沉郁顿挫的诗风
沉郁,是内容的悲慨,壮大深厚;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
方法总结
意象分析法:
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
移情入境法:
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不对
C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