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夏天里的成长 课件+音频(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夏天里的成长 课件+音频(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1 20:41:54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
这些古诗的相同点是什么?
都是描写夏季的景色。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六年级上册
14
夏天里的成长
第一课时
初读感知
1.读课题,猜文意。
读课题《夏天里的成长》,我猜想:_________________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棚架
(pén
pénɡ)
苔藓
(xiān
xiǎn)
草坪
(pínɡ
pénɡ)
·
·
·
蔗糖
(zhè
zhà)
瀑布
(pù
bǎo)
缝隙
(fénɡ
fènɡ)
·
·
·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
)
②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
)
③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
)
④泊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
)
··
··
··
···
默读探究
3.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篇课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从____、____、山水、____、____和人六个方
面详细地叙述了“夏天是万物____的季节”。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
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积累
4.写出课文中的两句谚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搜集关于夏天的古诗词和大家交流。
课堂探究
6.通过预习,我没明白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准字音。
高粱
苞蕾
菜畦
铁轨
缝隙





·
·
·
·
·

缝隙
门缝
缝衣服
缝补

尽量
尽管
尽职
尽情
fènɡ
→结合的地方。
fénɡ
→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
开了口的东西连上。
jǐn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
jìn
→全、都、所有。
会写字
tái
zēnɡ
xiǎn
fènɡ
pínɡ
yàn
zhè
pénɡ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并圈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中心句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来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呢?
山河大地
动植物

自主感悟
请同学们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注意相机整理分类。
品读课文,看一看,自己能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吗?
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通过抓中心句梳理了脉络,一起回忆一下,全文围绕哪句话来写?从哪几个方面把中心意思写清楚。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中心句
山河大地
动植物

品读第2自然段,本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飞快的长
跳跃的长
活生生
看得见的长
成长的速度快。
前后变化大。
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
实际发生在眼前。
要读出节奏感,语速稍快。
你从哪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作者都写了哪些生物呢?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
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以上写的都是植物的生长。
植物:
瓜藤
竹子
高粱
苞蕾(鲜花、果实)
苔藓
草坪
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个把月
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一个月左右。
以上写的都是动物的生长。
动物:小猫
小狗
小鸡
小鸭
品读第3自然段,哪句话能体现本段的意思?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围绕这句话列举了哪些事物的成长呢?




轻轨
柏油路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这段话中,哪些是表示事物生长变化的词语?
山、地、河的变化是大家常见的。作者为什么挑选了不太像是能和“长”搭配的铁轨、柏油路等事物来写?这两类事物的前后顺序能不能调换?
作者在选材上是先铺叙容易观察到的变化,再写到最不易发现的变化,进一步表现了全文的中心意思:“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文中只提及了动植物、山河大地在快速生长吗?哪里还体现了人的快速生长?
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人也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
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第4自然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最大?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珍惜时间、把握时机、努力学习。
本文第2~4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删去其中一段可不可以?
不可以。本文从动植物、山河大地、人三方面层层递进地围绕中心意思写,把课文的中心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更深。
比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选材有什么区别?
两段话都围绕全文的中心——“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来展开叙述,但是第4自然段不光是用人的成长扣住“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句,并且在“夏天”和“成长”两个方面做了引申,让文章更意味深。
铁轨长得快
山水长得快
动物长得快
植物长得快
柏油路长得快
中小学生长得快
总起: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