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论语》十二章 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论语》十二章 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1 16: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
【高考导航】
1.本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应注意总结和把握。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
2.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论语》的相关内容多有涉及,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关注。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理解、整理、归纳本文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理解本文所讲的立身处世之道,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提升自己的修养。
【教学重难点】
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勤于归纳。借助相关工具书,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把握其规律,活学活用。
2.借助相关资料,搜集有关《论语》的知识,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3.合作探究,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时时响在我们的耳畔,叩击我们的心扉。在孔子学说和言论的教诲下,我们不断地成长、前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聆听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二、文化常识
1.了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30—50岁,欲仕不能。
50—55岁,在鲁从政。
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2.
了解《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体式归纳起来有:
(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3)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内容上
以教育为主,也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3.了解孔子思想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4.了解创作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
三、预习检查
(一)明确字音。
八佾(yì)
文质彬彬(bīn)
迩之事父(ěr)
譬如(pì)
子罕(hǎn)
未成一篑(kuì)
(二)读课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注意节奏、重音和语调。
例如: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文本研究
【研读第一章】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食:动词,吃饭。
②敏:勤勉。
③而:表并列。④有道:有才艺或者有道德的人。⑤
而:表顺承。⑥正:使…匡正。⑦已:同“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相当于“了”。
译文: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明确
从“好学”的标准出发,讲的是君子日常行为的准则。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沉溺于物质的欲望,反而可以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通过不断地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2.从《学而》这段话,理解孔子是怎样阐述“好学”的?
这是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孔子说能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
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克制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说
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勉,就是在求学上强调道德实践重于知识。
补充材料: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
【研读第二章】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而:表假设,如果。
②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
待乐呢?”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明确
从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的核心价值地位。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
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
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题。强调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
2.
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
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
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就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补充材料: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
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
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研读第三章】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②闻道:知道、懂得真理。
释义: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活动二:问题探究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
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研读第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
释义: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活动二:问题探究
1.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
人更注重利益,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补充材料: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
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研读第五章】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②齐:与......看齐。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释义: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
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活动二:问题探究
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
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
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
【研读第六章】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质:质朴、朴实
②文:华美、文采
③野:粗野、鄙俗
④史:虚饰,浮夸
⑤为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释义: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引申:性情太过直率就显得粗鲁,太过讲究礼仪就显得虚伪,性情礼仪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
君子。
活动二:问题探究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研读第七章】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泰伯》)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士:读书人。
②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毅,坚强,刚毅。
已:停止。
释义: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
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活动二:问题探究
曾子怎么看待“仁”?
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
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补充材料: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刚:刚强。毅:果敢。木:质朴。讷:钝于言。
【研读第八章】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譬:比喻,比方
②篑:盛土的筐子。
③止:停下来
平地:填平洼地
⑤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释义: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活动二:问题探究
这句话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
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做事不可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
别人。
孔子以堆土成山和平整地面的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无论在
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坚持不懈。
【研读第九章】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知:同“智”
②者:……的人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活动二:问题探究
1.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
2.“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强;仁德的人行恕
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研读第十章思考】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②一日:一旦
③归:称赞,赞许
④目:条目,细则
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⑥事:实践,从事
释义: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
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活动二: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仁”的这一回答?
“仁”从某个方面来讲,是礼的内在化和自觉;礼显然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是礼
是社会人生所必须的;拥有仁德,关键在自己,自己不追求,自己不努力,再好的目标也等
于零。
礼仪的害处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它绝对相信自身的正确性,其二,它认为与智能、
艺术创造力、活力,以及世间其他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相比,人们更需要的是正确的风度。
然而,谁要是绝对的自信,那么这种自信本身就足以毁灭全部精神上的发展。伟大的精神
力量几乎肯定会伴之以生硬的姿态和令人尴尬的举止。因此,当礼仪对生硬和令人尴尬的
模样投以轻蔑时,它就会变成一股破坏力,可以毁灭所有同“礼仪”相联的人们。礼仪自
身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因此,礼仪就会用它的举止把僵死的气息传播给不具有“礼仪”
的人们,使许多原本富有生气的人也变得僵化起来。对于英国小康和引起小康注意的能人
来说,“礼仪”造成的危害不胜其多。(罗素《论教育》)
【研读第十一章】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卫灵公》)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一言:一个字
②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
③恕:宽恕
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
释义: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
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活动二:问题探究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孔子认为推已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
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已”。
【研读第十二章】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②夫:那
③兴:激发人的感情
④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⑤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
⑦迩:近
释义: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
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
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主题。
明确
从学习的内容的角度,点出《诗经》的重要价值。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
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
2.如何理解“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
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强调了“诗”的教
化作用和文化地位。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五、思考探究:
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论论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论论证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
理论论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对比、理论论证
第七章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理论论证
第八章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比喻论证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论论证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论论证
第十二章
《诗》的社会功用
举例论证
《论语》十二章:
第1、4、6章
——君子与小人
第2、7、9、10——论“仁”
第3、8章——论“道”的学习
第5、11章——修己与待人
第12章——学习《诗》《礼》的重要性
六、艺术感悟—《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技法指导】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分析】
1.语录体散文
语录体散文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2.文学色彩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七、素材积累--《论语》名句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4、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八、阅读与思考
李泽厚访谈录
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
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的,今天要谈《论语》,自然就会牵扯到这争论。我们如何来读《论语》,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不是凭考证就能读通,都跟现在的争论有关。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读《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一些人正在大搞复古主义。结合各种民间迷信,花大量钱财建庙宇,立巨像,搞祭拜。大倡立孔教,办国学;主三纲,穿汉服;贬五四,骂鲁迅。要用七夕代替情人节,用孟母节代替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形形色色,热闹得很。我说干脆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要过了,那也是基督教的嘛。所以,我以为这场争论要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来看,它不只是如何读《论语》的问题。
②新京报: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现在的《论语》热,我觉得,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论语》热了;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论语》才热了。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论语》热了起来。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这两种热潮虽然不相干,但是热度很相近。《论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李泽厚:“《论语》热”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恰恰相反,大家想回归传统,他们才被推了出来。“《论语》热”说起来原因也简单,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去年我在《罄问录》中说到“现在是‘四星高照’,声色犬马”。声就是music;色就是sex;犬就是dog,宠物;马是什么呢?汽车,car。这就是现代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很迷茫,怎么样安身立命?怎么样为人处事?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③新京报: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您怎么看?
李泽厚:《论语》本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值得好好研究。
④新京报: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泽厚: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儒家吸取包容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⑤新京报:您在《论语今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解读《论语》,第一步的工作是解构,但是只有解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
李泽厚:
这是很大的问题。与其现在言之凿凿地说如何重建,不如大家一起努力,尝试去做。重建的难度,在于孔子不是神,假如孔子是神,就不难了。但《论语今读》说《论语》有“半宗教性”,就是想为重建做些工作。
(文章有删改)
九、作业
在本文第十一章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同学们,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汉字终身奉行,你会选哪个字呢?请明确并阐述理由,不少于400字。
?
?
?
  
  
PAGE
2